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2010年春节过后,国内部分地区的"招工难"现象和全国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难"局面形成鲜明对比.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原因,提出了破解"两难"现状,使之变成"双赢"局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民工潮起,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但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包括福建在内的东部地区陆续出现了进城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导致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的劳动力缺口增大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结构性短缺现象,并没有改变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格局。如何处理好“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是劳动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民工潮起,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但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包括福建在内的东部地区陆续出现了进城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导致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的劳动力缺口增大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结构性短缺现象,并没有改变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格局.如何处理好"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是劳动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于日锦 《农村教育》2007,(11):28-29
同一种资源在市场供求上却出现了相互矛盾的“悖论”:一方面严重短缺.一方面又严重富余。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正面临并将长期面临“短缺”与“富余”并存的困境。早在200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出现了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随后这一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而蔓延到中部地区劳动力输出省份,并且形成今日全国性的劳动力短缺呼声。  相似文献   

5.
关于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人力资源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同时并存的两难境况,本文以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大学生作为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的基本特征,并从职业指导的角度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6.
"技工荒"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最近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缺口很大,一些大城市缺口竟然高达30%。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有关人士将之称为“技工荒”现象。为什么劳动力市场会出现供需极度的不协调?“技工荒”现象与职业教育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思考。技术工人为何减少?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一度出现高学历热,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分配难引发学校缩减规模。由于中职的缩减,到2002年,应该输入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7.
关注"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 ,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劳动力市场中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 ,有人称此现象为“教育性失业”。“教育性失业”现象是“教育产品”处于买方市场下的典型产物 ,它主要指大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时 ,成为具有一定人力资本的最终教育产品 ,但在劳动力市场中却找不到与其自身专业、学历水平相对应的工作的现象。不少人士认为 ,这种“教育性失业”现象是当前高校持续扩招的产物 ,是高等教育供给过剩而产生的社会问题 ,甚至有人由此而开始担心高等教育投入的效益问题。对于这种认识与担心 ,笔者不敢苟同。为此 ,有必要对“教育性…  相似文献   

8.
论当前“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暖,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现象,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纷纷反映"求职难",导致形成了"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奇异现象。本文分别对"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造成"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两难并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谈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两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人们对成人教师“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在“专业化”的内涵上出现了一系列的“两难”,诸如专业化“要”与“不要”、专业化的“度”、专业化的“标准”、专业化的“指向”等 ,都需要从概念上进行澄清。应该如何正视并协调好这些“两难”,对搞清楚成人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以及重要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对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过程中,就“专业化”的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两难”,应该如何正视并协调好这些“两难”,对于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以及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他物权必定由所有权派生而出,故他物权客体上的所有权即为该他物权的母权。准物权是他物权的一种,当然也应该有自己的母权。但实际中,某些准物权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母权,对此应当实事求是地加以认识。找不到母权并不能说明准物权不是民法上的物权,切不可削足适履,为了证明准物权的物权属性而穿凿附会地给准物权找一个所谓的母权。  相似文献   

12.
在远程教育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东西部远程教育发展不平衡、盲目扩张、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力、教育方法跟不上教学手段、教学质量不能保证等问题。分析远程教育存的这些问题,旨在为远程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找出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3.
浅说"一见钟情"--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在男女主人公之间形成了“一见钟情”的相见模式。首先,这一模式的形成与封建礼教禁锢下的人性诉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封建礼教只能限制青年男女的行动自由却无法束缚其正常的生理发育,它对两性交往的严厉禁锢,反而更加激发起青年男女们对异性的渴盼与向往,从而也就更易于一见钟情了。其次,这一模式的形成与明末清初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的个性解放,使得才子佳人们充满着对自主婚姻的强烈渴望,对封建礼教的基本恪守,又使得他们不能也不敢与异性自由交往,正是这一特点促成了他们的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在过去的若干年里,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较为单一、薄弱的状况,这使之很难适应当代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因而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全面实施改革意义重大。本文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引发开去,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较充分的理论论证,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语用失误对交际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语用失误使交际失败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对跨文化交际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即负面影响。这种失误是因为双方不能共享另一些有差异的文化信息。要想使交际顺利,必须了解其文化差异,并且做到“入乡随俗”。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现代汉语名词加数量词的角度。分析了名词进入句子层面以后所表达的指称信息变化,认为现代汉语里有一类不能直接加数量词的名词存在.它们直接以词汇形式出现来类指事物;这种指称手段的出现。形成了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普通名词的一个新类别:类别义名词。表示对事物的类指与用于对事物的分类是它的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华林 《铜仁学院学报》2006,8(4):9-11,56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结论一直是高校研究文学本性的依据。但是无论是从文学的存在状况,还是从文学的理论推断,都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所有的文学现象。从理论上来看,马克思并没有把文学界说为“意识形态”。把“审美”这种充满无限生动性、具体性的活动全部纳入某种“思想体系”的概念中,既是让人难以信服,也是苍白无力的。如果说文学是“审美意识形式”,则可以比较合理地解决以上问题。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分析文学的本性,有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文学本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高峰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1):103-107
中世纪大学是欧洲中古时代留给现代社会的一笔很有价值的财富。中世纪大学很多组织要素历经时代变迁为后世大学所效仿,有些方面甚至为今天的大学所不及。通过对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运行特点的探讨可以看到,其组织、领导和管理方式至今仍给我们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9.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遇到一些直接求解较难甚至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化归与转化思想可以使问题变得易于解决.文章以几个实例介绍了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及其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井下无定向导线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巷道延伸测量中,经常会遇到测量控制点被破坏,剩下的点又彼此不通视的情况,为了节省作业时间,不影响生产,应用井下无定向导线测量,可以恢复该段导线;该法是把两已知控制点看着是定向时两垂球线连接点,在两控制点间按所设计的精度进行相应等级的导线联测,并用两井几何定向的井下连接导线解算方法进行计算,使原来按一般导线测量方法不能解决的点位坐标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