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一列火车向我们快速驶来,我们耳朵感觉到的火车鸣笛声音要比火车实际的鸣笛音调高,亦即频率值变大;而当火车渐渐离我们远去时,我们耳朵感觉到的鸣笛_声音要比火车实际的鸣笛音调低,亦即频率值变小。这个有趣的物理现象是由多普勒效应所致。多普勒效应这个物理现象。最早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于1842年发现。  相似文献   

2.
《新读写》2022,(1)
有人认为能力可以让火车准点行驶,但却不知道驶向何方,这不禁让人想到王开岭《古典之殇》中所写的"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我将以此文聊表我的思考。有人认为能力可以让火车准点行驶,是将人生比作远行火车的旅途,能力则如其中的引擎,精密的机械结构,推动着亦助力着我们人生的火车得以准点发车。  相似文献   

3.
趣题7解答:小鸟在两列火车之间往返飞行,我们的思维也很容易随看它"跑"起来。如果我们试图算出那些越来越短的路程,问题就会十分复杂。其实大可不必,换个角度思考,因为这只小鸟一直在两列火车间一刻不停地飞,所以火车的相  相似文献   

4.
火车飞驰     
无论何时何地,看到火车飞驰而过,脑海中记忆深刻的那一页总会被翻起。在我小时候曾和一玩伴蹲在铁轨旁等着数火车,他叫阿呆,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虽然他叫阿呆,却是我们那伙人中最聪明的一个。我们蹲在铁轨旁的一堆小石堆上,望着轨道的尽头,等待着火车  相似文献   

5.
高低起伏、逶迤而来的一排山峦,就像由远及近隆隆驶来的一列火车。这种“一排”、“一列”的视觉效果,是我们在山峦、火车的一侧看时形成的;设想如果我们迎着火车头看火车,那火车就不是“一列”了;像迎着火车头看火车那样看山峦,也不是“一排”了,而是拔地而起的“一柱”。这就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观庐山景致时所感受到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似文献   

6.
玩“火车”     
我家住在铁路边,因此,看火车、数火车、“玩”火车、坐火车便成了儿子生活中的一大爱好。一天傍晚,我们母子俩正围着算盘练习拨珠(儿子所在的小班在搞珠心算实验),突然,儿子说:“妈妈,这算盘就是火车,我们来玩开火车好不好?”儿子的话让我十分吃惊,但我没有去制止他的这种突发奇想,而是问:“你能不能告诉妈妈,这算盘哪些地方像火车?”他便兴奋地说:“火  相似文献   

7.
<正>火车站,火车已开动,三个提着行李的人跟在火车后狂奔,其中两个身强力壮的追上并爬上了火车,另一个在体能上稍逊一筹,随着火车的加速,只能远远地落在后面。可这个人望着远去的火车及其同伴,却拊掌大笑:"他俩是来给我送行的,我才是那要上火车的人!"……这是学生在课前"阅读时分"中介绍的一则小故事。他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旅行     
今天早上,我们搭火车去大连。下了火车,又上了汽车,随后登上了大客轮——天江号,开始了海上旅行。  相似文献   

9.
“多普勒效应”是高二《物理》必修加选修课的内容,多参考资料介绍多普勒现象时都用“火车鸣笛事例”加以阐述:“当我们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火车拉响汽笛急驶而过时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当火车朝我们开来时,汽笛声调变高一频率增大;当火车离我们远去时,汽笛声调变低——频率减小.”众所周知,这是个典型的多普勒效应事例,  相似文献   

10.
唱诗班的歌     
唱诗班的歌唱,是用最神圣肃穆的音腔,吟出最华丽的诗章。等火车我们站在月台上,等待属于自己的火车。看着呼啸而来和隆隆而去的火车,一列,一列。最后连我们自己也忘记了该乘的是哪一列,哪一节。望着来来去去的回忆。昨天和今天。  相似文献   

