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着的滋味     
活着的滋味谌容《湛容随笔·中年苦短》第一个人说:活得太累了。没完没了的解释,无休无止的小心,成年累月为别人活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同事、为人哥儿们、为人"喽喽"、为人"头头"。看别人的脸色,讨别人的喜欢,避别人的忌讳,给别人以好感。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07,(11):55-55
“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这是作家张爱玲在香港生活时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人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能相信别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很精明,有的人不太精明,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后者。因为不太精明的人往往天性乐观随和,不太计较个人得失,没脾气又没架子。跟这种人交朋友放心,不用时刻担心被算计。  相似文献   

3.
一、我喜欢直截了当,直来直去,我喜欢有什么说什么,我也喜欢别人对我坦诚相待。 二、真正能够使人变得充满睿智的,就是面临真正危险的时候。 三、我坚信一定要努力工作,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使命,都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四、我觉得诚信,就有点像房子的地基,假如说这个地基比较弱的话,在上面盖一个大房子,一旦有风暴就会被吹倒。 五、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六、我不在乎别人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给别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我也不觉得烦恼。我也不太在乎那些外表的形式,怎么说话,怎么交谈,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我也不太在乎,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静 《青年记者》2005,(3):41-42
有一首歌,《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唱的时候又拍手又跺脚,很适合大家一起唱。其中一句歌词我最喜欢,“假如幸福就应该让大家知道”。而我在唱的时候一直很犹豫,幸福真的应该让大家都知道吗?我理解的幸福应该是夜深人静时,自己躺在温馨的床上,在回味中偷乐,却怕被别人冠以“你太幸福了”的评定。  相似文献   

5.
吴元康 《历史档案》2005,(2):33-37,53
我们今天庆祝太氏有两种意思,第一是庆祝太氏六十四岁的生日,第二是庆祝太氏中国名的命名日。太氏是诗哲,并且是革命的诗哲。中国文化受印度影响很多,今天我们能够在这里欢迎代表印度的最大人物,并且刚逢着他的生日,替他做寿,实在是凑巧极了。梁任公先生又替他起一个中国名,今天就是命名日,所以一方祝贺老诗哲六十四岁的生日,一方又是祝贺一位刚生下来不到一天的小孩。  相似文献   

6.
记者的平常心万刚记者是不平常人。社会分工赋予了我们不平常的职业和身份。我们能进入别人不能进入的领域,我们能了解别人无法了解的事情,我们能亲眼看到历史的形成,亲手报道正在形成的历史。大众传播媒介能使我们的劳动成果迅速地产生较高的知名度。记者又是平常人。...  相似文献   

7.
《大观周刊》2006,(21):9-9
30岁以上的女人要脸色好,脾健康是重点,其次就是活血,只有这样,脸色才会由内而外有光彩。下面这款食疗美容菜,方法简单,一个星期吃两次就会有惊喜哦!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总会让人品尝到其中的五味,就把它当成生活的馈赠。坦坦然然、从从容容、不卑不亢、勇敢地笑对人生。别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活在别人的言论里;别太在意结果,做事也不要太追求完美,生活就是一个过程,只要努力了,就是属于自己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提地方晚报如何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主题报道,一直是困扰报人的一个难点。跟得太紧,容易太直、太白、太生硬,缺乏可读性,影响引导力;离得太远,又容易离当地主流有距离,不易产生吸引力。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汴梁晚报》“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报道,为破解这一难题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思维这个词语这几年很火。无论是卖手机,还是卖电视,都在说这个词。甚至就连卖书,我们也在谈互联网思维。但现实却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依然不太顺畅,互联网思维似乎很难融入出版业的骨髓当中去。眼看着别的行业、别的企业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浪潮中翻云覆雨,我们却只有干着急。当别人在面对互联网夸夸其谈的时候,我们也在口若悬河地卖弄;当别人在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公路上极速狂奔时,我们也同时起步。但为什么别人已经起飞,我们却还在漫步?  相似文献   

