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随机共振现象,阐述了随机共振中添加噪声如何使信号增强。然后介绍了产生随机共振的经典实验和结果,并介绍了随机共振在阈下图像信号的检测、神经系统和脑电信号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随机共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展望了随机共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入侵信号表现为一种多频非线性微弱信号,传统的随机共振检测方法受弱信号幅度和临界阈值约束,检测性能受限。提出一种采用随机共振概率密度特征确定信号检测临界阈值的方法,建立网络入侵信号自适应随机共振检测系统,把多频网络入侵信号采用EMD分解的方法分解为高频和低频信号两部分,使每个频段满足随机共振条件。采用相轨迹过零周期数相变判别算法提取随机共振概率密度特征,确定检测系统的临界阈值,实现对入侵信号的准确判别和检测。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网络入侵信号检测,能有效检测出多频非线性微弱入侵信号,检测概率具有明显提高,漏检和误报概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设计为电流信号检测,主要由电源供电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非接触式电流检测电路、峰值保持电路以及单片机采样电路构成。该系统可实现电流信号非接触和无失真检测,对于正弦信号可测量其峰峰值和频率,对于非正弦信号可测量其基波和各次谐波的频率与幅度,所测值均可在OLED屏上显示出来。系统频率测量范围为50-1000Hz,电流测量精度优于5%,频率测量精度优于1%。  相似文献   

4.
工业技术     
《中国科技信息》2006,(18):24-48
一种基于DFT快速频率检测的算法与实现,SOI基光子晶体光波导,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用于高速电路的InP基共振隧穿二极管制作,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分析与技术展望,固网智能化改造。[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通信系统的仿真系统中,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不仅可以用来建构信号和噪声的模型,还可以对通信信号和其它相关器件的随机时变的特性进行建模。为了建立随机过程模型,笔者对随机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随机过程中常见的几种模型进行了分析。文章系笔者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对于随机过程建模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21)
针对Duffing系统检测未知信号时需要待测周期信号频率先验值的不足,提出了测量频率值的新方法。所提出方法不仅可以精确、快速的提取出低信噪比下的未知微弱周期信号,而且扩大了Duffing混沌系统检测频率的范围,提高了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声音信号在电缆路径检测仪中的作用。分析了以前实现动态频率输入、固定频率信号输出技术的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AC—DC转换芯AD637、AVR单片机和D/A的方法,实现宽范围动态信号输入,幅度随输入信号变化的固定频率信号输出,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量子共振检测仪(QRS)对凶明丹及对照组进行效价及对肝、肾、心、胃肠道的毒副作用检测,结果表明,元明丹及对照组处理前效价不理想;元极处理后疗铲有所提高;放元明塔后疗效明显提高;元极处理加放元明塔效果最佳,副作用减少。但在信息量保留时间及强度方面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由稳压电源、高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螺旋式发射天线和螺旋式接收天线五部分构成.功率放大器将高频信号发生器产生的5.68MHz信号放大后,通过螺旋式发射天线,以磁耦合共振的方式向螺旋式接收天线传送能量.螺旋天线属定向天线,发射的能量集中,有利于提高系统传输效率.系统工作于远区场,实现了能量的远距离传输.已成功实现在11m以外驱动红色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系统功耗为1w.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方便地检测直线电机泵的故障,在设计出直线电机泵故障检测仪硬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软件系统的设计和系统联调测试,成功完成了检测仪的全部系统设计。首先分析了井下电机泵的工作特征和故障检测原理,以油田开发环境为例,选择以实测故障机械振动数据的单冲程频谱为故障信号特征,对油田外场实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检测仪软件系统以Linux2.6.32内核为平台,选择了开源的QT编程环境作为开发环境,系统测试和联调展示了较好的故障检测性能和人机交互性。  相似文献   

