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老教授协会学前教育研究所组织的全国幼儿园品德教育目标研讨会,于5月11~1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国老教授协会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梁志燊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幼儿园品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术报告,全面阐述了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的关系。她认为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
永恒的怀念     
德高望重的幼教前辈孙岩同志悄然离去了。我们深感痛惜。孙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幼教操尽心血的一生。我们敬重她、热爱她。孙老是我们的长辈,也是我们的朋友。1995年中国老教授协会学前教育研究所(现中国老教授协会儿童早期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孙老出任名誉所长。我们全所同仁在她的关怀与指导下,共度了11个春秋。孙老这期间的音容笑貌都铭记在我们心中。记得在研究所成立大会上,孙老说:幼儿教育研究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任重而道远。幼教研究需要面向中国的实际,需要面向大众,我们面对许多新的挑战。学前教育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托儿所一幼儿园联合体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个月至7岁的儿童均可入学。此类机构并非独立后的俄罗斯联邦政府首创,至今在俄存在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前苏联成立后到1959年前,学前教育机构由幼儿园和托儿所组成。1959年,根据前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的决定,将幼儿园和托儿所合并,称为托儿所—幼儿园,由教育部统一领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托儿所—幼儿园联合体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个月至7岁的儿童均可入学。此类机构并非独立后的俄罗斯联邦政府首创,至今在俄存在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前苏联成立后到1959年前,学前教育机构由幼儿园和托儿所组成。1959年,根据前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的决定,将幼儿园和托儿所合并,称为托儿所—幼儿园,由教育部统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认证的外部动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中,高等教育认证机构发挥了直接作用。在当代美国,担任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的机构由原来的三种类型,即地区性认证机构、全国性认证机构、专业性认证机构演变为两种类型,院校认证机构及专业性认证机构。通过分析当代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运行机制以及其发展历程,揭示出促进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开展认证工作的三个重要的外部动力:分权、信息公开、问责。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研究》2010,(3):50-50
近日,由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发起,80余家与浙江湖州地区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相关的企业、学校、研究机构自愿组成的专业性、非盈利性民间联合体——湖州市先进制造业职教战略联盟成立。  相似文献   

7.
红桥区从构建儿童早期教育管理机制入手,在全市各区县中率先成立了区学前教育工作管理委员会,由区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实施学前教育的各项管理工作,促进学前教育逐步向规范化、社会化发展。按照红桥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学前教育机构将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区有关部门及全区各街办事处组成的学前教育工作管委会,将使社会各界、各部门形成合力,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学前教育的统筹规划、管理和指导,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定期研究学前教…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质量标准与认定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前教育协会下属的学前教育机构认定体系建于1984年,是对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进行评定的一个权威性机构.多年来,这一体系在质量认定的政策、程序和标准的制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提高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作出了贡献.1999年,美国学前教育协会委任了一个由十位具有不同背景的成员组成的国家认定体系重建委员会,要求他们对认定体系在提高学前教育机构质量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前瞻性和策略性的思考,然后对原有的认定体系进行较大的修改.目前,经过五年的努力,这一工作已经在2005年的春天完成.本文旨在对这一重建的过程和新的质量认定体系的特点作一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香港学前教育机构和行政管理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香港政府教育署及相关机构管辖幼稚园方面的工作,另一个是由香港政府社会福利署及相关机构管辖幼儿中心方面工作.1953年教育署内的视学辅导处有了名义上专门负责幼稚园教育的官员,1958年社会福利署一成立就参与了幼儿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此后逐步建立了以教育署和社会福利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80年代前,两署同属布政司署下的社会事务科,1983年教育及人力统筹科成立,此后,卫生福利科成立,两署由此分属不同的政策科,奠定了香港学前教育的“双轨’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7月11~13日,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第65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本届学术研讨会由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中国委员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承办,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学前教育机构负责人、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学前教育一线工作者共聚一堂,深入地交流当前学前教育的重要议题,并分享富有特色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北京明天幼稚集团”于3月25日在塔院幼儿园宣布成立。市、区有关领导及幼教界、新闻界的朋友们出席了成立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为集团题了字。 “集团”是海淀教改实验区成立后全国首家以集团办园模式为特征的大型学前教育机构。它由10余所市立幼儿园合并后组成,并奉行“园所国有,集团承办,经费自  相似文献   

12.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TEFL-CHINA)是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学术机构,由全国知名外语教育教学专家、学者、全国各级外语教研员和骨干外语教师组成。中心目前已同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IATEFL)和英语它语教师协会(TESOL)等国际外语教师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心秘书处设在英语辅导报社。中心于1997年12月成立,设有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组,并在全国聘请资深外语教育教学专家成立了中心学术委员会。五年来,中心开展了多项外语教育科研活动,并将于2002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一个由一位文化人类学家、一位早期儿童发展专家和一位有人类学研究经验的培训学前教育教师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运用一种十分独特和巧妙的方法,对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精心选择了这三个国家的学前教育机构中能反映该国学前教育状况的典型的一日生活,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让来自三个国家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家长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观看录像,要求他们评议,并填写预先设计好的问卷。研究小组作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弄清楚在中国,日本和美国三种不同的文化中学前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蓬勃发展中的学前教育出现了一些新趋向:一、学前教育的综合化 学前教育已不只是学前工作者自己的事了。在国外,学前教育机构一般是由教育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学工作者、儿科医生、营养学工作者等组成专家小组。在  相似文献   

15.
岳麓区幼儿教育集团是由10所教育局直属幼儿园组成的幼教团体,它的创办开辟了长沙市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的先河,率先走出了整合资源、滚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新路子。同时,幼教集团充分运用集团优势和资源,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开放教研活动、建立幼教资源网络、成立片区联组、签订整体帮扶协议等途径推动了区域幼儿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服务性学前班是俄罗斯对3~7岁儿童提供教育的学前教育组织,是兼具全日制和寄宿制为一体的学前教育机构。它由俄罗斯联邦政府倡导,由各州、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成立,由地方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以研促教”是每一个幼教人的共识,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因地域、环境、资源、理念等一系列的差异,有着悬殊的效果。如上海、北京等一线大城市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由专家学者、专业教研员、一线教师组成的成熟教研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依据教育质量监测要素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进行比较,三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以改进和提升作为主要目标的监测目的;面向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监测;强调监测与儿童生活和学习有密切联系的过程性指标;依托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强调评估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公开发布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实施奖励或问责。借鉴三国经验,我国应将改进和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目标;将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纳入到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之中;建立国家层面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标准,强化过程性质量的评价;重视教育评估人员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9.
据《新民晚报》 北京首家以集团办园模式为特征的大型学前教育机构——北京明天幼稚集团日前宣告成立。 北京明天幼稚集团由十余所市立幼儿园合并后组成。集团成立后,将奉行海淀区教委“园所国有,集团承办,经费自筹,办园自主”的方针,进行规模大、范围  相似文献   

20.
张彦春 《神州学人》2009,(10):49-50
全澳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Federa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in Australia,英文缩写为FOCSA,以下简称为“联合会)于2004年10月9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宣告成立。其时正逢中澳建交32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之际,联合会的成立成为中澳友好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成立得到了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领馆,以及澳洲当地政府及各界团体的大力支持。作为全澳惟一的全国性华人专家学者组织,联合会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已吸引了在澳大利亚的11个华人专家学者团体加入,在推广和宣传旅澳华人专家学者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