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如何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平时文章阅读中能够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能从貌似平常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品味出思想、情趣来,就成了每个语文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任务。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鉴赏、品味,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作文如能精心炼句炼意,使语言闪光耀采,文采熠熠,充满精色神气,那就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如是考场作文,那一定能使阅卷老师为之陶醉感染,甚至拍案叫绝。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语言文采熠熠、亮丽动人呢?一、锤炼语言,用词准、奇、新、色所谓锤炼语言,就是在写作时对词语的精心选择、斟酌和安排。正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所说:“不论人们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以表达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锤炼语言,就是寻求、发现、提炼这个唯一的词语,就是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用活…  相似文献   

3.
唐巨南 《初中生》2014,(Z3):72-73
正也许有人会说,真正漂亮的文章,是不需要修辞的。但老师要强调的是,中考作文还真有点离不开它。想一想,在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中,从头至尾,见不到一个比喻,见不到一组排比,也见不到一句诗词,你可以想象结局会是多么糟糕!能够运用一两种修辞,引用三两句诗词,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要知道,每一种修辞,都有它的独特魅力。运用比喻,语言会形象生动;运用夸张,语言会幽默诙谐;运用排比,句式会大气生辉;引用诗词,语言能平添文采。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得好:“三分人才,七分打扮。”可见外表美的重要性。文章也是一样。语言就是文学的外衣,文学家不重视语言,正如音乐家不重视音符,画家不重视色彩,而我们平时作文则往往苦于语言平淡无奇而使文章缺乏生动感人的魅力。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文采飞扬呢?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总结出几种方法,与大家共勉。一、巧引诗句作点缀。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传诵至今的名言佳句,它们都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极富表现力。在我们的作文中巧妙地将其运用在恰当的语境中,能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点缀作用,使文章语言平中见奇,增添几分文采。如…  相似文献   

5.
墨学是探讨思维规律的,而语言与思维是对立统一的.文章梳理出墨经中关于语言的论述,以见其对语言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文学语言的首要特点是形象性的传统看法提出了异议。文章认为除原始人的语言和某些象声词外.语言并不具有形象性。这可从语言的符号性、发展历史、表现形式、构成要素等方面得到验证。用抽象的语言作材料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形象性,这是因为有大量表象储存于读者头脑中,表象在刺激作用下能恢复起来,恢复起来的表象能使人如同视见,加之作家发挥语言的描摹功能,因而以抽象语言作材料的文学才具有形象性。  相似文献   

7.
前此,笔者曾经写过《谈语文教学中文学和语言的关系》一文(见本刊一九八三年创刊号),现单就在文学课文讲读中怎样进行语言教学这个问题,提些意见,供参考。 一、要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语言 准确理解语言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也是学习语言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训练。因为只有能准确地理解别人说的话、写的文章,然后才有可能在自己说话、写文章时,重视语言的正确性,让别人如实地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高中新教材把文章教学的内容集中放在第一、二册 ,现代文阅读部分设置了 6项单元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 ,揣摩语言”、“把握文意 ,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提炼精要”、“整体把握 ,筛选信息”、“研究探讨 ,深入领会”、“分析评价 ,借鉴吸收”。尽管各有侧重 ,但都强调了“整体把握” ,把对文章作整体把握作为阅读理解的基础。怎样在教学中既避免对文章作割裂成几大块的肢解式分析 ,让学生在对文章的认识上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又能使学生深入文章内部 ,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选材、思路、语言和主题 ,准确领会作者意图 ,进一步理解文章丰富而…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网名浩如烟海,研究网名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但把大学校园BBS论坛上的ID名单独列出从修辞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章并不多见,所以本文拟对大学校园BBS论坛上的ID名从修辞角度做一个案分析,希望能从中了解到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情感、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是由一句句话组织起来的,而一句话又是由一个个词连接而成的。词语、语句构成了文章的语言,是我们用来建造文章这座大厦的最基本的材料。好的语言能使文章的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而美的语言则能使文章的表达优美动人隽永。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认为:"朗读是指在视觉器官感知文字材料的基础上,由言语器官发出声来,再由听觉器官把信息传到大脑进而达到理解的阅读方法。这是一种眼、口、手、脑协同动作的过程。"它绝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过程,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徐世荣认为:“朗读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成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词块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已经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其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研究尚不多见。文章试图将词块教学法贯穿实施于高职职业英语读写课程的阅读和写作环节,以期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语言产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地道性,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写语言,好的语言往往可以拯救一个平庸的故事,让文章变得新鲜有趣,更能深化文章的内涵。写作从语言出发,可以走得很远!平时不少学生记叙文的语言,凝重有余,活泼不足。文章若能"趣"写,无疑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14.
好作文并非是华丽词藻的堆砌。语言的生活化,往往能在朴实中见真情。而这样的语言就藏在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相”“见”表达“你”“我”“他”“她”“它”等指代意义时是什么词?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2010年第9期《语文学习》“语言”栏目刊发的姜燕萍老师的文章《“相”“见”是什么词》讨论了这个问题。[1]姜老师认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一般应具备以下语法功能:能做作词宾语——否定句中前置的宾语,肯定句中置于动词后的宾语;能作主语;能作定语”,而“相”“见”不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不能看作代词,而应看作副  相似文献   

16.
安彝瑶 《语文天地》2010,(12):89-90
使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出彩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好的修辞能提高文章语言的品位,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好修辞是文章的闪光点,文章靠形象生动而感人.形象生动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修辞.使用修辞的地方就是文章出彩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语言之美     
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在高考中得高分?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但有一点能达成共识,那就是语言要美。那什么是语言美呢?这可能更加众说纷纭了。但纵观古今中外的创作实践,考察一下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我觉得语言之美大体应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体现。第一,简洁、朴实。许多大师的文章看起来都很朴实,像鲁迅、叶圣陶、梁实秋等。我们一般人的文章很多也很朴实,何以有高下之分呢?区别在哪里?文章最难平淡奇。大师的文章朴实是平中见“奇”。这“奇”是一种意蕴,一种味道,一种老练和成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朴素,一种登上高峰…  相似文献   

18.
好作文并非是华丽词藻的堆砌。语言的生活化,往往能在朴实中见真情。而这样的语言就藏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俄国犹太籍作家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54):5-6
<正>中考试卷中的阅读部分是重中之重,对语文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阅读部分考试说明是这样要求的:(1)能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2)能体味和推敲文章重要词语和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深层含义;(3)了解并掌握常用表达手法及其作用;(4)能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验,对文章提出看法;(5)能初步鉴赏文章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思想内容,较准确地评价语言材料,发掘其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积累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英语阅读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懂简单的故事和文章: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下面谈谈我的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