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舞蹈类啦啦队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就舞蹈类啦啦队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训练方法进行了的探讨,指出啦啦队运动员应具备优美的基本形态、良好的体能、舞蹈基本功、表演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应用口号和道具的能力等素质,并且针对这些素质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舞蹈啦啦队运动的实践和研究,提出建立科学的选拔和训练体系,加强运动员身体姿态、舞蹈动作、专项身体素质等基本功的训练,以及成套动作、表演能力、表演队形、提高音乐理解能力训练等综合训练,为啦啦队的训练和发展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在宁高校的3支舞蹈啦啦操队60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对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表现力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包括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运动员心理素质、成套动作的编排是否合理、运动员的体能等。建议:加强音乐与表现力结合训练,体会音乐特点,表现音乐风格。积极营造比赛氛围,增进运动员自信,提升赛场心理素质,进一步巩固运动员专项体能,结合啦啦队整体风格,编排艺术性价值高的舞蹈动作组合,迎合并刺激队员的表演欲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艺术文化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对舞蹈表演人才的综合表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对舞蹈表演人才的能力要求。优秀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应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添加观摩评论法、边歌边舞法、互商共舞法、即兴表演法等,以深层次提高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啦啦队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啦啦队队员整体素质偏低,啦啦队教练员缺乏带队经验,啦啦队项目发展严重失衡,啦啦队经费紧张,教练员、啦啦队员奖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加大啦啦队运动宣传力度,严格队员选拔制度;增加教练培训机会,加大比赛投入;扩大啦啦队影响力,创造啦啦队项目平衡发展的机会;开发多种渠道,打破经费来源单一的局面;实行教练员训练与职称评定挂钩,队员训练与学分挂钩,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助于实现河南省普通高校啦啦队运动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颖红 《文教资料》2011,(19):121-122
职业学校的幼儿教育专业以培养幼儿教师为己任,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舞蹈表演能力,更要求学生具有舞蹈的讲解、示范和创编能力。要提高幼教专业舞蹈教学质量,应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掌握正确教育方法,即从乐感方面入手,重视基本能力训练,加强表演能力训练,培养即兴舞蹈能力和创作编导能力。  相似文献   

7.
谈普通中学舞蹈演出队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舞蹈队(也称舞蹈演出队)队员不同于专业舞蹈学校的学生,他们只能在课余时间训练,而且必须在短时间(一年)训练之后能够登台表演。多年的实践证明,要在短时间里成功地训练出一支较出色的舞蹈队员,除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外,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浅析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人都具有舞蹈的能力,因为舞蹈起源于人体的动作.然而,舞蹈表演则需要进行一定的后天学习和培养,才能艺术化地表现出来.要认识和体验舞蹈作品,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就应该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如元素训练、舞蹈小品训练、音乐欣赏等等.  相似文献   

9.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应开展适合幼儿教育,发展有目的的舞蹈表演表现能力的教学。塑形健美,培养气质;解决软开度,提高肢体控制能力;丰富舞蹈语汇,提高舞蹈认识;学习成品舞蹈剧目以及舞蹈实践等,舞蹈表演能力可达到系统、准确、广泛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文化娱乐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类专业招生量逐年增加。艺术类专业舞蹈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舞蹈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及煽辑能力的重要课程。同时,针对舞蹈表演需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创遗性思维,培养学生舞蹈表现能力。针对现代艺术类专业教学中舞蹈教学工作的需求,本文就舞蹈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舞蹈啦啦操比赛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艳  杨红 《考试周刊》2007,24(20):28-29
啦啦操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型体育运动,在短时间内便风靡全球。在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舞蹈啦啦队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和大学生的青睐。文章通过对2001年至2005年“两操”协会举办的四届舞蹈啦啦队比赛的调查研究,浅析了我国高校舞蹈啦啦队的发展状况,旨在为我国高校舞蹈啦啦队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典型的"啦啦队队员是一个金发、厌食、傻傻的流浪女,她分不清左右。大家总想着,一名啦啦队队员最关心的两件事,就是她自己和她为之助威的男生们。至于我,我是一名热爱运动的初中生,喜欢做啦啦队的工作。我每天不得不面对成见和玩笑,因为人们的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追寻时尚,勇于挑战自我,越来越喜爱新型的体育项目。啦啦队运动以其热烈轻快的气氛,形式多变的表演符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要。自20世纪末传入我国以来,在全国各大高校等到了迅速的发展,各高校啦啦队成为了该运动"主力军"。众多研究实践中表明,啦啦队运动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个性,磨练学生的意志,发展啦啦队运动实乃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谢民 《教师》2013,(29):100-100
舞蹈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舞蹈学习中是两样非常重要的能力。所谓舞蹈表现力是指舞蹈的表演能力,主要包括表情表演和动作表演能力。表情主要是指演员的眼部、嘴部及面部表演。它是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对舞蹈起着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动作亦是有表情的,相同的动作,对节奏、力量、韵律的处理不同.表现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舞的传统特色就是手、眼、身、法、步的紧密配合。在舞蹈教学中进行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开展教学实践训练呢?这里浅谈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敏 《文教资料》2010,(36):122-123
本文提出了高师舞蹈教学基本能力训练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即正确认识基训在舞蹈学习中的重要性,规范地站立,培养良好的把杆训练习惯,用呼吸、动作、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和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童话节,让队员们了解中外优秀的童话作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活动内容: 欣赏童话:通过阅读童话书籍、收听广播中的童话故事,激发队员欣赏、阅读童话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以年级为单位,举办重话知识小竞赛,评出“童话智多星”。 走进童话:组织讲童话比赛,培养队员的口头表达能力,评选出“童话大王”。选出优秀童话故事进行表演,培养队员的表演能力及队员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评选出“童话小明星”。 创作童话:低年级队员可以口述的形式编童话,  相似文献   

17.
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舞蹈能力,为以后的学前教育打下基础。通过舞蹈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会表演并创作适用于学前教学的舞蹈,在以后的工作中使学前儿童感受到舞蹈的艺术美,锻炼身体协调能力,陶冶性情品质,培养团结协作意识,通过舞蹈训练对儿童成长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石玥 《辽宁高职学报》2003,5(1):110-112
在高职舞蹈教育中,基训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能力的基础课程。如何进行基训课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达到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目的,是舞蹈教师应该研究和探讨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仅就如何对高职学生进行舞蹈基训课教学问题进行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19.
舞蹈是孩子喜爱的一种表演形式,它不仅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表演能力,还能陶冶和培养孩子的性情和良好品  相似文献   

20.
张格 《陕西教育》2020,(1):79-80
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主要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舞蹈人才,然而随着外在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舞蹈表演专业建设却相对比较滞后,弱化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在系统总结当前高职舞蹈表演专业建设困境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深化认识高职舞蹈表演专业建设现状,指导专业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提高高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