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足球训练和比赛中是不主张给运动员补充饮料的。这种不准饮水的观点不仅在中国,即使在足球运动水平很高的欧洲各国也是被普遍接受的。其主要依据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饮水会冲淡血液,增加心脏与肾脏的多余负担,从而影响运动员下半段训练和比赛的能力。运动实践和近些年来的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均已表明,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运动员因运动而导致机体大量失去水分的时候,人为地不让运动员补充适量的  相似文献   

2.
一些学者观察了各国优秀的马拉松选手的比赛情况,并对他们在运动中的饮水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有的人主张,在跑到五公里左右时,即使有口渴感觉也不要急于饮水,要区别他们生理上是否真正需要水。在日本、欧洲、美国也曾习惯于在比赛和训练中谨慎用水,总之,他们认为多饮水会带来某些害处,但是,现代运动医学的  相似文献   

3.
<正> 夏季参加体育运动时,由于大量出汗使机体内失水过多造成严重的口渴感,而在运动过程中往往很少有条件补充水,这就造成了在运动后集中饮水的问题。而一次大量喝水,会使血液稀释,血循环量增加,肾负担加重,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水中毒(低钠血症);另一方面使胃液稀释,影响运动后的食欲,对处于  相似文献   

4.
<正>一、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知识部分。本课是第1课时,重点学习运动前后的饮水卫生。在运动中关注身体健康,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道运动前后饮水卫生的重要性,明确不当的饮水行为会引起不良反应。2.初步掌握运动前后合理的饮水方法。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健康的意识和责任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运动前后的饮水卫生。  相似文献   

5.
当前,举重运动员腰部的负担量不断增加。但过大的负担量会造成腰部过度疲劳。如果腰部疲劳得不不到及时消除,长期积累,就会导致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乃致骨组织损伤。据国家体委运动司举重创伤研究组调查,举重运动员中有大部分人腰部有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主要是软组织损伤。运动员腰部一旦受伤,对运动成绩影响极大,解决得不好,不仅会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者还会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6.
《健身科学》2014,(9):11-11
睡前不宜喝水 有人认为睡前喝水会加重肾脏负担,还增加起夜次数,影响睡眠,所以睡觉之前从来不敢喝水。其实睡前喝水并没有坏处,关键在于适量。如果担心起夜影响睡眠,白天可以少量多次喝水,每次100毫升,以保持体内水分。  相似文献   

7.
夏季气温较高,人们在锻炼时排汗较多,因此,饮水也相应增加,如不注意科学饮水会对锻炼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有害于身体健康。运动前饮水:有人怕出汗较多,故运动前饮用大量的水。饮用过多的水会对胃产生不良的刺激,同时锻炼时身体运动加剧了对胃的重力牵拉,可引起胃...  相似文献   

8.
以前,在日本的运动训练中或马拉松比赛中,习惯上都不主张运动员饮水,其主要原因是认为运动过程中补水弊多利少;但近来运动医学界持完全相反的看法,1975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发表了长距离赛中,预防热损伤的研究报告,明确地指出了运动中适宜  相似文献   

9.
饮水时刻表     
饮水可有讲究,在不同的时间段饮水,才能让身体感觉爽三餐后喝水医生建议用餐后半小时喝水较为适当,但是现代人习惯喝罐装饮料,不喜欢喝白开水,其实每餐饭后喝罐装饮料,也大概可以补充一天所需水分的一半了,然而,喝罐装饮料也要慎重选择,其中以运动饮料或是蔬果汁最好,因为蔬果汁可以补充多种养分,而运动饮料具备适量的电解质,和人体渗透压相当,比水还容易被吸收,最近市面上出现了Light的运动饮料,对于不常运动的上班族来说,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相当适合的选择。起床一杯水清晨可以说是一天之中补充水分的最佳时机,因为清晨饮水可以使肠胃马…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饮料的补充,都是要使补充的物质在人体最需要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但是人的机体对任何物质的需要总有一定的剂量,要求处于平衡状态。即使是无毒无副作用的物质(如运动饮料),如果摄入过多,也会加重身体负担,甚至产生副作用。那种认为“饮料有营养,喝得越多营养越大”的说法是不全面  相似文献   

11.
养胃十法     
1、饭前先吃一点开胃的汤或菜,使胃液分泌活跃起来,使胃处于消化吸收的准备状态。2、饭前饮水要适量,饮水过多会稀释胃液,使消化能力减弱。3、吃饭时细嚼慢咽。4、吃饭要心情愉快。5、食物温度要适中,过冷或过热都会伤害胃壁,同时要注意胃部不可受寒。6、不可暴饮暴食。7、饮后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痔疮等与过多的垂直运动有关,所以,有必要做一些水平运动,以对抗垂直运动方式带来的不利。水平运动是一种仿效动物的运动方式,保持人体各部位承受地心引力和血液分配的均衡,减轻心脏负担,以达到健康长寿的  相似文献   

13.
《新体育》2011,(1):22-25
运动,要适时、适量,要因人而异。不能为了运动而运动。不适宜的运动,对有潜在心脏病的人可能激发一场心脏病的大发作,导致心室颤动猝死,对于糖尿病、哮喘、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过长会导致病情恶化。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锻炼之前,首先要进行健康筛查和运动危险分层。把运动的风险性降到最低,才能保证运动的效果是健体强身,...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儿童少年骨密度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负荷是骨生长、发育和成熟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适量运动可增加儿童少年的骨密度,而运动缺乏与运动过度会对其骨密度产生负面影响,并就其影响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认为应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健康等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为了使运动员能够长时间持续进行训练和比赛,必须排除由于激烈运动引起的生理上的失调现象:体温增高和脱水。最有效的手段是恰当地适量地饮水。这不单纯是为了补充散失了的水分和电解质,而且还能用水的冷度来降低深部体温。在体育界常有这样说法:“为了使运动员更坚强,在训练中禁止运动员喝水”。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应该彻底理解体液均衡的原理,在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给自己补充适量的水分,既能保持  相似文献   

17.
从体育教学的视角研究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技能为研究对象。运用假设检验、行家调查等研究方法,以运动技能的分类研究为切入点,探索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共性规律和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特殊规律。研究认为:将运动技能划分为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中间型和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3种类型;基于“会能度”分类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规律,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运动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质的”飞跃现象,不同类型运动技能学习阶段有差异性现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各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先天素质,运动员的形态是几大素质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因为形态的不足会直接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要想在较低的条件达到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各运动队在选材中排斥“扁平足的运动员”,认为扁平足对跳跃和持久运动有较大的不良影响,运动中易出现下肢、特別是小腿和足的早期疲劳现象。但是,近来国内有些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认为运动员有扁平足对运动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这是由于有许多从事跳跃、赛跑运动、并有很高运动年限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都相对地  相似文献   

19.
经常从事中长跑练习,能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发展耐力素质,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品质。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或比赛时,特别是刚参加训练的中小学生或者是很少参加训练而参加比赛的学生会经常遇到以下一些问题。一、腹痛常发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以及运动开展不久或运动结束不久。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内脏器官还未达到同肌肉相同的适应较大运动负荷的水平,或是运动前饮食过饱、饮水过多。处理:减慢速度,降低强度,加深呼吸。调整步频、节奏,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程。预防:1)运动前不宜进食过饱,饮水  相似文献   

20.
在排球运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了吸引观众,促进发展,规则在不断修改:当比赛场上出现某些不平衡阻碍了排球运动的发展时,马上对规则进行修改,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那么今后排球运动发展会有什么特点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