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小学生命题作文时,常常埋怨他们写法上“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颖异样,这是因为学生只懂得一种作文构思方法。归根结底是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功夫没做到家的缘故。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教师在布置学生命题作文时,必须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多种角度去引导小学生进行作文构思。下面我以《我的家乡》作文为例,讲一些做法。一、指导学生“顺向作文”构思“顺向作文”构思,即按人、事、物的变化或发展的趋向顺序进行作文构思。《我的家乡》,教师可按下图去指导学生进行“顺向作文”构思。  相似文献   

2.
构思是作文前的腹稿,是思维走过的道路。一篇作文最能体现佳境的是构思,而篇章的创意又最能体现构思的匠心,它是文章的骨架。写作离不开构思。构思在高考作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作者审题、立意、选材、定体等一系列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高考作文要求“构思精巧”,即构思要新颖独特、巧妙。精巧的构思能更有效地表现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3.
【阅读提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是不少老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常说的一句话。“人无我有”,是从内容上讲的,即要求选材力求新颖,忌“老掉牙”的素材;“人有我新”,是从形式上说的,即要求文章在形式上要力求创新,独特的构思会使作文得以“升华”。那作文在形式上如何创新呢?  相似文献   

4.
构思是决定作文成败的主要因素。在写作活动中,构思不是简单的知识拼凑,而是创造性地活用。因此,动笔作文前应注意对生活及知识的积极调动与捕捉,搞好对文章的总体设计。 一、范围往“大”处想 写作常是在一个给定的写作范围内作文。对这类“范围题”,应努力拓宽思路,往“大”处想,从课内想到课外,从课堂、操场想到街坊、村巷,从老师、同学想到亲友、邻居……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过的都“亮一亮”,使自己感到:依据题目要求,胸中憋了多时的话想说,现在可以一吐为  相似文献   

5.
要写好话题作文 ,必须要把握好“四度” ,即宽度、角度、高度和深度 ,也就是说要做到把握宽度、巧选角度、升华高度和开掘深度。一、把握宽度话题的范围、要求和限制决定了话题的宽度。所谓把握宽度就是要在话题允许的范围内构思立意 ,无论如何也不能超出话题的范围。在这个方面 ,常常出现的毛病有两种 :其一是宽度不够。这往往是由于没有全面理解话题 ,因而出现了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情况。如 2 0 0 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面向大海”。很多考生只是纯自然景物的描写 ,没有结合现实写出心灵的感受、震撼和启迪。 2 0 0 3年全国卷“感情的亲…  相似文献   

6.
刘永霞 《甘肃教育》2008,(19):18-18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学生作文“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给小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学生都对作文有着畏难甚至恐惧的心理,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任务式”的“瞎子”作文,或是千方百计拼凑编造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7.
【解读者纲】《高考考试大纲》在“基础等级”中强调.文章要“结构完整”。“结构完整”是指思路展开要有步骤、有次序,文章的布局周密、条理清楚、前后连贯、层次分明,没有残缺不全、主次不分、颠三倒四等毛病;“发展等级”则提出“构思新巧”。虽然“构思”与“开篇结尾”不是一码事。文章首尾的打造是高考作文构思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尾新颖、独特.是构思出新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要求“有创新”。“有创新”的构思,是话题作文的亮点。作文要求中的“自定文体”,就是鼓励学生选择运用自己喜欢与擅长的文体,符合“有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作文往往会出现“跑题”或选材不当等毛病。我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口述作文”的反复训练,可有效弥补上述不足,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作文指导课上的“口述作文”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剖析了命题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以及怎样突出主题、详写略写、安排作文结构等方面。要求学生把构思的作文内容口述一遍,再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和教师的指点来完成。其步骤如下:第一步:粗说中心和选材中心是文章的主题、纲和灵魂,它贯穿于全文,统帅全篇。指导课上,我让学生按题目的要求,先在…  相似文献   

10.
马菁 《中国教师》2006,(10):43-44
作为一名有12年教龄的语文教师,令我最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过分强调作文形式的教学,即“怎么写”的问题,培养目标忽视了学生个性养成和人格发展。教师总是先提出具体的写作标准、方法、要求等,再要求学生按老师提出的方法向老师的要求靠拢,而忽视了“写什么”这个作文的源头,造成作文教学的本末倒置。于是抄袭、拼凑、杜撰成了学生完成作文的途径,也出现了写假话、空话、大话的不良文风,概念化、成人化、千篇一律,已是作文的普遍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  相似文献   

11.
汪志刚 《现代语文》2005,(11):31-32
时下,有不少学生在作文时懒于动脑,总是满足于一些“固定模式”,却不知这已默默地走进了作文的死胡同。其不良表现有:情节单一甚至违背真实,大段叙述没有情感震荡,人物刻画缺乏个性,语言呆板无生气……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文一定不会取悦于阅卷老师,自然作文分数也不会高。上述诸如此类的毛病在学生习作中频频出现,要想让作文走出平淡的圈子,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或许会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一、行文构思1、融入作者主观的情感体验。不少学生偏爱“说故事”,习惯将别人的所有重要信息和盘托出,则把自己看成是真正的旁观者,决不会越“雷…  相似文献   

