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面对逐渐增多的损害公共利益而又得不到正确处理的案件,笔者认为,在我国法律中,应赋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力。因为检察权的权力内容就应当包括法律监督权和公诉权。同时,解决纠纷要有相应的诉讼理念和诉讼形式与之配套,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程序设计也是关键一环。从提起的案件范围、提起的方式以及检察机关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书提出义务制度是保障当事人证据收集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使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更为丰富,对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并做出公正的司法裁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文书提出义务制度中主体范围较窄,仅对当事人做出了立法规定,未将诉讼外的第三人纳入到该制度的调整范围之中。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第三人介入诉讼的案件愈加频繁,对于第三人持有文书证据的法律规制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司法鉴定工作对于明确案件事实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存在的立法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机构设置重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司法鉴定工作作用的发挥,甚至给案件审理带来诉讼周期长、当事人矛盾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对司法鉴定制度进行改革和相关立法完善.建立职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新型司法鉴定体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法律文化依附于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息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民众如何选择化解纠纷的方式,更是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息讼文化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当今建设中国法治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律所蕴涵的精神应该是理想主义的,但法律本身必须是世俗的。过于理想主义的法律制度对于构建正常的社会秩序,不仅不能发挥其理想中的作用,而且可能会构成妨碍。检视建国后三十年广东省S县的通奸案件,反思我国的通奸非罪化之路,警醒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观念对法制现代化的影响。只有在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法制现代化,才能达致法律制度变迁和文化观念嬗变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网络市场以其特有的经济形态区别于传统的竞争市场,并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领域。其中相关市场范围等法律问题的界定与传统经济下有所不同。于2014年2月24日二审宣判的奇虎360诉腾讯QQ案件作为最高院首次审理的涉及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的案件,已然成为网络市场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典型案件,对传统反垄断法提出挑战,引发社会讨论与思考。为了网络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应当针对互联网特性,在现有制度体系中创建有针对性的反垄断法律制度,有效打击在网络经济中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环境侵权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证据难以收集保存、专业技术性强等特点导致取证难、举证难、质证难成为制约环境侵权案件审理的瓶颈.在环境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中充分考虑环境侵权案件的特点,均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针对不同的案件进行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解决举证难问题.科学地设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完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法律体系、技术标准和收费标准,解决取证难问题.明确环境侵权诉讼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证据属性、参与诉讼的程序,弥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的不足,解决质证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法律文化是指公众对法律制度的了解、态度和举动模式。法律文化具有时代性、历史连续性及群体性等特征。法律文化是法律制度构建的基础要素之一,而法律制度对法律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重礼轻法、轻诉避讼、人治大于法治的一面,但也追求教化、重视调解、身正令行等积极一面。中国法治建设应当注意中国国情,循序渐进,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发掘其有用的精华。  相似文献   

9.
公诉案件的预审程序是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与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判之间设置的由预审法官对公诉案件进行事先审查的程序.通过考察西方主要国家的预审制度的具体设置和运行机制之现状,从人权保障和公正、效益的诉讼理念方面分析,预审制度对于防止庭审法官的事先预断和对公诉案件进行筛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诉讼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其存在之合理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的现状,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诉案件预审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证券民事纠纷的专业性、复杂性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导致了案件的妥善解决往往耗时甚长。在这一漫长过程中,不仅使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而且企业及证券中介机构也会声誉减损。去年万福生科虚假陈述一案中,其保荐人平安证券通过设立投资者专项赔偿基金的方式将诉讼外和解的纠纷解决方式引入证券民事纠纷中值得赞赏。但诉讼外和解因其私权解决的特定导致其效力存在局限,为此需要详细分析诉讼外和解之于解决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案件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局限,并试图对于证券民事赔偿案件采取诉讼外和解的具体构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