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的研究从鲁迅《藤野先生》一文的题目入手,以《鲁迅手稿丛编》中的《藤野先生》原稿和前人对手稿的研究为依托,对由"吾师"到"先生"这一称谓语的修改进行了原因分析.又从原稿修改的角度对两种题目修改可能性进行探究,指出原题目为"吾师藤野"而非"吾师藤野先生".最后分析鲁迅先生在修改题目时的思路以及进而探求鲁迅《藤野先生》这...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这样极为崇敬鲁迅先生的知识分子而言,鲁迅先生毫无疑问地是一片浩瀚的大海。自从上中学时开始接触先生的文字,至今已是二十多年的时光。上大学读的是中文系,毕业后在大学中文系任教,且所从事的专业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其间,自然而然会更多地阅读先生的文字,更深地领悟感受先生那足称高远博大的思想精神境界。因了对先生的喜爱,当然也由于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缘故,我不仅拥有整套的《鲁迅全集》,而且还购藏了中外许多学者堪称精彩的关于鲁迅的研究著作。诸如钱理群、王富仁、王晓明、汪晖、孙郁等先生关于鲁迅的论著,我都进行过极认…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回家不久,北京的形势又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吴佩孚、张作霖相继率兵进京,带来了肃杀气氛。一些反动文人更乘机想方设法勾结军阀,妄图暗害鲁迅先生。形势对鲁迅先生十分不利。一九二六年七月,鲁迅先生接受了厦门大学国文系的聘请,决定离开居往了十四年的北京去南方。八月二十六日下午四时二十五分,鲁迅先生不得不  相似文献   

4.
那寒梅 《青海教育》2005,(12):24-25
人教本高级中学语第二册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通过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我们学习和阅读了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学习,我们更深刻地体验到了鲁迅先生“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的这种无法忘却的悲愤。我们更深的领悟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虽然此时的鲁迅先生更为孤独,  相似文献   

5.
蒋牧良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对鲁迅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但在文学创作上奉鲁迅为导师,而且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人,做事。他将鲁迅先生奉为终生的楷模,承继他的精神和遗志。他是鲁迅先生的虔诚守护者和追随者。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对历史文献的保护、整理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存“五四”以前京师图书馆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些鲁迅先生在教育部任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工作期间,苦心孤诣地保护我国重要典籍与历史文献的资料。现在把这部分资料与《鲁迅日记》、《鲁迅书信集》中有关资料汇编成这篇稿子,以供研究鲁迅先生生平以及研究我国现代史学、图书馆史与文献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称呼艺术是十分高超的,它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仔细品味,便会发觉其味无穷。一、称呼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烈士、爱国青年的无限尊敬之情。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鲁迅先生“向来这样想,这样说”,但当她为革命英勇牺牲后,鲁迅先生不再称她为“学生”了,而是称她为“刘和珍君”,对她表示了极大的尊敬。出于同样的原因,鲁迅先生称与刘和珍同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藤野先生》,以逾 1/3的篇幅,叙述了日本爱国青年写“匿名信”诬陷鲁迅先生考试作弊和霉菌学课余放电影两事件。从鲁迅先生思想发展道路看,他早期赴日求学时思想具有突出特点并发生过重大转折,于是人们就从鲁迅思想研究的角度认为,这两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交待了他弃医从文的原因。这固然不错,但仅此是不够的,甚至可以说这种过于笼统的分析立足点脱离了作者的本意。这篇以“藤野先生”命名的回忆性散文,其文章以表现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为主旨,无论怎样散,都必须围绕“藤野先生…  相似文献   

