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财产所有权规定了所有者的合法权利,它要求交换双方互相承认并尊重这种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使之不因交换而受到侵害是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利益使之不因交换而减少则是自己的义务。交换中的权利与义务均来自财产所有权。契约是关于交换的微观制度,不仅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而且还使得这些权利与义务合法化。为了避免交易的不公平,交换双方应该平等、自由、自主地协商,自愿地交换,以达到公平互利,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论学生的学习义务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义务与权利应对等,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遵守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学生也不例外,比如在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相应的学习义务。  相似文献   

3.
学生具有公民和学生双重身份,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在类型上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也有第一性和第二性之别,还有可剥夺或可放弃和不可剥夺或不可放弃之异。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标的同一性、自主实现阶段性、不可转让性、时空特定性和平等相对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教师的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批评学生是教师的法定义务而不是权利,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必须履行。现行社会将批评学生作为教师的权利,但许多教师宁愿放弃批评的权利,这将导致教育者可以合法放弃自己育人的义务。教师有义务掌握批评的艺术,弄明白为什么要批评、如何批评、批评的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体育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逐渐成为解决高校体育权利侵权的主要方式。文章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探讨侵害高校学生体育权利的原因,归责原则以及高校安全保障义务,进而分析了高校学生体育权利的责任机制,以期提高高校及其学生对《侵权责任法》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我国《侵权责任法》专章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随着医疗卫生领域法规的健全,医患关系的协调已步入了法制化轨道.高校必须加强医学生以患者权利为本位的权利意识培养.权利认知是权利意识的起点,应重视对患方的权利与医方的义务的认识.加强卫生法案例、判例教学有助于医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公民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公民意识是公民关于权利、义务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总称,包括身份意识、平等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当前初中生的公民意识呈现出如下特点:国家自豪感和认同感偏低,公平意识普遍较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公正意识不强,权利意识较强,责任意识不足等。不同性别学生的公民意识存在差异性。公民意识受年级,父母职业状况和学历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过于强调义务与责任造成"义务异化",并忽视公民权利意识,这导致公民品质的丧失。权利与义务之间本是矛盾存在,但另一方面,义务却又是权利的衍生体,有权利才有义务;对义务与权利的不同侧重在公民教育中也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我国公民教育应坚持权利优先性,进行全民"权利启蒙",同时培养公民责任意识,达到权责共生,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权利和义务的保障,为此,要有一系列的保障条件和措施,包括正确分配权利和义务的科学决策,发展社会生产力,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幼儿在幼儿园发生人身侵害而引起诉讼之事不断增多。一方面说明人们的法制意识增强了,能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子女)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给幼教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新问题,幼儿教师必须明确幼儿的权利与义务,必须依法办事,才能使幼教工作与日益完善的法制建设同步前进,与现代教育相适应。一、幼儿的法定权利幼儿作为民事主体必定具有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幼儿的权利很多,本文不作完整的叙述,这里仅将与幼儿园有关的一些权利和义务进行探讨,供幼教工作者参照。…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过于强调义务与责任,造成了“义务异化”,并忽视了公民的权利意识,这导致了公民品质的丧失.权利与义务之间本是矛盾存在,但另一方面,义务却又是权利的衍生体,有权利才有义务;对义务与权利的强调不同在公民教育中也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公民教育中理应坚持权利优先性,进行全民“权利启蒙”,同时再培养公民责任意识,达到权责共生,保证公民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姚锡涛  庄敏  赖纯胜 《考试周刊》2010,(39):204-206
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正确形成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为了把握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状况,本文作者抽样调查了二十五所高校的部分学生,结果显示,当前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较为强烈的维护自身权利的愿望和良好的权利平等意识,但总的来说,其权利意识仍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混乱。在教学上师生关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教师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  相似文献   

14.
许月玥 《福建教育》2023,(26):57-59
劳动就业是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后面临的主要问题,高中思政课应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丰富劳动法律常识,认同劳动法律制度的目标,进一步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个体越来越重视权利的享受。为了摆脱权利与义务的相统一原则传统的误区,还给世人一个真实的权利和义务的面目,厘清权利与义务及二者的关系,必须重新解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相似文献   

16.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篇章的最终落脚点,是培育“知行合一”法治素养的关键。开展“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专题教学研究,对明确法律权利和义务地位、养成学生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模式、应对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等方面都具有其必要性。应把握法律权利与义务内容和行使两条主线,围绕讲清两个概念、理解两个关系、形成两个意识进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注重教材内容科学转化和实践性教学探索,积极回应学生现实问题关切,切实推动专题教学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探讨——以夫妻忠实权利与义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婚姻法》从国情出发,吸收和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有力地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保护公民在婚姻家庭中的各项权利。特别是2001年的《婚姻法修正案》第4条中明确增设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的规定条款,对于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还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对夫妻忠实权利与义务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婚姻法》对夫妻忠实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不少宪法规定了公民遵守宪法的义务。对普通公民而言,遵守宪法主要是指维护宪法而非服从宪法,维护义务是伦理性质的,服从义务才具法律性质,但对公民并无直接法律效力。宪法规定公民遵守宪法的义务的主要作用在于培育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源于法哲学视野下的权利与义务理论,同时也反映出高校教师这一特定主体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出主体本身的需求、期望和选择等因素;另一方面,体现出法律规范所设定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和履行的合理限度。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可分为基础权利与义务、普通权利与义务以及特殊权利与义务。在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现实生活赋予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新的内涵,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需要依法理清有关权利义务关系。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和激励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维护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是工会的权利和义务,支持、协助、管理、督查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是国家及其有关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责任,实现高校教师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需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抓住主要形式、建设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