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有顽童     
儿子是个“调皮鬼”,在家不是翻这就是动那,一刻不停。我怕他闯祸弄伤自己,就投其所好让他看自己喜爱的动画片。只有这时他才能安静,我才能安心地做一些事情。儿子经常看的都是《奥特曼》之类的暴力、武打倾向较严重的动画片。所以,幼儿园老师经常反映他在和同伴发生矛盾时,就模仿奥特曼以武力还击,欺负别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2.
家庭世界杯     
世界杯举行的时候,我和儿子都在过暑假,自然是乐在其中。妻子,家中唯一的女性也深受影响,以“贵在参与”的精神,时不时“地过把瘾”,这让我和儿子更是乐不可支。吹什么牛啊世界杯还没开始,儿子就开始在他老妈面前猛吹自己对足球是无所不知,并以此来嘲笑他那位“球盲”老妈。他老妈当然是奋起还击:“吹什么牛啊?你真是什么都知道“吗?”儿子一脸不屑“:那当然了,不信,你随便问啊“。”那你说说,球场两边共有几个球网?”儿子差点笑弯了腰,但还没有等他的腰直起来,他老妈又问了个问题“:那你再说说,每个球网上共有多少个窟窿眼?”这一下,我和儿…  相似文献   

3.
肖梅 《家庭教育》2001,(2):18-19
主持:游乐区中许多孩子在玩,突然一声叱喝,一位爸爸大声对着一个小孩喊“不准推人”,并把他从孩子群中拉出来。原来这位爸爸的儿子走“小木桥”动作缓慢,后面大一些的男孩就推了他。当然,爸爸是为  相似文献   

4.
没用     
小文 《初中生》2009,(8):55-55
“那小孩向你扔石头时,”妈妈责怪儿子道,“你干吗不来告诉我,而向他回扔石头?”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到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7.
没用     
小文 《初中生》2006,(7):45-45
“那小孩向你扔石头时,”妈妈责怪儿子说,“你干吗不来告诉我而向他回扔石头?”  相似文献   

8.
幽默专卖店     
机灵鬼妈妈领儿子去市场买东西时碰见一个卖樱桃的熟人,熟人让小孩抓一把樱桃,小孩没动手。于是,熟人抓了一把樱桃塞进了小孩的衣兜里。回家的路上,妈妈问儿子:刚才叔叔让你拿樱桃时,你为什么不拿?小孩回答道:因为他的手比我的大!(广西南宁市华侨投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  相似文献   

10.
哭与笑小孩哭着来找妈妈。怎么了,孩子?爸爸不小心,砖头砸着他自己的手指头了。那你哭什么?因为我刚才笑了……回答问题父亲下班回家,拿起一张报纸看了起来,一旁的儿子接连问了父亲好几个问题,父亲心烦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儿子一出世,我就想让他将来成为一名“光芒四射”的球星,只因为我酷爱足球;我又想让儿子日后成为一名画坛高手,也因为这是我一个未圆之梦。可儿子从牙牙学语到如今自夸是男子汉(实际才4岁多),从未露出半点球星与画家的“尊相”。我看球赛,他偏要看武打;我教他画画,他给你来个满纸“涂鸦”。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啊。好吧,那就只好顺其自然了。邻家有一个跟儿子同龄的小孩,两岁时,父母就开始教他认字、背唐诗。当我儿子还只知道与泥巴、石子为伴的时  相似文献   

12.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一位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颇能给人们以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着5岁的儿子去公园游玩,儿子用一架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玩具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为吃惊,因为那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那辆小汽车少说也值20美元。开始时她以为孩子说谎,但找到那小汽车的主人———德国小孩和他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一会儿,我会领孩子上玩具店,让他知道那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架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蠢事了。”在这一事例中,…  相似文献   

14.
Q 我儿子9岁了,最近这段时间感觉他情绪不太好,问了才知道是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可他不敢告诉老师,怕那个同学知道会再欺负他.我觉得让孩子忍让或还击都不太好,不知道应该怎么引导他.  相似文献   

15.
张菱儿 《少年月刊》2014,(11):36-38
十一 一个酸奶和果汁的美梦爸爸起床后,做好早饭招呼高好好和高天天起床。他推开儿子的房间,发现两个"儿子"规规矩矩地盖着被子躺在床上睡觉。他走上去拍了拍高天天,推了推高好好,可两个"儿子"睡得死死的,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16.
没用     
“那小孩向你扔石头时。”妈妈责怪儿子说,“你干嘛不来告诉我而向他回扔石头?”“告诉你有什么用?”男孩反问道。“你什么也扔不中。”  相似文献   

17.
儿子每周五晚上在少年宫上完美术课后,通常要到中心书城负一楼儿童区席地而坐,尽兴看书,一直看到大卖场关门的广播声响起,才恋恋不舍地踏着关门的音乐节奏出来,然后直奔通宵营业的24小时书店。那里面基本没什么小孩书,但是小孩子要的并不多,一本就够了,勾住儿子的是那本大开本的《父与子》精装本,每次他都要从头到尾,一页不拉,坚持翻完才肯回家。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位家长发到我邮箱的一封信。李老师:您好!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我小孩平常是他爸爸在辅导,在一次谈话中,我发现父子俩思想完全一致:小孩读书一定不会比父亲好。我不希望儿子有这种想法,还好您也认为他很有潜力,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小孩的潜力充分发挥。他父亲是清华大学毕业,我学历不如他,所以小孩的教育归他管,只有他不在家时才让我辅导小孩,所以  相似文献   

19.
会飞的帽子     
列车在飞快地向前行驶。我旁边坐着父子俩,小儿子特可爱,五六岁的样子,虎头虎脑的。那个年轻的父亲不象城里人,小个头,说话有些四川口音。父子俩都象是第一次坐火车,都有些好奇与兴奋。火车开得越快,他们越是坐不住。小儿子一会把手伸到车窗外呼风,一会儿又把那小桌上的水果皮,一块一块地往窗外扔,有几次还想往小茶桌上爬。我看这样太危险,就吓唬他,小朋友,快坐下,你一乱动呀,火车就不跑了。那年轻的父亲一听我说话,就凶他儿子:快别动,叔叔要看书哩。他这样理解我的意思,那我就不再说了,看自己的书吧。小孩在他爸腿上安…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