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两者的关系,坚持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通过全面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政府环境管理调控、促进企业生态自律、增强环境技术供给,实现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是一个自然——文化——经济复合系统,它由乡村旅游的宏观生态环境和微观生态环境两个部分构成,包括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包括:水系、大气、地貌、土壤和生物;人文生态环境要素包括:建筑、聚落、服饰、语言、精神风貌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结构交叉,能流关系复杂。旅游发展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互动的辨证关系,自然和人文两个子系统是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两个子系统相关因子的进步和优化,但也可能造成对两个子系统及其因子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保护生态环境是峨眉山市建设旅游城市和"双宜"城市的保障。采用国际上流行的生态足迹方法,用系统的观点,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提出了峨眉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树立环境危机意识,空前重视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多途径协同保护生态环境;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城市为契机,坚持绿色发展;引领低碳旅游潮流,打造低碳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网球运动的体育社会价值对于今后克旗以网球体育功能为依托发展网球文化、网球经济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球运动作为竞技体育项目,要在中国逐渐发展为大众体育,受限于场地数量、网球人口、竞技水平、消费观念及网球文化底蕴等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就得以实现.本文试图通过对克旗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的调查,应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结合实地走访,对当地体育局负责人及网球爱好者开展了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克旗的网球场不能够完全满足网球大众化的要求,现有场地以市政投入为主,社会资金融入少.2.网球运动是一项高消费的运动项目,居民生活水平及保守的消费观念直接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网球运动.所以参与人群仍以高知、高收入人群为主.3.缺乏专业教练员,且没有形成较好的团体氛围.4.网球运动健身价值虽被认可,但因其要求的经济水平较,在大众中并没有被认为是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目前克旗网球运动的现状,对未来克旗网球发展提出了设想:将视角逐渐扩大至全旗范围,以网球带旅游,以旅游促网球运动,完善本地培训经营式盈利性网球俱乐部和爱好者团体协会式非盈利性的网球俱乐部两种形式.最终逐渐从承办比赛到将克旗发展为东北地区夏季网球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黔东南州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民族旅游地区中学生的环保教育,使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对于民族旅游地区基础教育人才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文章以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为着眼点,首先从良性互动与矛盾对立两个角度对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对于推动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求在保证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其长期发展的需求,寻求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黄山风景区饭店经营机制问题的分析,论述了在景区引入饭店连锁经营机制的问题,及其对提高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增长景区内外饭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促进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藏传佛教的万物平等思想和藏族圣山圣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中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着手,继承和发扬藏民族传统的保护自然生态的优良传统,促进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促进确立神山圣湖作为当地社区管理的法律地位,结合目前甘孜州人民政府制定的“生态经济第一州”的大政方针,研究相应的即适应神山圣湖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又能够支持神山圣湖周边藏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关系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泰山是泰安旅游业的主要依托,保持其生态环境的优美与稳定则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公众的环境意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有极大影响。本文提出对泰山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保护,以充分发挥泰山旅游资源的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对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使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孕育教育时代特征的重要土壤,教育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规范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教育自然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是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教育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演进是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社会基础,而教育规范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完善是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障。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正在于现代化的教育生态环境的确立和改善。借助教育学、历史学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经验,展开对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的纵向的演化规律的探索和横向的结构模式的研究。这种探索、研究对于促进中国艺术设计和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分析目前国内外生态住宅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并针对我国建筑市场的需求,对我国生态住宅的发展及努力方向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其管理生态环境间存在着相互推动与制约的关系,母体高校、投资者和政府构成独立学院独特的外部管理生态环境,如何处理好独立学院与管理生态环境中这三者的关系,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状况是生态保障的根据.对湘西农村生态环境及其效应的分析,有助于湘西农村生态保障系统的构成,加速湘西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整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境问题在现时代的凸现,人们在认识人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反思人对自然应有的义务与责任,从伦理道德维度来审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纵观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彝州)状况,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调成为制约彝州发展的最大障碍,积极创设生态伦理环境,发挥生态伦理的内驱力作用,对推进彝州生态经济大州建设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桂林市行政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生态环境时有遭致破坏;二是生态环境灾害时有发生;三是环境保护力度不够。因此,我们需从确立新的自然生态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管理与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三个方面,具体建设桂林市的行政生态环境。为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行政改革:一是建立和健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行政组织机构;二是构建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行政运行机制;三是建设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行政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梁娟  叶漪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1):93-96
生态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小城市往往具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先天有利条件.结合怀化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怀化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优势、目前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怀化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马尾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并就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技是生产力,它改变了社会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革命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人们对科技的滥用和误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生态文明的构建中重构科技发展观,使科技的发展在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