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务头”是古代戏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疑难问题,明清以来说法不一。“务头”情况很复杂,它不具有单一性特点,也并非所有元曲曲调都讲务头。务头首先与曲辞四声声调中上声字、去声字及阳平声字的使用关系密切;其次。从曲调声腔上看,多在揭起其音或宛转其调处。务头在曲调中的位置并不固定,或句首、或句中、或句末。其表现形式有词语型、对句型及单句型等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台湾著名龙学研究家沈谦在其博士论文《文心雕龙之文学理论与批评》①指出"学"、"识"、"才"为批评家之必备批评素养。所谓"才"系指批评之文才,"学"为批评家应具备的学问与学识,"识"为眼光识见。沈谦阐释了三者相辅相成之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阐释学资源,在面对阐释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问题上,同西方阐释学一样也一直存在着分野。或是"断章取义"、"诗无达诂",将阐释的主体因素发挥到极致,以致以比附或政治教化来曲解作品;或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从作者本义角度去考证文本的意义,文本没有获得独立于作者之地位。相比之下,"出入说"提供了阐释者与文本关系的有益模式。  相似文献   

4.
加缪的系列文学作品所凸现的生命哲学之思,正是其对"生之绝望"与"生之热爱"两大生命本质蕴涵的深层追问——"没有对生之绝望就没有对生之热爱"。只要人们对己身的"当下存在"进行静观或反思就会产生荒谬感,投身于荒谬的世界生活本身就隐含着"反叛意识"随之产生,这正是加缪对生命之思的哲学阐释的内核思想。  相似文献   

5.
对"反者,道之动"中"反"义的阐释,是理解老子道实质的关键。学界多认为"反"有正反之"反"与返回之"反"两义。"反"具有"相反"(即"正反")之义欠妥。"相反"涵盖了"相生"和"转化",是相对立的双方具有的不同运动方式。但转化(包括强弱转化、祸福转化等)却不是老子之道。老子之道以相生抑制转化,其实质是有无相生。  相似文献   

6.
《原道》篇中"文"之道的三层含义揭示了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人论》中"人是符号的动物"之思想诠释了民族文化符号多样性的事实。通过二者对"文化"阐述的比较发现,《原道》的"文"之道更能全面和深刻阐释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文化发展应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指出翻译存异伦理重视保留原语文化的异质性,然后探讨分析理雅各基督教义之"仁",韦利普适阐释之"仁"和安乐哲比较哲学之"仁",提出翻译特有内涵意义的儒家概念词应该运用异化策略,促进译语文化的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侃作《文心雕龙札记》,依傍《文心雕龙》原义,对"位体定势"之术进行了深掘,虽囿于个别篇章而未成体系,但其对"体"与"势"的具体阐释,已颇具灼见:论"文之体",以"大体合六义"而言明写作有一定之规;以"八体并陈"言明风格作为一种文坛现象并陈,并无轻重高下之分;论"文之势",辨析了"势即法度",举"文有三势",从"体势相...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山水画几乎无一例外都会表现出一种"远"在其中,或是景之远,或是思之远。"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为例,结合"三远"带给人的视觉心理上的感受来阐释"远"与中国美学内涵的关联,以此为突破口来解释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远"的缘由所在。  相似文献   

10.
高尔斯华绥《殷红的花朵》中的主人公莱恩南在经历了春的懵懂之恋、夏的炽热之恋、秋的成熟之恋后,终于完美地完成了他的人格建构过程。本文主要从石竹花的隐喻、莱恩南三个阶段情感的变化以及主人公在面对"挚爱"与"欲爱"的抉择这三个方面来阐释主人公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唐宋宫廷队舞中的舞头、引舞、戏头、引戏等进行辨析可以发现,引舞与舞头、引戏与戏头均是不同的概念,而引舞、舞头在功能上的部分重叠是造成二者被混淆的主要原因;引舞之出现并不始于唐代,至迟隋代已有之。以上观点对王国维先生《宋元戏曲考》中的一些学术见解将有所修正。  相似文献   

12.
慈溪话中的"勿"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慈溪话否定副词的用法。考察以慈溪话中否定词"勿"的语义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勿结构""勿字句"以及与"勿"有关的合音合义词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3.
上博楚竹书《孔子诗论》释"颂"数语准确地揭示了《颂》诗的内涵,且是《毛诗序》对"颂"的阐释的直接依据和来源。颂时王之成功以告神是《诗经》三《颂》的本质特征。以上博《孔子诗论》释"颂"数语与相应诗篇相对照,在考查诗篇之义的基础上,考释《诗论》对《颂》的评语的含义,并纠正前贤之误。  相似文献   

14.
王弼的“圣人体无”在其思想体系中比较重要。本文认为王弼对“无”作了本体论的解释,对“体”则需要加以具体的分疏,在王弼的著作中“体”除了作为动词“体认”的用法以外还有作为名词“形体”的用法,基于这两个范畴的考察,作者具体分析了“圣人体无”中“体”与“无”的含义并指出“圣人体无”可解释为“圣人的心体为无”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无所谓”的本义为“没有所说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主要用法。随着语义搭配的变化,“无所谓”带上了轻微主观性,产生了“说不上”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无所谓”的使用泛化了,主观性更强,句法位置更加灵活,语义搭配更为广泛,结构也进行了重新分析,由临时短语变成了词。  相似文献   

16.
叶燮在《原诗》中论及了诗歌发生问题。他关于这一问题的根本学说,可以概括为"我四物三"说。在这一根本学说之外,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诗无定法说这三个具体说法值得注意。"我四物三"说是叶燮诗歌发生论的"纲",而先有胸襟说、触物起兴说和诗无定法说这三说则是"目",它们是对"我四物三"说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一"纲"三"目"比较圆满地实现了叶燮的理论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同时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在相关词典的基础上,参考近代白话语料及现代方言材料,对“当门”、“不防头”、“年时”、“垫舌根”、“擦杠”等几个词典上解释有出入的词语做出多维度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辩名析理”是冯友兰解读郭象《庄子注》的哲学方法,其提出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冯友兰认为郭象的“辩名析理”的方法具有提高精神境界的功能。此与郭象本人的思想相对照存在疑问。冯友兰本人在对郭象思想的解读中较为重视“辩名析理”方法的运用,但实际上此种方法又具有其自身不可或缺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9.
《燕燕》到底是一首怎样的送别诗呢,诗中的主人公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诗的主旨是什么,送别的情境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千百年来前贤们争论不休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仲氏任只”“寡人”“‘燕燕”等文学符号的诠释,运用了文献学、语法学、社会学、符号学等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破解。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中国阐释学的开山纲领,前人所以对它产生误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没有认识到“辞”在上古乃指一种假托曲饰、言近旨远的特殊语体。从理论上看,“以意逆志”主要是说文本阐释应当做到“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要善于为修辞性的话语遮蔽进行解蔽,而在实际应用中它却常常被借用来通过修辞性话语的自由指认,为古代经典的创新阐释提供合法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