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地区工科高校的发展关乎民族区域人才输送渠道畅通与否,并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是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体现.基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民族化和区域化特点,着眼于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按照"目标—方法—应用"的逻辑,构建民族地区工科高校工程教育程序化模式,以完善民族地区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20世纪初,塞缪尔·柏格理(Samuel. Pollard,1864~1915)对贵州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在贵州省威宁石门坎地区创办学校,实行双语教学,男女同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曾为贵州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通过对伯格理教育思想的再认识,旨在为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获得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比其他地区面临更多的困难,在这些困难中最突出的是人才缺乏.它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要解决这一难题,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发展高职教育.同时,只有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才有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使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两者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对当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各种原因,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基于此,必须找出四川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体制、思想观念、办学方式、就业指导、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四川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使之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为当地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由于国民政府重视湘西民族地区的民众教育,当地的民众教育馆先后成立并得到较大的发展。各级民众教育馆积极开展活动,促进了民众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面对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提高民族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度,将成为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认真研究民族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民族教育重要性和方向性的认识,从而增强民族教育发展的自觉性。 民族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通过民族教育给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个人或家庭所带来的个人收益上。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与个人收益是成正比的,劳动者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其获得的个人收益也相应较高。近些年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民族地区教育的问题是涉及和谐社会的基石——教育公平的重要问题,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公平的现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步伐、完善民族教育体系,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民族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快速发展,加强立法并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承德市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在这一地区,民族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能适应这一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必须树立民族教育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加大少数民族教育投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校的管理,提高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水平。积极鼓励民族学校开设民族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中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形成民族地区发展的独特优势,反而增加了民族地区发展中的结构性失衡.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与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并且内化为整个民族的现代化需要.这一任务的达成急需在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只有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增加和改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就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如何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解决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的道路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民族教育理论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新中国成立之初,邓小平同志主持西南军政工作时就十分重视当地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扩大文化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民族地区因其历史原因形成的发展差距和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影响着教育在当地的发展。其文化资本的缺乏,导致民族地区学生在追求现代化的教育中处于弱势。如何通过教育扩大民族地区文化资本的积累进而促进教育区域化均衡发展,有赖于教育的本土化:进一步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秉承非城市化的教育目的;深化改革双语教学模式;为民族地区的人们开展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2.
发展民族教育是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加强对民族教育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面认识民族教育,重视民族教育,发展民族教育,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更好的发挥民族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课题.作者分析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并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广大民族地区的远程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都得到了一定的推广普及,这对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发展电化教育,对提高民族教育水平,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宣传科普知识,培养当地实用技术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显著的效果,是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面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发展电化教育,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针对广大民族地区在发展电化教育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教育体系.但是,民族地区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果放任自流,势必影响民族地区教育的长远发展.本文拟就当前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两种错误观念展开分析,探讨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文化生态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发展的基础,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等特征。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态特征表现为:人口稀少、疆域广阔;民族种类多,数量大;语言丰富;农、牧、矿、能等资源丰富、稀有;旅游资源丰富等。西部高职教育要服务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同时,西部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受当地经济文化生态的影响。故而,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必须基于当地经济文化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中职教育致力于培养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地区的中职教育蕴含了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具有特殊的文化使命和优化人文资源的功能.它强调民族地区中职教育体系中民族文化与区域经济产业的深层关系,民族学生个性特征与职业教育取向的关系,并注重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向问题,反映了学生文化性格发展的内在诉求和中职教育之于民族教育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有着历史悠久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边境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育的发展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普遍意义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不高,民族文化的教育开展也面临诸多困难。随着民族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校园成了广西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最主要的阵地,民族文化课程的开设成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最有效的途径。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克服困难,将当地民族文化融入以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的边境民族文化课程,将它们渗透在主流文化课程之中,创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积极互动。这种互动实践,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重要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民族教育没有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而也无法满足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民族教育没有树立内生发展的价值导向,从而忽视了教育与区域的嵌入式关系.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的内生发展不是为了发展的手段,而是以各自的环境与文化为基盘,并为每个人所期待的社会发展形式,是自律地再创造传统的过程,是基于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和谐共生.相应地,民族教育也就理应成为以内生发展为根据与指归的教育.一方面,民族教育扎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并与外来的知识、技术、制度等相照合.另一方面,民族教育意在培养能够担负起本地区内生发展任务的、具有相应文化水准与自治能力的人才,而这就要求在民族地区积极发挥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比其他地区面临更多的困难,在这些困难中最突出的是人才缺乏。它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要解决这一难题,一个重要的选径是发展高职教育。同时,只有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才有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使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两者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