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宋君玲 《教师》2014,(29):5-5
本文以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中国梦"教育实践,探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影响因素,以及在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国梦"教育实践方法,旨在探索"中国梦"教育实践的新路径以及培养青年政治素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88):24-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本文从"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相互作用、具体践行三个方面探析了在"中国梦"背景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路径,主要是在课堂理论教学环节中融入"中国梦"思想教育,此外还可以在其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中国梦"思想专题教育以及在第二课堂中进行"中国梦"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凝聚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理想,它的形成是一个艰辛而伟大的过程。"中国梦"的基本主旨是民族复兴,价值指向是实现共产主义,具有思想意识的整体性、价值追求的人本性和精神归宿的民族性等特征。在深刻了解蕴义的基础上,应从夯实思想政治基础、持续良好精神状态和确立具体行动指南等方面,主动寻求"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要将生态美德与生态之善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需要在伦理和实践中把握几重维度。生态伦理界的热切回应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维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动力维度,实现永续发展是建成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它们既是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更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都取得长足的进步,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存在政治思想模糊、价值观多元化、道德评价存在偏差等问题。在"中国梦"背景下,实现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包括: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国梦"主题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搭建"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平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将"中国梦"的实践与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相结合,从"中国梦"价值追求的视角,认识推动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针对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的理论研究;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加强监管保障机制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创新实施方式,以期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78):53-54
"中国梦"的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功能体现在价值激励、文化传承和人文审美等各方面。高中时期是一个人在审美定向、形成人文情怀以及发展独立人格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引入"中国梦"文化属性的语文课堂通过文化认同引导学生成为积极的"追梦者",进而从"文化认同""文化价值""文化理性""文化激励"四个层面形成高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本文以现有的教材为出发点,以日常的教学内容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手段探讨了"中国梦"的文化属性在语文课堂中的目标定位与实现过程。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解析"中国梦"的文化属性实现高效率课堂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实现学习的主动性,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语文素养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国梦"的源起、内涵和实现路径,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问题。要从社会历史现实出发,从历史性、现实性和超越性三个维度把握"中国梦"的源起;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内在关系中把握"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统一中把握"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梦要依靠群众力量。群众路线是实践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和桥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始终坚持用群众路线铸就"中国梦",在依靠人民和造福人民中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汇聚强大的正能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路径在于管理者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大学生日常管理等渠道,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管理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反对独裁、追求民主的进程中产生的,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并且始终致力于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只有深入考察我们党党内民主的内涵及历史发展,深刻认识发展党内民主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全面分析“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命题,才能从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探索出一条以党内民主为示范推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的道德治理主要不是政治价值层面的选择和历史经验层面的结论,它是化解上下分治的治理结构的"合法性难题"的现实路径,也是为缓释国家与底层社会之间冲突而重建的"互惠原则"的实际体现,从而是一种结构性趋势。与国家治理难题交织在一起,道德治理对政治发展同时具有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的中国呈现出社会意识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态势。为此,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广大群众中普及,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同时尊重社会意识多样化。从传播学角度切入,以传者形象的塑造、接受主体的细分、传播方式的整合、传播语言的转化为研究突破点,来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以期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相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论断。这些理论成果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已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学主线凸显中国梦,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采用多维教学形式和实践教学,努力探索将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和价值理想,是当代中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就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科学阐述。此次讲话阐释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内在本质、时代精神和价值导向,澄清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分歧,点明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操作路径为:培养学生勤学的优良学风,培养学生修德的道德践履,培养学生明辨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笃实的实干精神。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作为当代"新写实"女作家的池莉用自己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关注着女性的生活,从她的小说里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心态,深刻透视到了当代中国女性的价值取向。我们看到的是当代女性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依托电视大学建设开放大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电视大学特色与地位的现实选择,也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电大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厘清开放大学和电大实质性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设、学术研究和社会支持作为开放大学必须具备的发展要素。以无锡开放大学建设为例,提出实现“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