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相似文献   

2.
人物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9年毕业于中大附中(即今南师附中),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  相似文献   

3.
袁隆平生于北京,1953年从中国西南农学院毕业,然后被分配到湖南省的一所农校任教,教授作物遗传学及育种技术。他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开发,随后于1971年被调往湖南农科院担任研究员。也就是在那儿,袁隆平两年后取得了科研上的重要突破,成功地开发出了培育高产杂交水稻品种的关键性遗传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4):F0002-F0002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7年4月29日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5.
科技小观园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被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加拿大领取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这是他第五次荣获国际大奖。  相似文献   

6.
<正>人物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江西德安人。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禁区。70年代中期,领导完成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并在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他的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因此,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5年到1998年间,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八项国际大奖。获得诸多奖项的袁隆平,除了潜心研究杂交水稻之外,也有和寻常百姓一样的快乐人生。他的助手曾说:“袁老爱好广泛,游泳,打排球,骑摩托车,拉小提琴,…  相似文献   

8.
徐兰山 《科技文萃》2004,(11):43-51
新闻背景 2004年9月1日,泰国公主诗琳通在曼谷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隆重颁发"金镰刀"奖,以表彰其在水稻杂交领域的杰出贡献.与此巧合,2004年9月,适逢我国开展(也是世界)杂交水稻研究40周年.40年来,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群体,在水稻杂交领域展开了一场波澜起伏,坚苦卓绝的科研攻关,终于取得举世公认的卓越成就.袁隆平院士获得我国科学技术发明唯一的特等奖、国家主席大奖;获得美国"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世界粮食基金会"世界粮食奖",以及2004年5月由以色列总统卡察夫颁发的年度国际农业沃夫奖等十七项国际大奖.  相似文献   

9.
快讯     
20 0 1年 2月 19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科技奖同时揭晓并颁奖。在 2 6 12位获奖者中 ,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 ,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他们的获奖证书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并颁发 ,每人并获得 5 0 0万元的高额奖金。吴文俊简介1919年 5月出生于上海 ,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 1990年…  相似文献   

10.
“2004中国·怀化国际杂交水稻与世界粮食安全论坛”,对促进怀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加速怀化的崛起。“杂交水稻故乡”将成为怀化的城市名片,“袁隆平杂交水稻牌”将成为怀化经济发展的拉力,“杂交水稻文化”将成为怀化城市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心怀天下,淡泊名利,专注田畴,毕生梦想就是让人远离饥饿。他半个世纪扎根田头,从事高产水稻研究,攻千重关:主持创研的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获得第二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并创下我国籼稻制种单产之冠,被美誉为"东方水稻制种魔术师",他亲自选育的超级稻单产连续三年刷新水稻世界单产新记录,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殊荣"连续最多年培育高产水稻的人"……"世界光身杂交稻开拓育种家"等光荣称号。他,就是2005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一、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刘文炳研究员。  相似文献   

12.
《广西教育》2011,(14):65
办学性质:公办办学层次:大专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优秀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市区,是籼型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在本院工作37年,现任学院名誉院长。怀化是湘、鄂、渝、黔、桂五省周边中心城市,是中国西南内陆的交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12,(7):72-73
据2012年2月4日《科技日报》报道,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课题组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基因pms3,它是水稻中第一个被发现并进行了功能研究的长链非编码RNA,不但可以直接应用于水稻"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培育,促进作物杂种优势研究的发展,也为植物非编码 RNA 的功能研究打开了一扇窗。研究报告刊登于2012年1月31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据课题组成员介绍,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于  相似文献   

14.
侯淑波教授     
《钦州学院学报》2014,(4):F0002-F0002
侯淑波,女,1962年生,辽宁大连人,博士,教授,198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国际经济法国际海事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湖南省安江农校和怀化机电工程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籼型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任名誉院长。  相似文献   

16.
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就读武汉市扶轮小学,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武汉博学中学,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读书时我特别好动,不是标准的好学生。一直到大学,同学给我写鉴定还要笑我:“爱好:自由。特长:散漫。”我读书时的特点是太随意,感兴趣的就读,不感兴趣的就不读。我喜欢外语、地理、化学,最不喜欢的是数学。因为小学在学正负数的时候,我搞不懂为什么负负相乘就得正,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你记着就是”;学几何对一个定理有异议,去问,还是一样回答。我…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从1964年起就开始培育杂交水稻,但连续6年都没有成功.1970年,他与日本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时,听他们谈起“此路不通走彼路”的思维方式,袁隆平忽然眼前一亮:能不能从野生水稻植株中发现不育株呢?这个“发散思维”使他叩响了幸运之神的大门.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多种思路呢?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的前半叶,饥馑像无处不在的恶魔在中华大地上肆虐。然而30年代,有一位小学生却在一个偶然的睡梦中,梦见自己周围瓜果满园、稻菽成浪,特别是那稻子,长得像高粱一样粗壮,稻穗像扫帚一样硕大,谷粒像花生一样大小。这个正在汉口上学的孩子一觉醒来,便决心这辈子要当个农业科学家,培育出像梦中那样高产的粮食作物。他,就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水稻工程中心主任袁隆平。袁隆平,一个令中国人自豪的名字。由于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把袁隆平研究机构所在…  相似文献   

19.
追星当追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中国、对世界作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从1976年大规模种植高产杂交水稻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行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产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在全国增产的稻谷可养活7000多万人口;截至2006年,杂交水稻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启动研究和引种,种植面积己达30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20.
金飞宇 《新高考》2008,(5):87-91
在科学界“南袁北李”蜚声海内外,“袁”指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1995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2000年又获首届中国最高科技奖。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