11.
玩"火车"     
我家住在铁路边,因此,看火车、数火车、“玩”火车、坐火车便成了儿子生活中的一大爱好。一天傍晚,我们母子俩正围着算盘练习拨珠(儿子所在的小班在搞珠心算实验教学),突然,儿子说:“妈妈,这算盘就是火车,我们来玩开火车好不好?”儿子的话让我十分吃惊,但我没有去制止他的这种突发奇想,而是问:“你能不能告诉妈妈,这算盘哪些地方像火车?”他便兴奋地说:“火车长长的,会开动,算盘也是长长的,翻过身来也会开动,火车路上有一根根木头,跟算盘上的一根根小棒不是很像吗?还有这些算珠就像火车的轮子呀!”我为儿子有那么细致的观察,那么敏捷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正>平板火车许多人知道平板手机、平板电脑,但很少有人了解火车也曾是平板的。安德鲁·卡耐基,曾是美国经济界大鳄。有一次,他把装有支票的包裹不小心弄丢了。后来发现,包裹是被颠簸的火车甩出去的。当时的火车就像我们现在常见的平板三轮一样,没有类似车厢的保护装置。后来,有人发明了火车车厢,增强了火车的安全性,避免旅客和包  相似文献   

13.
王建国 《早期教育》2000,(10):19-19
熊爸爸买回的一列小火车,有一个火车头和两节车厢。三只小熊小棕、小黑和小灰见了开心极了。小黑钻进火车头,小棕和小灰各自钻进一节车厢,火车“吭哧、吭哧”开起来了。接着,小棕和小灰也轮流当了一回火车司机,开着小火车转了一圈。三只小熊走下火车,小黑拍了拍脑袋瓜,说:“我们把小火车拆开来分了,独个儿都能玩,才开心哩。”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外面世界的想象,部是充满危险的,这让警惕和戒备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即使是在很安全的地方。面对来知,我们困窘于不知道该相信谁。我也不例外。是火车改变了这一切,它让我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而且有很多好人,用自己的热量,在温暖着这个世界。两年前的冬季,不满18岁的我,因为参加艺考踏上了肇源开往大连的火车。"肇源开往大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我的家乡肇源,小到根本没有一条火车线路通过。不管去哪里,我们都要颠簸许久坐着客车到一个叫做新肇的地方小站,这个小站是火车的经停站,我们只能在这里买票上车。2210次火车是古老的烧煤绿皮火车,据说每趟车只有3张卧铺票,不多的坐票,以及大把的站票。经停的时间段通常不好,常常是半夜,加之经停的时间短,人多且没有秩序,便常常出现有人上不去车的情况,每次赶车,都像是一场战役。  相似文献   

15.
嘉木 《父母必读》2010,(8):32-32,34
30年来,全球经济就仿佛是列一直提速疾驰的火车,带着我们不断地追求更多物质的享受和攀爬更高指数的增长。在发展和坚持经济的同时,我们是否思考过这列火车的终点站在哪里?我们应该留给孩子们怎样的真实财富,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领域,图形的运动与变化是研究图形的有力工具.通过学习物理学,我们知道,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物体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所以,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受此启发,在数学学科中,如果我们转换视角.  相似文献   

17.
我们班上有许许多多的特殊机器,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走的。其中最富有个性的三台机器分别是:火车、拖拉机和直升飞机。快看!火车飞驰而来了,冒着黑烟,仿佛  相似文献   

18.
各种行程问题中,常出现含"后"或"以后"的句子.如通用五年制七册68面16题:"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公里,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从北京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74.5公里,从广州开出的火车每小时72.5公里.12小时后,两列火车还相距多少公里?"题目的本意,在于要我们求出两列火车同时开出后的第12个小时的时候,两列火车还相距  相似文献   

19.
课例:《火车开了》教学片断师:你坐过火车吗?生:坐过!师:你能描述一下火车的样子吗?生:火车会发出“呜”的声音。生:火车的轮子是这样运动的(生边说边用双手模仿轮子运动)。生:火车轮子还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玩开火车的游戏,你们愿意吗?(教室里顿时一片欢呼声。)(教师将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请一个学生当车头,然后师生一起一个接一个摆成火车车厢状,师生游戏。)师:司机同志,我们的火车开往哪里?生:各位旅客,火车现在开往北京,请您坐好!(有的学生口中发出“…  相似文献   

20.
赞美童年吧,它在我们尘世的艰难中带来了天堂的美妙。对于火车,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结。孩提时在乡下,火车是最令孩子们兴奋的。远远的,火车来了,我便在铁道旁痴痴地等。究竟在等什么?自己也说不清。只知道火车呼啸而来的一刹那,我的心是多么的为之震撼。汽笛的轰鸣是一种力量,"哐当哐当"的撞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