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是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根据金属研究所原来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院开放室各自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实行强强联合,新组建的我国第一个体量大、研究领域较宽的学科类国家实验室,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在筹建和建设过程中,结合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实施,始终坚持学风建设,使各项研究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以人为本,抓好学风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实验室发展的关键是要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带头人和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为此,公开、公正选拔人才成…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鉴于1995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在“国家化学学科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2000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扩充“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分子化学联合开放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重新组建成“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2001年3月通过建设验收。  相似文献   

3.
一、站在改革开放的高度认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必须站在改革开放的高度才能深刻认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性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是传统观念上的实验室(即有一些贵重设备,专供教师和研究生来做科学实验的场所);也不是传统观念上的研究所(即组织一批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研究),而是国家设在高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地,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的场所,代表国家装备水平、科研水平、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国家队”。很明显,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属于依托的院校,不属于挂靠的系(所),更不属于重点实验的专职人员,而属于国家,由国家计委宏观规划、相关主管部门直接领导。国家直接任命实验室主任,通过  相似文献   

4.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F0003-F0003
天津市现代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力学系力学一级博士点学科,是天津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现有流体力学、一般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4个二级博士点学科和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5.
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前身为始建于 1930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动植物研究所。开创我国鱼类学、原生动物学和藻类学等学科研究的老一辈著名生物学家王家楫、伍献文和饶钦止等 ,是该所的创立者。5 0年代初该所由上海迁至武汉 ,经学科调整后 ,成为国内惟一专门从事内陆水体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已发展为拥有 7个研究室 (鱼类学研究室、鱼类遗传育种学研究室、鱼病学研究室、淡水生态学研究室、藻类学研究室、水污染生物学研究室、白豚研究室 )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 1年被…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是山东省政 府直属的综合性医学科研机 构,下属13个研究所(院),1 个国家卫生部重点实验室、5个省 重点实验室,3个省医药卫生重点 实验室,7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学 科,主要承担医学科研、临床医 疗、疾病控制和研究生教育等任务。 作为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医学科研 机构,我院始终把科研工作当作贯 穿我院业务工作的主线和基础,紧 紧围绕国家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医  相似文献   

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点,下属有2个二级学科点“通信与信息系统”(原名为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均为博士学科点。该学科点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验设备精良,于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评价为国内领先行列,现已成为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科研成果累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今承担着大量的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并且有丰富的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经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数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毕业生受到社会上用…  相似文献   

8.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十大门类,辐射军事学、农林学;拥有田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基地5个。现设29个二级学院,有75个本科招生专业;设立了研究生院,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8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42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类别6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3126人,研究生14814人。  相似文献   

9.
唐有祺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六十年来一直从事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曾任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晶体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动态和静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成员以及化学译报主编。现任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和物理化学学报主编。  相似文献   

10.
张静一  刘梦 《科研管理》2020,41(7):271-274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代表国家级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心,既要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要出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以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牵头建立跨院系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培养学术带头人;经费进修双保障,培养青年学术骨干;重视博士后培养,形成后备青年学术骨干梯队;积极引进有国外研究经历的优秀人才;国际化办学培养研究生。通过以上模式,凝聚、吸引和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igh Temperature Gas Dynamics,LHD)以空天科技发展为主要应用背景,致力于高温气体动力学的基础问题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钱学森和郭永怀先生建立的力学所气动科研力量和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作为实验室前身的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于1994年,在俞鸿儒院士的指导下,坚持工程科学理念,以创新求发展,逐步发展成为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装备配套的高温气体动力学开放研究基地,并于2011年迈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  相似文献   

12.
1引言西北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具有百年历史的省部共建211工程大学,以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含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学科10个、二级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85个、博  相似文献   

13.
<正>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化学与膜分子生物学分室、清华大学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和北京大学膜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分室这3个分室组成。实验室于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于1996年、2001年和2006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2011年和2016年,实验室在生命科学领域5年一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大学是前苏联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最大的教学、科研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莫斯科大学共有17个文理科系、303个教研室、437个实验室、100多个教学办公室、12个教学科学站、4个研究所(原子核物理学、天文学、力学、人类学),还有科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持续创新能力,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国家科技战略需求,遵循科学规律,在现有学科布局基础上创新机制,引进海外领军人才,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领军人才、科研项目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科学基金制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提供了在同等条件下的竞争环境。在我校的实践证明它对稳定基础研究队伍,保证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更新教学内容,促进老学科发展,扶植新科学,培养人才诸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基金制促进了我校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拥有21个系、54个专业和27个研究所(室),其中只有4个研究所属理科专业。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的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重点实验室计划。迄今,在中科院建成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包括与教育部联合的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76个。此外,还开始了其它3个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一重点实验室发展概况1984年,国家开始实施重点实验室计划,我院同时起步,至今已20年整。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数约占全国的1/3,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建成,90年代新规划启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较少。2000年以来,国家再次有计划地增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批准建设21个,其中我院10个。2004年,科技部又发布了19个准备增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领域。院重点实…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3):F0002-F0002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博士后科研激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的推荐免试权、20个学科领域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11个学科领域具有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5个学科领域具有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部)重点学科4个,省(部)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3个,大学研究院1个/现有在校研究生1700余人。  相似文献   

19.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西口腔医学学科,前身为华西协和大学医牙研究室,建于1936年。该实验室先后为华西协和大学医牙研究室、华西协和大学口腔病研究室、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部级和四川省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择优定点,投资建设,依托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配套支持,面向国内外开放,在本学科领域进行高水平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基地。自从1984年国家计委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以来,西安交大共建设了10个国家实验室,利用国家投资的经费及世界银行贷款及我们依托单位对它的建设、运行及管理提供的技术支撑、后勤保证和学术活动条件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自身动力,取得了较大发展。回顾前期的建设历程,我们深感正确理解和处理国家实验室“相对独立”与“依托”的关系,正确把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既要依靠自身实力,又需要外界条件支持的关系,用战略眼光看待依托单位给予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提供配套保证的同时,国家实验室也对依托单位的学科发展的科研、人才培养、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共识和理解,这对重点实验室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