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新的知识必须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从而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本文改变现有教材中对极坐标系的引入背景,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用复数引入获得了绝佳的切入机会!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提出,语言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相联系的。利用现实情境所提供的场景,学习者将自身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和知识与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相连接,将新知识吸收并结合纳入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如果原有经验和知识不能同化新知识,就会引起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如此循环往复,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 ,总是借助于过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所要认识的新事物 ,学习新知识 ,并把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为了让成教对象形成某一知识领域的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师必须熟悉成教对象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哪些生长点是必须建立的。也就是说 ,必须熟悉成教对象原有的认知结构状况 ,弄清其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和要学知识的区别。新的生长点一旦建立 ,就必须不断巩固它。1.深入了解成教对象…  相似文献   

4.
数学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知过程.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学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与新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在接触到新的数学知识时,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就进入了相互作用阶段.对某些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时较容易地把它们纳入原有数学的认知结构中,从而扩大原有认知结构,这就是认知结构中的同化.如学生能较容易地将分式的计算同化到分数的计算中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当原有认知结构不能接纳新的学习内容时,必须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学习的内容,这就是认知…  相似文献   

5.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心中内化的知识的组织,也就是学生头脑里内化了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具有适合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只有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学习和探索新知识,并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的结构化,才能形成对知识深刻的、真正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1什么是认知冲突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8.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心中内化的知识的组织,也就是学生头脑里内化了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具有适合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通过多媒体网络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引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认知冲突,一般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例如,按照原有认知结构,初一学生不能理解芦苇、竹子等植物的地下茎(即根状茎),因为在他们的原有  相似文献   

11.
游静 《考试》2007,(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情境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设计则为提取长期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创新教育,它一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评沈佩群老师的这节数学课(以下简称课例1).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习的知识必须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在课例1中,沈老师运用同化策略,设计了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形成过程,即从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出发,引导学生用高一的函数概念来理解初中的锐角三角函数,再将…  相似文献   

13.
学习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顺应学习起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就是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把新知识融汇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调整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同化和顺应,主动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解决新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将其重组、建构,找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才能有效地学习新知。  相似文献   

17.
认知冲突是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诱因,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已经具有了某种认知结构。他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旧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在美国兴起,其后得到迅速发展。认知心理学是以人类认知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学说。认知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它认为,学习是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同化过程,同化的结果是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与整合。因此.学习过程也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变化与发展过程。学习不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而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的一般认知过程学习的一般认知过程可以用图示说明如下 :  学习者头脑中所具有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结合方式 ,称为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当学习者所面临的新问题或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不同时 ,就会在认知冲突的推动下产生学习活动。如果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联系比较密切 ,新知识可以直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从而扩展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称为“同化”。例如 ,小学生在学习“质数与合数”时 ,已经具有整除、约数与倍数等概念 ,只要将其略加扩展 ,把自然数按所含约数的多少进行分类就可以得到质数与合数概念 ,就是同…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运用原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亦即认知结构的建构、转换、发展和重建的过程.因此,要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必须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教学,促进其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从而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