11.
覃平  肖宏  龙江  李方利 《大众科技》2014,(11):103-105
针对传统的分接箱电缆故障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文章以STC12C5A60S2单片机和波形产生芯片AD9833为核心,提出一种分接箱电缆故障检测仪。分接箱电缆故障检测仪在检测过程中,将产生的相应频率的注入信号注入到分接箱电缆中,通过测量流过短路故障电缆的电流的大小,来判断出故障的线路。该检测仪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分接箱故障电缆的检测,提高检修效率,减少检修分接箱时因停电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循环噪声对钙离子体系的积极影响。结果表明:在循环噪声的作用下,再注入噪声分数为ε=1时,随着噪声延迟时间的增加,钙离子体系表现出多重相干共振现象(Coherent Multiresonance,CMR),且再注入噪声分数ε的正负不能改变相干共振的强度,只能改变相干共振极值的位置,但ε取值的大小对相干共振振幅有重要影响。若加入外信号,相干共振的峰值随着振幅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改变共振峰的个数;若振幅一定时,随着频率的变化相干共振的变化比较复杂。振幅和频率的改变,均使第一个相干共振的极值较大,说明在形成第一个相干共振峰时更容易使噪声能量集中在信号低频区域。  相似文献   

13.
《共振的魔力》一文中描述共振器的原理时写道,共振器的主要威力在于它能发出各种频率的波,这些波作用于不同的物体,就能够相应地产生出一种共振波,当这种共振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能使物体摧毁。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共振的魔力来消灭台风呢?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移频信号检测中能够去除工频信号及其谐波的干扰,在移频信号检测仪的前端采用程控滤波器达到在不同中心频点滤除干扰信号的目的。通过程控改变其频率和品质因数的控制字可以实现多个频点的切换,并给出基于MAX260芯片的程控多频点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实例和示波器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在偏离中心频率40Hz内达到平坦度为0...  相似文献   

15.
LTE上行随机接入过程在测量接收信号时间的同时进行控制信息的传送,同时进行上行链路的资源请求,利用发射前导隐含少量信息比特方式提高系统效率,减少系统接入延时.本文提出了基于循环码移键控信号承载信息,采用CCSK信号的不同循环移位代表不同的比特信息,从而完成比特信息的传送.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于无线电弱信号检测的算法有线性和非线性算法两类,但是其都存在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迭代叠加抗噪的无线电弱信号检测模型。首先对含噪无线电信号进行时域叠加后取平均,以抵消部分噪声,然后对上述去噪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并利用分组的方式进行频域叠加操作,最后用前部分数据对未知的后续数据进行线性预测,以提高弱信号检测的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能有效的提取含噪无线电信号中的弱信号,且相比较随机共振法而言,具有较高的弱信号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共振混合机在工作时出现噪音大、物料混合过程中有波动等问题,应用TRIZ理论中MPV分析、系统分析、因果分析、资源分析、物场分析与标准解、知识库、进化分析等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得到了21个方案和4个专利点。通过TRIZ理论开展的优化方案设计,在后续小型共振混合机研制中采用了驱动方式调整为电磁振动、振动系统优化为二自由度振动、增加隔音棉、加热系统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和增加自适应控制等5个方案,并开展了硅橡胶绝热层材料混合试验,实现了原材料混合均匀性好,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黄斌 《科技风》2023,(3):1-4
铁路机车移频信号的载波频率及调制频率承载了重要信息,因此对机车信号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文中对自相关解调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通过验证与分析知道,该自相关解调方法在铁路机车信号检测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调制频率的检测。针对该算法的不足,在保证时效的情况下,本文对载波频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载频频率检测的方法,为铁路机车信号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4G移动通信应用广泛,其主要应用于鼠键,耳机,蓝牙等无线音频技术中。随着用户对实时媒体业务的需求与通信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移动通信速率频分复用系统传输信号常受制于加性噪声干扰,频繁出现移动通信信道多径干扰等问题,影响了移动通信的通信质量与信息传输速率。为此,提出基于随机相位集成的2.4G移动通信速率频分复用优化,通过对随机相位集成的2.4G信号检测去除加性噪声,将2.4G信号进行多载波的调制解调精准传输信号,并通过优化的多输入多输出频分复用信道对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率的传输。仿真实验证明,优化的随机相位集成的2.4G移动通信速率频分复用,提高了移动通信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有效消除通信信号多径干扰传播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为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应用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虚拟工序库"生产系统的性能,采用广义随机着色Petri网(GSCPN)基本理论对基于学习率下的"虚拟工序库"生产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同时利用广义随机Petri网与马尔可夫链同构的关系,将满足学习率下的"虚拟工序库"生产系统的GSCPN转化为等价的马尔可夫链模型,通过运用GSCPN与马尔可夫链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虚拟工序库"生产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分析,并通过实例验证,为"虚拟工序库"生产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