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京 《河北教育》2006,(2):94-94
新概念 美国许多学校的教师们已经意识到:为了给更多的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的内容。他们相信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家庭作业一种全新的概念,称之为贴近生活(RealLife)。这种家庭作业与学生个人情况紧密相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生活背景;这种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和价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对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家庭作业培养了他们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徐玲 《小学生》2010,(5):42-43
作为小学教师,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马克思说:“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生活过程。”道德是生活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品德与生活所追求的是从儿童的整体生活出发,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新概念美国许多学校的教师们已经意识到,为了给更多的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的内容。他们相信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家庭作业一种全新的概念,称之为贴近生活(RealLife)。这种家庭作业与学生个人情况紧密相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生活背景;这种家庭作业能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价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家庭作业培养了他们生活的能力。它所依据的原理很简单:当鼓励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能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4.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其特殊性。在其他学校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存在生理缺陷的孩子来说,可能是无效的。面对智障儿童,教师怎样才能培养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是个难题,也是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当孩子无法将自己的生活形诸文字时,当孩子无法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抒诸文字时,当孩子无法将自己的个人看法准确地述诸文字时,写作对他们而言就是痛苦的.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他们写作“受煎熬”的根源.我们需要学会用儿童的视角观察儿童的生活,用儿童的语言书写儿童的生活,用儿童习惯的方式表达儿童的生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是要完成这样的角色转换,做那个帮助孩子“找事儿说”、“找事儿写”的人.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作为儿童生活的重点,学校里的班级生活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作为教育者应该重视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可以采用"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润物细无声"、"为孩子创造闪光的机会"等策略,使其对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其子女已集结成留守在家的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空巢”学生。平时这些孩子汇集于学校,其教育完全依赖学校,离校后生活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身边,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他们多了一份溺爱,缺乏严格的养成教育,以致造成他们性格发展不健全、感情脆弱,  相似文献   

8.
进入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件人生大事。孩子从游戏到学习,从自由到接受纪律约束,从家庭游乐场似的幼儿园生活到秩序谨然的学校生活,他们需要有一个适应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相比,他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有人说:我要让孩子幸福,孩子有什么要求我能满足的都要满足,我不想让孩子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受苦。现在的孩子真的比他们的父母童年时幸福吗?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  相似文献   

10.
李红 《家庭教育》2004,(7A):48-51
在休闲中度过一个夏天,没有平日里作业加考试的紧张感,不用起早贪黑地奔跑于家和学校之间,可以尽情地玩了,这就是孩子喜欢的暑假。然而长长的暑假应该怎样度过才是快乐而有效的呢?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提供宽松而愉快的氛围,更有责任帮助孩子成为有效能的人,合理安排暑假生活,  相似文献   

11.
我们班有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有很多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和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由于远离父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很多问题。祖父母、外祖父母和亲友毕竟代替不了父母。他们平日里也就是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对于孩子的学习要么是不管不问,要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孩子的生活,不是过于溺爱,就是放任自流。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个性比较封闭,性格古怪。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许多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真空。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过早地缺失父母亲情,会给其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寄人篱下的生活体验,又会使一部分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12.
如何面对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孩子,按照一贯的思路,我们会主张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送他们去专门的学校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一些沟通的技巧或谋生的技能,使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3.
美术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只有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才能达到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家庭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基础   人出生后,最早接触到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生活的起点,父母是他们第一任老师。家庭中的气氛、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子女。作为家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改进家庭教育方法,使孩子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辨别美丑的能力。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细节,及时巧妙地启发引导孩子,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培养他们的美术兴…  相似文献   

14.
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怎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索中芳 《学周刊C版》2011,(7):158-158
我们的学生在低年级刚开始学习数学时,老师采用的方法很多都来自于生活。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数学教学方法越来越采用僵化的做题模式,用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对于现在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来说,数学并没有使他们感受到美好。与之相反的是,学校里的学生把学习数学作为一项负担,下的功夫不少,但是成绩并不见提高。除了教材内容的繁多、目前考试模式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老师教得太死板。如果教学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这门学科没有实际的意义,也就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兴趣的学习注定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为父母,“你是什么样的学习类型”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你的孩子在学校或社会生活当中的成功,并影响他们的一生。正确地理解自己的学习类型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但要关心那些讨人喜欢的孩子,更要关心那些容易被别人忽视和不讨人喜欢的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也许有一些孩子的表现和大多数幼儿不同,这些孩子就更需要老师耐心地帮助、教育,不能视而不见,甚至用老师的威严去压制。应该俯下身子,仔细了解他们,体会他们,和他们做朋友,进而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他们,为这样的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文化的园地,班级是育人的摇篮。每个学生来到学校学习、成长直至毕业,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生活的集体,而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就是——班主任。我所带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到润物细无声,以下就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几个案例。  相似文献   

19.
一、新概念——贴近生活 美国许多学校的教师们已经意识到:为了给更多的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的内容。他们相信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家庭作业一种全新的概念,称之为贴近生活。这种家庭作业与学生个人情况紧密相近,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生活背景;这种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价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对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家庭作业培养了他们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直升机父母     
《父母必读》2011,(10):18-18
这是目前在北美洲正在流行的新词,指的是那些不停观察着孩子所有活动的父母,他们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头顶盘旋,又随时准备降落,他们巨大的嗡嗡声几乎挤占了孩子们自己所有的动高度监管。他们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为孩子安排所有活动。孩子的生活,就是父母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