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在引用史实时,实际上也是在传播历史知识。这本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却往往出现差错。浙江日报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四日三版的“思想漫谈”《莫效齐桓公忌医》一文,便是一例。此文把“齐桓侯”错为“齐桓公”。齐桓  相似文献   

2.
这里说的“故事”和“情节”,是借用英国文艺评论家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的解释。他说:“故事”虽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不成为小说,但它是一种很低级的形式,不过是从时间绦虫上切下的一个片断,“早餐后是午餐,星期一后是星期二,死亡以后便腐烂等等”;“故事”是古已有之的,“当时的听众是一群围着篝火在听得入神、连打呵欠的原始人”。而“情节”却是小说中较高级的一面,它同样要叙述事件,但特别强调因果关系,比如“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  相似文献   

3.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和一线,《苍梧晚报》历时半年精心打造“‘画’说港城·‘漫’谈文明”聚焦身边的美德故事系列漫画,并首次采用全媒体发布、立体式传播方式,受到广大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喜爱。这是《苍梧晚报》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市报首创以整版漫画的方式,解读发生在身边的美德故事,旨在用身边人说身边事...  相似文献   

4.
“秋毫无犯”意思是一丝一毫都不侵犯(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指丝毫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多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例如《后汉书·岑彭传》:“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齐整,秋毫无犯.”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回:“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常见书上说,某某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以为这是溢美之词,未必真有那样的军队.可能过去是没有的,解放军可真是‘秋毫无犯’.”<中作者单位一>=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5.
编辑老师:今年《新闻知识》第一期在“新闻知识讲座”专栏里,姚文华同志谈到了新闻界老前辈顾执中先生。说他“练就了两条‘飞毛腿’,不仅‘跑’出了许多好新闻,而且在被日伪特务枪击时,靠‘飞毛腿’幸免一死。”我对这“飞毛腿”的故事很感兴趣,想知道他的详情。希望了解顾执中先生事迹的老师能详细  相似文献   

6.
“你觉得你学习好,就把自己当成‘夜郎’了.夜郎自大,谁佩服你?”这是笔者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其实,“夜郎”是“国”不是“人”,这句话中,错把“国”当成“人”了. “夜郎自大”是个成语.汉代班固的《汉书·西南夷传》:“滇王与汉使言:‘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国广播界的一些同志,常常用列宁讲的“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这句话,来说明广播的特点。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刊登的《广播特点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初探》),对此作了更加具体的阐述。该文说: “‘不要纸张’和‘没有距离’这两条,实际上就是列宁对广播特点的高度概括。‘不要纸张’,指的是声音的特点;‘没有距离’,指的是无线电的特点。”又说: “广播特点大体上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述,  相似文献   

8.
一、秀才作文在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成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出典于这个故事。其含义是说即使十分聪明能干的妇女,没有米也...  相似文献   

9.
1.现存最早的医药档案是甲骨档案中有关疾病医药方面的记载。2.现今所知最早的医事文件。据《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这里所说的“医之政令”是我们现今所知最早的医事文件。3.现存最早的病历档案是在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传》中记载的淳于意的25种医案。4.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检验档案是1975年我国高梦县出土的简片,其中有秦朝的尸检鉴定书。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服务就是商品” 我读到《新闻大学》1998年秋季号喻权域同志《对新闻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一文的第四点“新闻是不是商品”。其基本观点作者用黑体字标出:“新闻报道和报纸都不是‘商品’,而是‘服务’。”这里的“服务”显然不是无私奉献意义的服务。喻接着说:“我国那些主张‘新闻是商品’的学者,忘记了辩证逻辑,用的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不知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09,(10):71-72
“老师,我是不是得了你们教材上说的‘审美疲劳’症?因为军报上加框发表的‘现代天仙配’的故事,我们单位也多次发生过,我咋就没当回事呢?”这是一个函授学员给教务部打来的电话中提出的问题。他所说的“现代天仙配的故事”,发表在今年3月22日军报“部队新闻”版的头条位置.原文标题是《士官马金永.一摞烫金证书赢得爱情》,  相似文献   

