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采猎劳动、生产劳动和自由劳动是依次更替的三种劳动形态。在采猎劳动阶段,产品是大自然生产的。在生产劳动阶段,产品是人通过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的结果。生产劳动既是劳动者作为主体的自觉创造过程,又是劳动者作为客体的体力耗费过程。作为自觉创造,生产劳动创造出一个日益丰富的使用价值体系,它激发了人们对产品的积累欲;作为体力耗费,生产劳动意味着超过一定限度的体力支出、意味着人体作为力学器官被禁锢在自然必然性中,这导致了人们对劳动耗费的逃避。追逐财富和逃避劳动这个矛盾的解决办法和相应的结果就是无偿支配别人劳动的关系,即阶级关系。随着生产劳动转化为自由劳动,体力耗费不再成为生产财富的基础,劳动时间不再成为财富的尺度;逃避劳动和转嫁劳动不再是个人获得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将克服分裂状态而实现自由人的联合。  相似文献   

2.
理解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必须深入到《哥达纲领批判》的逻辑语境之中。这就涉及到对按劳分配产生的渊源及其实施的限定性条件等方面的梳理。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对“资产阶级权利”的正确诠释。  相似文献   

3.
1.按劳分配(按语部分,1页)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社会要求每个劳动者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而社会则按照各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它实现了“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社会主义原则,为亿万劳动人民带来了“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平等权利。这同资本主义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分配制度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按劳分配并不是共产主义的东西,它体现的“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编著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有一理论性的注释条目:“资产阶级权利”.文中指出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权利”有三点误解:(一)把按劳分配中等量劳动相交换原则体现的“资产阶级权利”,误解为似乎按劳分配本身就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权利,从而模糊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同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区别.(二)把消费资料分配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理解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必须深入到《哥达纲领批判》的逻辑语境之中。这就涉及到对按劳分配产生的渊源及其实施的限定性条件等方面的梳理。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对“资产阶级权利”的正确诠释。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是: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不得。但是,这种传统涵义的按劳分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赋予按劳分配以新的涵义,即把按劳分配的“劳”理解为劳动力价格。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应该是按劳动力价格分配。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而按劳分配的“劳”字是指什么呢?现在理论界一般都认为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即根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据主要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现在我们来看一看马克思是怎样论述按劳分配的。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经济发展比较均衡的情况,提出社会主义首先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是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而不再表现为价值,因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已经消失。他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  相似文献   

8.
一八七五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这部著作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所通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的思想。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以来,有的同志在报刊和杂志上发表文章,对马克思的上述思想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马克思的上述思想是以社会主义不是商品经济为前提条件的。然而,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这是今天的客观事实。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我们就不能认为按劳分配原则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权利。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按劳分配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知识型劳动者是按劳分配的主体;知识劳动是按劳分配的主要方式,知识劳动是按劳分配的依据;知识不能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参与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0.
1 根据马克思列宁的论述,“按劳分配”可以概括为:社会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质量和数量,在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以后分配给个人的消费品: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但是,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还不具备直接实现的条件,理由如下: 首先,经典的“按劳分配”理论是以三个既定前提为出发点的。其一,是生产资料的单一的社会所有制;其二,是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其三,是商品经济的消亡。但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实践却证明:上述三个前提并不完全具备,除第二个前提外,其它两个已被实践所突破。既然前提不具备,那么,实现全社会范围所统一的“按劳分配”条件当然也就不完备。其次,从分配过程看,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就是有些同志概括的“两级分配”,即从马克思设想的单一的个人劳动直接参与消费品分配,变为先由企业集体劳动参与社会分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是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和逻辑起点.我国现阶段根本不具备马克思所讲的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表述的是与马克思不同的内涵,其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即按劳动力贡献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客观经济条件决定了我们还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各卷中的论述,认为只有那些既能为社会生产物质财富,又能为社会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就是非生产劳动。依据这一规定,教育劳动不是生产劳动。本运用这一原理对有些同志提出的“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全面考察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指出现代科学劳动对经济发展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科学劳动具有二重性特征 ,应注意研究现代科学劳动的具体形式与特殊规律。文章并分析了科学劳动范畴研究自马克思以来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原因 ,指出党中央的科技政策以及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都对科技劳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必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说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首先把劳动引入经济学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古典经济学家。然而,早期的古典经济学粗糙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并没科学地回答:其一,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其二,劳动如何创造价值;其三,劳动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价值。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具有二重性的观点出发,发现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回答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无法解决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分工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与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性社会关系视域的不断生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以分工为理论中轴建构起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性分析与批判。但与《资本论》中对分工的科学认识相比,此时的分工还是一个具有局限性的概念:首先,在对政治经济学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以经验性的社会关系视域来理解分工,将消灭分工视为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其次,并未区分狭义的工场内部分工与广义的社会内部分工,从而遮蔽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层面剩余价值生产的剥削性质;最后,从经验性的分工与所有制关系出发的“历史科学”的建构尚无法实现对人类历史发展内在动力的科学揭示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性认识和批判。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的正义视野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是对劳动正义的背离。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根基是"人"的劳动,"人"的"劳动"成为"人"的应得的根据。伍德等人忽略了马克思在肯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体系表面正义性下的,对其在本质上剥夺作为人的劳动主体依据人的劳动的应得的非正义性雇佣劳动体系的最深刻的揭示,从而简单认为马克思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正义性,显然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在我们当今历史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客观必然性;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现阶段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方式,劳动者所获得的收入还应该包括按劳动力贡献分配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教育原理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理论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处理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一种手段或方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成为协调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