11.
路强 《青年记者》2007,(14):11-11
我比较年轻,在一个区域强势媒体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的广告专刊,工资虽然不多,但是和周围的朋友比起来,还算可以。这个行业对我来说充满了激情,自己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进去了。但是和外省同行的同龄人比起来,感觉别人更卖力,更富有激情。可能是因为太喜欢这个工作和行业,我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大的能量激发出来。但是年轻人在一个很固化的体制里面,是不能多说和多做的。于是,一方面叹息环境不太适合,一方面焦急国内大城市的同龄人卖力工作而自己被抛在人后。  相似文献   

12.
群众工作是不是事务工作?过去我认为:报纸的群众工作非常琐碎,非常麻烦,婆婆妈妈,别人抱西瓜,我们拣芝麻。例如:拆拆稿、登登稿、分分稿、转转稿。不用的稿我们退呀,读者查稿我们钻在仓库里翻呀,查不到我们写检讨呀,不用的稿我们要提意见呀,发个报道提示呀,解答通讯员一些问题呀。这些工作最费时间,可是在报上又见不到效果;整天忙,又觉得没干什么事。这种认识,经过最近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办报思想后,觉得是错了。群众工作是不是事务工作呢?是,又不是。任何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说我既有近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又任过组织科长、政治处主任等职,约我谈谈干好新闻工作与干好其它工作乃至领导工作的相通性,我感到很为难,日为自己这两方面干得都不要出色,只能拿别人的事实,谈一点成陋的一己之见。常听一些新闻战线的同志发牢骚,说现在有些人总认为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经历单一,素质“缺腿”,不够全面,难以往任其它工作或领导工作,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别的不说,单从我们听到、看到、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看,就足以证明:绝大多数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同志一旦改行,就如鱼得水,大显身手,在各行各业干出了令人…  相似文献   

14.
石路 《中国档案》2003,(1):18-19
在经济实力不太雄厚的情况下,辽宁省的档案工作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出了许多经验,这是全省档案工作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干出来的。他们开阔思路,结合省情,走别人未走的路,围绕为中心工作服务,在社区档案管理、破产企业档案管理、民营企业档案管理、重点工程档案管理、特级档案室特级档案馆建设、村级建档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对此,艾鸿举局长深有体会:档案事业要发展,要有作为,就要有主动意识。艾局长多年来为档案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懈努力,省档案局在为基层服务中,为帮助各级党委和政府选配好档案…  相似文献   

15.
发现独家新闻,写出原创新闻是每位记孜孜不倦的追求.但也不是说,当看到别人的独家新闻的时候,我们只能无所作为。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同样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认真思考,从已有的题材中,也可以作出新章、好章来。  相似文献   

16.
行善有好报     
茄备君 《新闻世界》2006,(11):54-54
有位老师给小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老师最后公布答案:盲人打灯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手里提着灯,心中也装着一盏明亮温暖的灯,一盏为别人着想的明灯.老师又说,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无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名记者,我们时常处在一种职业的焦虑中。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现实表现总是连自己都不太满意,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了。我们该如何作为才能对得起这份岗位、这份工作呢?修炼内功是唯一抉择,舍此,别无他法。如今,新闻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元化,记者的职业角色已变得越来越多重、复合化。既要是信息的挖掘者,又要是信息的整理者;既要是信息的把关者,又要是信息的传播者……无论哪一方面有欠缺,都直接影响宣传效果。马克思主义最讲求实事求是,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8.
闲侃歼十     
淡然 《航空档案》2007,(4):22-27
意义的含义 如果说我们当年发展核武器是为了制止别人对我们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话,那么歼十今天的成功,就是我们为了能够彻底消除人家在我们头顶上晃悠了近20年刀影而拔出的又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19.
传媒人的底线与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严不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在我们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中随时随处可体现出来。人都有自己的尊严,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每个人受到别人尊重时也需要替别人着想,善待他人。有的人得不到别人尊重,有可能是自已骄奢淫逸、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自己坏了自己的声誉。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机构、一个群体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海岩自述像 我单位里的人觉得我的那些作品是别人写的,在他们眼里我不太像能跟人正经谈恋爱的人,比较冷。我回家不爱说话,因为我在单位说话太多了。我妈妈说你就说点什么吧,我说说了一天了,我就想休息,睡觉,不想让别人打扰。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但长期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什么事儿也不能太喜怒形于色,老忍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