12.
谁“抹黑”     
看到今年第3期《新闻爱好者》王子瑞同志写的《“有病”莫忌医》,不禁对那位农民通讯员由衷敬佩,并对他敢为农民“发呼声”,说  相似文献   

13.
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到《大家》主编李巍。话题从近几个月来似乎《大家》没什么新闻聊起。李巍说:“没新闻也许正是好事。太喧哗容易浮躁。一个人不能总是生活在掌声和叫好声中,何况是一本刊物。《大家》从新闻的热闹中跳出来,就是想自己冷却一下自己,平平静静地干点事。真正的事业总是以冷清和寂寞为伴的。其实,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中,《大家》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与创刊时相比,《大家》的读者扩大了三倍。”我说:“一些读者对你‘逃离’新闻不理解。”李巍笑了笑说:“这些读者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他们喜欢《大家》,但他们错误地把《大家》当成了‘明星’。《大家》不是‘明星’,‘明星’是容忍不了寂  相似文献   

14.
“文史一家”,这话讲得有道理。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新唐书》说他“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大师,恩格斯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法国‘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这都说明了“文”等于“史”。而我国古代两部历史名著——《左传》和《史  相似文献   

15.
“‘之所以’就是‘的所以’。一句话要用‘的所以’开头,谁都知道没法说。”(见《叶圣陶散文乙集·说“之所以”》)但是,我们不时在报刊上见到用“之所以”开头的句子。例如: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据土产公司等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九八五年一月九日《富民周报》) 恰恰相反,有些企业和单位,手头的钱多了,为  相似文献   

16.
今年《新闻战线》第五期《“名人效应”之类》一文,有这样一句话:“马克思说:‘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跪着,站起来吧!’”这句话不是马克思的话。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曾引证过这句话。他说:“早在1789年路斯达洛编辑的报纸上就有过这样的警句:‘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站起来吧!’”(《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作为中国人民传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并与中国医药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药学与中国民俗文化都涉及到异常广泛的领域,涉及到我国民间深远的文化传统。《礼记·曲礼》云“入国而问俗。”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灵枢》的“师传”篇告诫每一个初学医术者“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也就是说,了解各地民俗是对每一个医生的基本要求。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人事”,即包括了民俗在内。扁鹊(秦越人)是第一位列入正史的医家。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是战国时代的名医,他最早提出了“信巫不信医”为“六不治”之一,与迷信巫术作坚决的斗争,并以自己高超的医术而名闻天下。他“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  相似文献   

18.
学艺札记     
听到几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新”和“闻”一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一词,取得很好。”他说:“新闻,新闻,一要‘新’,二要‘闻’。“所谓‘新’,是说新闻必须有新东西:新闻要反映新事物、新人物、新气象、新风尚。“所谓‘闻’,是说记者要‘多闻’,要‘耳闻八方’  相似文献   

19.
《咬文嚼字》“咬”王蒙、叶辛等十二位作家事,在世界华语圈中引起了轰动。 香港《大公报》紧随内地媒体,率先作了报道:“上海读者咬文嚼字‘修理’作家,作家不生气,反表示欢迎。”《苹果日报》发表了专栏作家李碧华就此写的评论:《感谢你“咬”我!》她说:“如果你在乎群众,如果群众也在乎你,便等于互相拥有。最怕不看,不提,不挑错,无动于衷。没得到被‘咬’被‘整’,才是最大的失落吧。”《明报》也发表了《刘心武的襟怀》的署名文章,赞赏被“咬”作家的气度。  相似文献   

20.
1月30日《北京青年报》B2版上,一篇题为《潘石屹把作秀进行到底》的文章中说:“潘石屹出生在甘肃省天水麦积山附近一个贫困的村子里,在‘黄土高坡’度过了小学、中学时光。由于爷爷是国民党的军官,‘文革’期间,读大学的爸爸被打成‘右派’送回了农村”此说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