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延方 《传媒》2006,(10):53-55
报网之恩:有了网络才有厚报 海量信息成就了都市报互联网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海量"信息.都市报要变厚报,有了网络的海量信息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在报网互动的潮流中,作为不同于晚报、都市报的党报,如何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探索与新兴网络融合变异新的空间,使党报品牌与网络强势成功  相似文献   

3.
周彪 《新闻世界》2009,(8):123-123
近年来.网络新兴媒体在中国引发的传媒变革方兴未艾。尤其是在国内开创了报网互动创举的南都数字报于2007年8月正式上线。它全面整合南都采编资源,以南都广泛的读者群体为基础,运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报网互动,第一时间报道最新新闻资讯,颠覆了报网互动的旧模式。尝试开创国内报纸利用互联网的最新形态。从而将一纸风行的南都全面引入数字时代,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新媒体典范,助推南方都市报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面对着广电、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原本就在党报和都市报夹缝中求生存的行业报遭遇了更严峻的挑战:市场观念较为淡薄,发行量萎缩,人才流失严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又蚕食了纸媒原先的受众群,行业报经营持续低迷;2008年以来纸价的大幅上涨,更是直接加剧了行业报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5.
王栋 《声屏世界》2012,(11):46-47
率先实现三媒一体赢得市场主动权燕赵都市报顺应求变,自2009年开始在全国都市生活类媒体中率先开始报网一体化建设,首倡"报网一体"概念,随后又纳入手机媒体,构建了都市报、都市网、都市手机报三媒一体的运营体系。燕赵都市报在新媒体发展关键的三年中,跨过了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鸿沟大壑,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更是一次完美的穿越。  相似文献   

6.
体育专业报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类媒体尚在发韧、网络尚未成气候之时,衰微于网络迅猛发展、都市报类体育报道泛滥之际。随着不断有体育报或转型或倒闭,体育专业报真的走到了尽头?一、体育专业报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全媒体的数字环境下,《南方都市报》"三报一网"的联动模式就凸显了传统报业数字转型的可能性和生命力。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为例对媒介融合条件下都市报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之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张文兰 《新闻世界》2013,(10):44-45
如今网络等新兴媒体异军突起,报纸这一传统媒介受到很大的冲击。地方都市报没有电视形象生动,没有网络新闻丰富快捷,更没有可与国家级、省级媒体匹敌的经济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应从加强策划,立足本地,关注民生,报网互动等方面入手,努力提升地方都市报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2008年10月底深圳“狎亵门”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中,奥一网担当了“第一推动力”的重要角色:首发“猥亵门”视频、首发“我是交通部派来的!”新闻、首发“人肉搜索”主帖……整个事件正是随着奥一网的一次次“爆料”而高潮迭起,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了全国关注的网络大事件,从而也推动了事件得到迅速有效的解决。而这一切,得益于奥一网与南方都市报三年来“报网互动”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构筑起了一整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有效模式。“猥亵门”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充分说明了这套“报网互动”模式的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0.
周美蓉 《新闻世界》2014,(5):136-137
相对中东部发达地区,云南的报网融合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但也有一些自己的探索及特点。本文以云南都市报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报网融合基本媒介形态的介绍的基础上,简单总结其近10年报网融合之路的发展特点,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和困难,为云南的报网融合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料,并为本地的报网融合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报网融合的趋势下,网络驱动力愈发迅猛,如何让都市报的体育评论成功转型,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特别是作为地方都市报,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借力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这已经成为当代体育记者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纸媒在努力拓展报业发展蓝海时,似乎重新发现了社区报的魅力.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和重庆晨报等都纷纷开始布局社区报市场.2012年8月2日,南方都市报在深圳创办《坪山通》、《福田通》、《龙岗通》3份“鹏城通”免费社区报,同年12月,项目进一步拓展至《龙华通》、《南山通》、《宝安通》、《光明通》,总计7份社区报,覆盖深圳十区中的七个区;逢周四或周五独立发行,每期8个版.2012年合计发行210多万份.经过一年左右的运营培育,社区报已成为南方都市报深圳新的增长点,2013年有逾千万元的营业收入,并确保20%左右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初,半岛都市报社提出了"打造半岛报系,挺进全国十强,实现利润过亿"的三年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基本完成. 2009年底,半岛都市报社实现了利润过亿,半岛报系雏形渐成.  相似文献   

14.
南海网在2008年以前的知名度并不高。这是因为他的母体——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日子过得不错,《海南目报》、《南国都市报》都处于省内党报和都市报的领军地位,即便是与海南省电视台的竞争也略胜一筹。处于好日子的状态下,集团就觉得没多大必要去烧钱折腾网络。南海网的成立也主要是落实有关文件精神,不是市场的自然选择。因此,当时南海网在集团的地位,还不及为大家做午餐的食堂——食堂至少是赚钱的。  相似文献   

15.
几乎与网络在 中国的迅猛发展同 步,都市报在全国 各城市异军突起, 呈现出一派勃勃生 机。自1995年元旦, “一报在手,尽知天 下事”的《华西都 市报》创刊起至 2001年,《楚天都市 报》、《南方都市 报》、《燕赵都市 报》、《江南都市 报》、《大河报》等 在各地竞相开花, 目前全国的都市报  相似文献   

16.
报纸在新媒体中寻求变革。它开始自主地与网络进行融合,可以称之为报网互动。“报网互动”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发展的新名词。2007年2月.在南宁举行的“首届中国报网互动共赢高峰论坛暨中国传媒百人专家团年会”上展开了大讨论。其中“2006报网互动十大经典案例”获得者是人民网、大渝网、宁波网、大洋网、奥一网、浙江在线、孝感信息网、中安在线、威海新闻网、  相似文献   

17.
张燕萍 《新闻前哨》2011,(12):19-20
报网融合是近年业界与学术界广为探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楚天都市报数字化运作的研究,认为楚天都市报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已演进至互嵌状态。楚天都市报的数字化运动已超越了简单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而逐渐实现多层面互相嵌入。楚天都市报"纸与网的互嵌"在技术应用、内容生产、资源合作、战略合作层面均得以体现,并呈现出整体融合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从“报网一体”到“三媒一体”再到“全媒体运营”,燕赵都市报自2009年开始,始终在进行传统纸媒转型发展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尝试与探索。2014年,燕赵都市报新媒体从品牌影响力拓展、本地用户深度服务、市场新商业模式开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极大推进了燕赵都市报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截至2014年年底,燕赵都市报新媒体平台用户数达到428万:  相似文献   

19.
田梅 《传媒观察》2005,(11):30-31
自都市报发轫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成长为报业市场中的重要力量,部分都市报已成为报业集团广告收入的“主力部队”。观察都市报的运作可以发现,早期都市报在定位上以市民报为主,生活化色彩较为突出;内容上“首先是以批评报道打开了读者市场,其次是故事化和娱乐化。这在业内被称为都市报早期赢得读者的三大件”;机制上,很多都市报实行“双轨制”运作.即兼具机关报和市场化报纸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行业主题宣传,一直是都市报报道的主阵地之一。2020年以来,南国早报连续三年推出广西建筑业“最美建设者”大型主题宣传报道,报、网、微、端、屏立体化传播,特刊出街,积厚成势,“以都市报视角、以智媒化视野、以建设者姿态和大民生情怀”,用心用情讲好八桂大地建设者故事。基于媒介特性,南国早报精心策划,通过主题切入、构筑平台、立体传播,再到与受众形成共识等策略,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共情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