12.
一、以“创新”为由头,淡化文体训练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自选文体”的写作要求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但也容易使师生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选文体”就是淡化文体,不要文体。于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指导作文“大撒把”,具体到学生作文则是“把杂耍”。如此一来,学生作文中的“非驴非马”“四不像”现象就司空见惯了。看看当下的写作实际,有多少高中生达到了这样的目标:“记事物记清楚了,说道理说明白了;没有语法上的毛病了,没有论理上的毛病了;这就是像样。至于写得好,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叶圣陶《中学国文学习法》)如今,不少…  相似文献   

13.
时下,有不少学生在作文时懒于动脑,总是满足于一些“固定模式”,却不知这已默默地走进了作文的死胡同。其不良表现有:情节单一甚至违背真实,大段叙述没有情感震荡,人物刻画缺乏个性,语言呆板无生气……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文一定不会取悦于阅卷老师,自然作文分数也不会高。上述诸如此类的毛病在学生习作中频频出现,要想让作文走出平淡的圈子,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或许会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一、行文构思l.融入作者主观的情感体验。不少学生偏爱“说故事”,习惯将别人的所有重要信息和盘托出,则把自己看成是真正的旁观者,决不会越“雷…  相似文献   

14.
一、命题的宽窄要适度作文动机的心理成份,主要是指学生在作文上的自觉性和对作文的直接兴趣,而作文的自觉性乃是学生对作文意义的认识,并由此产生积极态度和行动。作文的直接兴趣则是对作文中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建立在学生作文有明确的目的。自觉地、主动地写,想写、爱写即“我要写”的基础上,而是老师出题“要我写”这种被动的做法,结果是学生“不爱写”。但是,没有被动的“要我写”,就没有知识变技能的外因,就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命题,既是对选材、主题的约束和限制,又是学生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依据。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没  相似文献   

15.
构思即构想运思 ,是人们在写作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定向性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它是写作中的重要环节。作文构思就是思考一篇作文怎么写 ,如何进行文章的整体设计。“打腹稿”、“先在脑子里作文”等等是对作文构思的一些通俗说法。对写一般文章而言 ,挑选合用的材料 ,确立表达的主旨 ,确定文章的体裁 ,取好写作的角度 ,精心布局谋篇 ,都是构思所要涉及的内容。当然 ,进行文艺创作 ,构思则还意味着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情节发展、环境场面、典型细节的巧妙安排以及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作文的构思重在“想”或“思” ,其过程是一个从生活积…  相似文献   

16.
作文提倡创新。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就将作文的创新作了量化,将“有创新”的评分标准定为10分,并对“有创新”作了具体要求,即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且有个性特征。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有创新”呢?分析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创新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从作文的题材方面入手。 作文题材的创新,不是“旧瓶装新酒”,而是“新瓶装新酒”。新的作文题材应从本质上反映社会生活,甚至是人所未闻的。因此,我们可引入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主义文学思想,将其作为实现作文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评改。近年来,有不少同仁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评改方法,给作文评改提出了新思路。在此,笔者也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出一种作文评改的新方法——五环节作文品评法。一、五环节作文品评法具体操作过程(一)明确要求“明确作文的评改要求”这个环节的时间我安排在作文指导课,我在作文指导的时候就已经把评改的给分标准交给学生,例如某次作文主要是训练文章的布局、构思,我就把开头点题20分,中间扣题加分,结尾照应,画龙点睛20分,字、词、句(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有毛病)20分,书写10分,作为评改标准。学生明白了评…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有以下主要特点 :1 给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 ,一个大框框。即如今年高考题“注意”中的第一点所言 ,“话题的范围是宽泛的”。 2 话题即文章的大体内容 ,具体内容自定 ,题目自拟。3 表达方式多样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根据文章需要自行组合。 4 文章体裁不限 ,得心应手自选。话题作文怎么写 ?我认为主要应抓“话题作文”构思训练。这既是高三的急就章 ,又是话题作文的‘牛鼻子’。文章的构思又分两点来讲 ,针对“话题作文”“话题宽泛”这个特点 ,先讲破题入门法。这是构思中诸种要点中的小者易者 ,但也是关键的…  相似文献   

19.
感受与写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在我们的作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所谓“感受” ,是指人们在接触外界事物过程中所得到的影响或所获得的体会。我们在作文中 ,如果真正有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的作文就不会重复别人 ,就不会枯燥无味 ,我们就会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首先 ,感受是作文的开端。福楼拜说过 :“写好 ,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意思是说 ,写好作文 ,第一步是感受 ;其次才是想 ,即构思作文结构 ;最后是说 ,即把作文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果对周围的人、事、物、景没有一种深刻的感受 ,就不会有写作文的想…  相似文献   

20.
“语言通顺”指作文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连贯,即用规范现代汉语写作,用词准确,造句正确,句子内部组合得当,句子与句子之间上下衔接,顺序合理,语意通畅,没有生造词语、乱用方言、用词不当的毛病,没有语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