9.
时人对鲁迅先生的研究多注重其杂文、小说、散文诸类,而鲁迅先生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和奉献却是一片鲜有开发者的生荒。本文就从这个独特的角度切入,以翔实的材料论证了鲁迅先生如何热爱关心儿童文学,及其在儿童文学理论和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为当代儿童文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创作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和思想大家,鲁迅先生影响了几代人.直至今日,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研究还在不同角度以各种方式延伸着.对于当代人来说,这种维度不仅构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参量,更成为体验人生的必要准备.鲁迅先生推崇“拿来主义”,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感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或痕迹.观看电影是鲁迅先生一生中的“三大瘾”之一,这种持之以恒的偏好也因此形成了他作品的一些特性.因此,根据鲁迅先生的小说,考察其创作中电影化元素的呈现与流变,成为探究鲁迅小说真相的另一种可能.不仅如此,在“视听时代”来临的当今,对这类创作轨迹的追寻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时期,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是出自名师大家之手,鲁迅先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思想研究、文学批评等对于中国的文学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鲁迅作品是高中语文课堂中一颗光芒耀眼的明珠,本文主要对鲁迅先生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品进行解读,以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做出稍有裨益的探索。一、明确鲁迅作品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进一  相似文献   

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19课,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32课)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逝世8年后写的一篇纪念文章。作者通过记叙鲁迅先生生活中的几件平凡的小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肃,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是民国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先生不仅是文学家,其作为翻译家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也曾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提出的直译策略,开创了中国翻译界的先河。本文借助鲁迅先生提出的“中间物”思想,以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的中译为例,研究鲁迅先生直译策略的历史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萧红将鲁迅尊为师长,在先生逝世后的两三年间,陆续写了三篇纪念散文——1938年写了《鲁迅先生记》(一)和《鲁迅先生记》(二),1939年10月又写了长文《回忆鲁迅先生》。《记》(一)是忆写鲁迅生活片断中的点滴印象,尊爱之情犹如温暖、深沉之泉从记忆中涌出;《记》(二)是写鲁迅逝世后对一群庸人的反应所持的态度,充满了孤愤、郁闷之情。而《回忆鲁迅先生》,则是  相似文献   

15.
读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我们应该学些什么呢?一首先,应该学习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人品,从他们身上学会如何做人。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强烈的责任心。鲁迅先生爱国心切,救民志忱,不忍让愚弱的国民永远充当“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弃医从文,自觉地担起了唤  相似文献   

1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十册)是一篇传统性讲读课文。它通过回忆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肃的态度和仇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除了要围绕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指导学生认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外,还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鲁迅的五件事:第一件是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前来追悼的人很多;第二件是鲁迅和作者谈论《水浒传》;第三件是鲁迅和作者谈“碰壁”的事;第四件是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工人包扎伤口;第五件是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的事。这五  相似文献   

17.
鲁迅作品的艺术力量,诚然在于深邃的思想,而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则依赖于高超的表现才能。这种高超的表现才能,则应首推逻辑判断的能力。鲁迅先生是深通逻辑的。他在作品中,尤其在那大量的匕首投抢式的社会论文——杂文里,对判断的运用是那样纯熟,那样广泛,那样精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语言逻辑上,鲁迅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鲁迅先生精深的判断,来自他那“明确的判断力”。他认为:“批评一个人,得到结论,加以简括的名称,虽只寥寥数字,却很要明确的判断力和表现的才能的。”鲁迅先生“明确的判断力”来自何处?来自他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化、对艺术等等“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获得惊人的深刻认识,进而作出确切恰当的判断。鲁迅先生对于  相似文献   

18.
一件小事     
1927年到1931年间,我在杭州教书,寒暑假中得空,就到上海去看望鲁迅先生。1929年8月底,我又到了上海。这时候鲁迅先生住在横滨路景云里。28日那一天,因为鲁迅先生约我晚上去吃便饭,所以我是单人去的。我到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9.
钱理群先生是国内知名的文学史家和鲁迅研究专家。他以自己的方式与研究对象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提出了解读鲁迅的“单位观念与单位意象”的独创性方法,探索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在鲁迅思想的研究上,可谓达到了当代鲁迅研究的高峰。  相似文献   

20.
结合鲁迅先生入选初中教材的文章特点和鲁迅先生的人格特点,对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阅读教学时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探究鲁迅作品的语言特点;二是要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