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李菊 《教师》2010,(2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幼儿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年轻的父母望子成龙,缺乏正确的教育常识,普遍存在着顺从迁就,娇宠放纵多,严格要求少,正确诱导少,又害怕孩子吃亏、受委屈、受挫折,结果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不畏挫折的品格,形成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等不良品格,阻碍了良好品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身上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父母一心渴望孩子成为他们的骄傲,害怕孩子吃亏、受委屈、受挫折,从而不自觉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这样会导致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易形成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争强好胜等不良品格,阻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现在的孩子,特别是一些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过于优越,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一旦遭遇挫折,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很极端,这使家长和教师都普遍感到担心和困惑。如何使幼儿面对挫折正确把握自己,在挫折的锻炼和考验中奋进,克服赢得起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一般可以给孩子创设哪些“挫折情境”呢?  相似文献   

4.
拥有健全的性格是当代人必备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中表现的游刃有余,才能坦然的面对挫折和困难。一个孩子的品格的形成是成年后的品格的核心,所有后来的教育只不过是儿时品格基础上的叠加。川提高意识,掌握方法重视孩子性格的形成,让孩子拥有足够面对当今社会的资本。  相似文献   

5.
本从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生活学习的良好环境,采取正确的引导培养方法,培养幼儿勇于承受挫折的能力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引导幼儿形成良好品格。  相似文献   

6.
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终身的教育方式。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从生活点滴入手,关注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意志力、心理素质等,对孩子正确进行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挫折感容易发生在那些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软弱、独立性差、个性发展有偏差的人身上。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些困境,教孩子独自去面对,去战胜,让孩子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摆脱困境,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 (一)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 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情感的培养。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成人常常替…  相似文献   

8.
洪磊 《教育与职业》2006,(23):86-87
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律能力;缺乏抗挫折能力;缺乏正确分析评价自己的能力。要解决大学新生的不良心理状态,需要学校加强硬件条件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软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意志品格,营造良好融洽的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班主任说我的女儿学习好,性格活泼,独立生活能力强,要求我在家长会上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推辞不过,我就向大家介绍了下面几点家教体会。一、让孩子经受点挫折“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大多数父母的认识。如果说让孩子吃点苦,有些家长就不一定理解了,有的家长虽然理解但是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对孩子而言,家庭的温暖是必要的,但不是惟一的,他们还需要挫折教育。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受到挫折教育,能提高耐挫折能力,他们就能适应社会生活。挫折教育的思想,我早已知道,但是把这种理念转化为对孩子的教育行为还是去年的事。去年…  相似文献   

10.
王安兰 《山东教育》2005,(33):51-51
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有一对突出的矛盾,那就是他们的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越来越好,而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差。究其主要原因是现代的孩子被看得太重,生活太顺了,缺乏相应的挫折教育和劣性刺激。  相似文献   

11.
谢小葵 《文教资料》2011,(6):136-137
使学生具备坚毅的品格。成为在学习、生活中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形成进取的人格,挫折教育尤为重要。挫折教育使学生培养自信心。磨炼意志和耐力等,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由于当今社会物质条件的日益充裕.再加上缺乏正确的教育氛围的熏陶.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必然异常脆弱,此类例子比比皆是,有时简直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的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4.
唐生梅 《湖南教育》2003,(16):20-20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作为一个生活的强者,应该勇于克服障碍,增强耐挫能力。但是目前学生的耐挫能力普遍令人担忧,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尤其是许多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分宠爱,不仅没有对孩子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还唯恐孩子受到挫折。他们只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切事情都替孩子做得周周到到,让他们免受一切挫折,以致使孩子缺乏生活的锻炼,养成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的不良品格,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极差。还有些离异家庭,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根本就…  相似文献   

15.
邵登玲 《教师》2012,(16):19-19
挫折教育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的障碍、干扰,并难以克服,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状态。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在进行“挫折教育”,但在幼儿教育中还是少有人问津的。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幼儿形成坚强意志是有益的。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如孩子摔倒了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炼过程,这样既强化了他的意志又锻炼了他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中国大多数孩子都缺乏挫折教育,使得一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即便有些家长意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误区。实施挫折教育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放手",客观评价孩子,及时舒缓孩子的心理压力以及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来自校内外的压力,如情感、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巨大挑战,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显得异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提高"90后"大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使其形成健全的心理品格。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则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从当前来看,现在的儿童心理素质与社会预期相差很大,比如依赖性很强,缺乏自强、自立的品格;情感单薄,不善交往,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等。可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2008,(11):57-57
为什么开展礼仪、品格教育活动后孩子变化这么大? 为什么开设了礼仪、品格教育课后家长的投诉率几乎为零? 为什么开设了礼仪、品格教育课程后教师面貌焕然一新,团队更具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