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学生心理卫生的家庭因素分析王坚影响学生的心理卫生的因素诸多,有来自学校不良的影响,社会的负文化侵袭,亦有学生本身认知障碍。但作为未成年学生,或者说中小学生而言,家庭可能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卫生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儿童的早期经验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  相似文献   

2.
该给心理卫生课一席之地了!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目前,在教师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中,没有开设学校心理卫生课程。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应该让学校心理卫生课程在继续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 ,很多学校和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卫生保健课的开设和教学形式尚存模糊认识 ,认为它既没有数理化那么重要 ,也没有其他学科那样的考试 ,故教师不重视 ,学生不感兴趣。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状况?笔者在几年的教研和督导工作中感到 :心理卫生保健教育教学只有抓住“五性” ,才能将其真正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从而使学生在完成知识教育的同时全面健康地成长。1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心理卫生保健教学首先应该依据教材 ,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教学形式 ,寓教于趣 ,以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兴趣。例如 ,对小学生应采取儿童…  相似文献   

4.
品德不良学生的成因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品德不良的学生,把他们引上正确的轨道,使他们健康成长,不仅直接关系到这部分学生的前途,而且对全体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甚至对整个社会的风尚、社会的稳定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为此,必须认真研究品德不良学生形成的原因,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方式、方法,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品德不良学生的形成的原因品德不良学生形成的原因有多方面,概要地可综合为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品德不良学生并非天生而成,而是后天习染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童年时代由谁带路,四周世界中是哪些东西进…  相似文献   

5.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体现。青少年一代的道德品质如何,是关系到国家前途的重要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矫正学生不良品德,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的前途,而且关系到全体学生品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怎样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呢?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合格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仅有才华,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心理素质。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德为先,和谐成长。”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就是让学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育人先育德,如果学生没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再好,也不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品德,又叫德行,通常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准则和规范,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从我国的教育和培养目标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排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不良品德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对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及其矫正的探讨十分有必要。本文通过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进而得出对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刺激因素与生物、理化致病因素同等重要,心理上的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心理平衡失调,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身心疾病。升学考试是学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之一。有研究表明,考试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紧张在其生活事件中占主要地位,日本青少年的自杀中,学业问题为常见原因之一占27.8%(郑日昌、学校心理卫生随谈之一——心里卫生教育,1988)。为了解中、小学生升学考试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给学生升学考试心理卫生指导提供依据,我们于1990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当前小学生纪律松弛、品德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是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影响以及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分不开的。解放以来,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正在普遍形成,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但由于旧的思想意识的改造总是落在旧的生产关系的改造之后,这些旧的思想意识给了儿童不良的影响。其次是由于社会上还有一部分儿童没有入学,没有加以组织和进行教育,养成了不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这些也在时刻地影响着在校的儿童。再次是由于校外的教育机关太少,使儿童在离开学校以后得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切实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这门课的学科特点,依据“着眼实际、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这一原则提出了“剖析·内省·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将其具体环节简单介绍如下: 一、剖析描画不良心理特质 剖析描画不良心理特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认识这一不良品质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为下一步内省自陈做好准备。 剖析描画不良心理特质的方法有两种:讲解与讨论,讲解的方法适用于那些学生在生活中还没认识到的不良心理特质的剖析描画,如A型性…  相似文献   

11.
王红 《西藏教育》2008,(10):43-44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政治常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道德品质的教育,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学校班级中,总有品德不良学生的存在,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地影响周围的同学。因此,教师要分析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便于做到“对症下药”,帮助这部分学生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2.
有研究表明.中专一年级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阶段。这一阶段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适应不良,其中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尤为突出,从而影响了新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教师帮助学生走好中专生活的第一步是十分关键的。要走好这关键的一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解决好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亚 《考试周刊》2010,(3):226-227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课堂是育人的前沿阵地。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滋生了各种各样的“病毒”,这些“病毒”肆意侵蚀着未成年学生的幼小心灵;另外还有不良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应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首位,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美术课堂是美育的主阵地,是提高青少年审美素质的主渠道。如何在美术课堂上渗透德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摆在美术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案例,我认为美术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让德育之花盛开在美术课堂上。  相似文献   

14.
学生时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双向性”的心理特点,既可能向积极方面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可能向消极方面转化,形成不良的道德倾向。而在这时期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及其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对他的一生都将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这既是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和广大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或倾向。比如,在我国现阶段,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勤奋学习、助人为乐、勤劳俭朴、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  相似文献   

15.
河东区研讨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本刊讯】为加强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以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河东区教育局不久前举办了有部分校长、教师参加的研讨会。与会同志围绕着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中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独生子女不良心理习惯的原因、如...  相似文献   

16.
藏在深闺待人识亟待重视的小学生心理卫生文湖北省潜江市园林第三小学王朝富图山东省文登市侯家西海文俭长期以来,由于心理卫生学知识的匮乏,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往往只重视学生的生理卫生,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卫生。面对这种不正常的局面,我们有必要强调对学生进行心理...  相似文献   

17.
<正>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开创者,祖国的未来将由他们谱写,他们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我国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我们高喊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学生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决不能忽视的。下面,笔者就新形势下学生形成的不良道德品质谈谈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一、新时期对道德品质的理解金国华说:"道德行为是道德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所谓道德品质,简称"品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笼统地说,它表现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上。具体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大学生中的一般心理困难、心理问题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高校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校应提高认识,重视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存在着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而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现象。一部分高校的领导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模糊认识,认为只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就足以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了。事实上,学生中不仅存在思想问题,还存在心理问题,学校的思想政治、思…  相似文献   

19.
就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条件和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德育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和科学有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环境应激问题、学习困难问题、"自我"定位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性意识困扰问题和就业问题等方面分析了医专学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说明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重性,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矫正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同样也不能一蹴而就,而要把它看成是一个系统工作.学校应设置相关专门机构,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教育和相关的行为训练,以达到矫正学生人格障碍、疏导学生不良情绪、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