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让学生生命得到发展的教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旨趣和愿望,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生命体验和生活体验,把学生看成是移动的“精神花园”,让其精神之树自由生长,精神之花自由绽放。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案例:曹禺《雷雨》中:周朴园为偿还良心欠债,赶走鲁侍萍时递给她一  相似文献   

2.
《生命 生命》是一篇蕴涵哲理的散文,武老师以读、演、说、看、写等多种方式对文本中“生命”这一话题进行了出神人化的演绎,让孩子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含义与价值。在教学技艺上,她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精妙的教学设计,让观课者看到了一节真实、朴实、扎实而又多姿多彩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3.
程元英 《现代教学》2007,(12):18-19
读完市八中学乐黎辉老师“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一文后,感到乐老师是一位注意在生命科学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师。她善于抓住契机进行生命教育,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针对解剖实验的即时当堂教学,有由此引发的有关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主题教育。其主题教育的方式是通过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的。其内容涉及到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还有“红心鸭蛋”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沙湖嘴小学是一所公办学校。学校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在国家变革基础教育课程和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基础上,以异步教学理论为指导,着力加强了“变革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探索。新课程异步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学生学习的个体化、获取知识的过程化是新课程异步教学的理论精髓。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简称“六段教学”模式,它是由教师的五步指导程序(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  相似文献   

5.
《敬畏生命》一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内容是不太好理解的,父母对儿女的付出、热爱生命、珍爱生命这类话题,他们是不会有深刻认识的。怎样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并珍爱生命呢?我有了“算账”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学生熟读课后,我请每位同学拿出本子与老师一道计算“父母养育一个儿女直到他(她)大学毕业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中,张代敏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很好地体现了本单元“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训练重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思考与理解,是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特点,对丁教师正确实施语文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高扬人文旗帜,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什么?教学是教师和一个个鲜活学生个体生命间的互助活动,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确实,学习是很多人生命的主要历程,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仅是一堆僵死的文字符号,我想学生不仅学得不快乐,而且对于生活、对于自然万物也许都会失掉热情。课堂因为文字符号的传承而精彩,更因为精神的碰撞而厚重。读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感悟新课程——新课程实验教师的心灵对话》,对比着书中老师们的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课堂缺少了一种思想——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思想。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生…  相似文献   

9.
“语文之于人,虽然是一种工具,但它更是一种文化。当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时,语文就是一种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焦名海《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就是把课堂当着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语文的人文性。通过接触过福堂创立的缺口教学理论体系及其实验,我深深感到:缺口教学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高度,实现了人文思想的大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这样说,缺口教学恰恰给我们构建了一个个“生命”…  相似文献   

10.
郭银增 《山东教育》2009,(1):120-120
我从教8年,她相伴8年;我从:一个无教学经验的普通教师,到一个勇于创新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是《山东教育》帮助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她就是我从事教学工作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课堂呼唤生机,因为课堂的主体是生命,生命是生动活泼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悄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逐步变化,课堂中生命的气息也正在氤氲弥漫,但同时又不可否认,由于一些教师对课标理解的错位,“秀美热闹”背后往往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课堂中求“动”而忘“静”,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着实令人欣喜振奋。但是在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的“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在实践新“课标”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种倾向应引起关注与思考。一、虚假自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学生生命的灵性,实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涵。而真正的自主往往落不到实处。下面是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早操》公开教…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 ,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论教”使得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教学 ,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备课方式、课前准备和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持久的努力 ,即从高一层次———生命的层次 ,用动态生成的观念 ,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内涵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工作从教师素质角度谈点体会 :第一、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首先要改变传…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推进的今天,教师要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即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能调动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新型的学习环境。包老师在《五彩池》一课的教学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1.教学目标由封闭走向开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同样需要预设。但那是指明方向、明确目标,并非约束限制、一成不变。布鲁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构建开放的三维…  相似文献   

15.
自学辅导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以自学为主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法。自学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我国自古就有“学贵自得”“学贵自化”的说法。因此,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16.
《自然》教材和新课程中的《科学》教材中都有《水》这一课。同样的内容,但是反映出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同,因此,教学效果也就不同。在自然课中《水》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教学观念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通过书上的图或学生带来的图片材料,按图示“看一看”、“比一比”。然后老师费尽心思地讲解什么是液体,什么是固体。对学生的要求是背会相关概念。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也是照书上的图“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最后得出结论:“水是没有颜色、…  相似文献   

17.
纷繁复杂的教学改革、莫衷一是的教学研究不太关注教学自身,而教学自身便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的本体。且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生命意义的个体,其生命意义的彰显与自我认同关乎教学质量。教学作为师生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命意蕴。然而当前非生命化教学中的诸种弊端如唯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取向,使原本具有丰富生命意蕴的大学教学丢失了师生的生命意义。本文在反思生命意义失落根源的基础上,试图倡导一种生命化教学现,传递一些概念和观念,以期带来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追问大学教学的生命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纷繁复杂的教学改革、莫衷一是的教学研究不太关注教学自身,而教学自身便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的本体.且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生命意义的个体,其生命意义的彰显与自我认同关乎教学质量.教学作为师生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命意蕴.然而当前非生命化教学中的诸种弊端如唯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取向,使原本具有丰富生命意蕴的大学教学丢失了师生的生命意义.本文在反思生命意义失落根源的基础上,试图倡导一种生命化教学观,传递一些概念和观念,以期带来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生命教育与高效课堂 2006年,由我主持研究的省级教科研成果——构建“五步探究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了构建“生命课堂”的课堂目标。之所以今天再次提出,是因为我认为:教师、学生是学校中鲜活的生命个体,呵护自然生命、完善社会生命、涵养精神生命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教师幸福、学生自信”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为了生命的完善与美好应是教育最大最持久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倡导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这一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是尊重生命本身发展规律的。平时我们教师经常在一起研讨教育教学,总结起来,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班级里总有几个孩子不愿意学习,教师对此很挠头。面对为班级拉分、影响自己教学成绩的学生,老师对学生出现了两种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