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参加工作二十年来,我积极投身教育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懂得,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假如学生没有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对所看到的东西熟视无睹,缺乏真正的感受,头脑空空的,只是在老师的命题之下才开始寻找材料,东拼西凑,当然就会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如果我们教师  相似文献   

2.
不少同学都害怕写作文。为什么呢 ?主要是没有东西写。跟说话一样 ,没有话偏要你讲一番话 ,这不十分为难吗 ?对这种情况谁也会害怕。但是 ,反过来 ,如果你本来就有一番话想要说 ,这时刚好又有说话的机会 ,那么 ,无须别人叫你讲话你也会主动发言 ,否则 ,话憋在心里难受。写作文就是用书面语言说话 ,跟生活中讲话的道理完全一样 ,没有东西可写时要你写作文你会感到为难 ,痛苦 ,而一旦有东西可写了你写作文就会高兴 ,觉得写文章是一件快乐的事 ,即使老师没有布置作文你也会主动去写。如果达到这一步 ,我们的作文水平就会迅速得到提高。因为写作…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走上教研写作之路后,总会碰到这样的困惑:写了几篇文章就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了,写作材料究竟从何而来?其实只要通过多种途径"博采","材"源就会滚滚来.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挖掘"材"源.  相似文献   

4.
很多学生畏惧作文,觉得作文太难,无材料可写或是不懂从何写起,久而久之成为"作文奴隶".怎样促使学生成为"作文主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作文要求适度宽松,让学生觉得作文不难;作文题材源于生活,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作文指导范文引路,让学生懂得怎样写;作文评价欣赏激励,让学生乐意去写.帮助学生感受写作文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写作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徐国丽  李庆刚 《教师》2012,(10):61-61
一、命题平易,为学生主动发展创设宽松的空间 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没有材料可写,胡编乱造就是没有写真实的东西。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去观察。如果能留心身边的生活,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那么写出好作文并不难。如在练习写人记叙文时,  相似文献   

6.
亲情如血     
每一次作文,学生都喊没什么东西可写。其实,并非无东西可写,而是缺乏发现可写东西的能力,即审美。  相似文献   

7.
常听学生说:"我一上作文课就头大,不知道从何下笔,根本无话可说."为什么学生作文时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呢?我想,那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写作素材所造成的.其实五彩缤纷的生活就是写作取之不尽的丰富源泉,然而学生却不能发现它,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解决学生"无米之炊"的难题,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用敏感的神经和敏锐的跟睛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8.
青春     
我不喜欢写日记.倒不是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相反的,可写的东西太多了。上初二的我.平时学习很紧张.时常忘记“每日记录”.等攒了几天想起来.又觉得日记的内容太琐碎,不愿意动笔了。  相似文献   

9.
李文娟 《考试》2009,(6):68-68,69
观察是学生学写作文的基础,不会注意身边的事物,即使看到了,也没有什么印象。学生很多时候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大多是因为搜集到的资料不够充分。那么教师怎样才让学生感悟到观察的重要性?如何让他们主动地去观察与写作,在不断地观察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写作时常常感到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这固然与同学们生活范围狭小、缺少对生活的敏感有关,更与同学们缺乏想象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作文,首先感到困难的是没有东西可写,其次是有了可写的素材,又表达不出来。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一要靠生活积累;二要靠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2.
周伟华 《考试周刊》2011,(87):54-54
写作占了语文的"半壁江山",但是很多小学生尤其是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怕写作文,或者写不好作文,症结在于两个问题困扰着他们:(1)没有东西可写;(2)有了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去写。前者是指发现不了作文的材料,后者是指缺乏运用语言表达客观事物与主观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每当作文,许多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觉得脑子里没东西可写,就算冥思苦想,也无从下笔.特别在少数民族方言影响较严重的地区,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对作文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题目后,有的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有的觉得虽有东西可写,但印象模糊,总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没有什么可写”,说明平日对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作文的材料。“印象模糊”,说明对接触的事物观察得不细致,脑子里只有一些浮光掠影。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朱景衡老师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个方法好!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朱老师是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15.
浅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江苏潘忠香一、向生活要内容,使作文言之有物"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写作首先碰到的难题是"没东西写"。没东西可写要么无从下笔,要么胡编乱造。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没东西可写不等于没有生活,而...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课上经常会碰到学生面对稿纸迟迟难以下笔的现象。问原因,学生往往回答没有东西可写。  相似文献   

17.
一篇作文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目前很多中学生怕写作文,对作文训练普遍比较冷漠,认为没有东西可写,或者不知道怎样写.那么,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怕写作文的思想和不会写作文的担忧呢?我在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们经常反映学生的作文写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少生活的素材,学生觉得无话可说,不知怎么说,生活中没有什么可写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记得上初中时写日记,老是坚持不下来,于是常常敷衍了事。有时能写上三五百字,有时却只有一句话:"今天没事可写。"那么长一天,怎么会没有事情可写呢?关键是懒,懒得动脑,懒得把那些貌似平常的事情理出头绪,寻找出其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并把它写下来。有些同学一写作文就发愁没什么可写,其实也大多是这个原因。他们记叙一件事,三  相似文献   

20.
命题一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萧伯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周国平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2.题目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除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