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交际中的隐性连贯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交际是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而进行的认知活动。要实现对交际话语的理解,应以交际双方趋同的认知心理状态为前提,采用最佳关联性,从认知语用的角度依靠推理和语境效果去够深刻理解语言交际中的隐性连贯。  相似文献   

2.
李恒 《文教资料》2011,(32):25-26
话语标记语是口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科学地解释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从而有效地使用语言并实现成功的话语交际。本文以电视访谈节目为语料,对话语标记语"这个"和"那个"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交际主体的认知心理来探讨话语标记语在语用推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话语理解过程是一个语境选择的过程,是认知主体对语境假设不断推理的认知心理过程.话语理解的关键在于听者利用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和社会心理表征三种推导机制,以最小的努力寻求语境与话语的最佳关联.CET4语料分析表明,学习者的话语理解能力不仅与语言知识而且与语用推理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4.
话语理解过程是语用学的核心课题,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交际,对话语理解起作用的是一系列假设构成的认知语境.在语言实践中,人们为了特定的交际效果,说话时往往不直接表达想说的话,那么听话人需要寻找最佳关联,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认知推理,达到正确理解话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境在话语交际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通过语境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词汇理解的过程和言语交际一样,同样具有关联性和推理性。它是以词汇原型意义为基础,寻求原型意义与语境之间最佳关联的语义推理过程。认知语境为词义理解提供了推理依据,词义的选择和重构都是由认知语境决定的。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利用认知语境确定生词的具体意义,从词汇的多个义项中选择与语境有最佳关联的意义,也能依据特定语境下的认知语境重新构建词汇的新义项。从认知语境的角度研究词汇教学为教师提供了课堂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个对语言进行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二者都是对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进行研究.因此,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翻译这一交际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全面、科学地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语言交流是一种依据思维原则或规律来进行的认知活动。语言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交际者的认知和推理过程。对比分析了传统语境和认知语境,通过具体语言现象分析了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境与话语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而话语理解是由语言感知提供的输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对信息的认知和处理。本文就语境有助于话语理解这一方面进行讨论,并指出话语理解实际上是语境推理的过程,增强对语境的研究,对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影响巨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通过语境来寻找关联,要靠推理。因为自然语言中的每一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所以,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必须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交际、沟通思想,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行为或话语进行各种推理。这一理论对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言语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它要求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的事实或假设在心理上能作出共同的认知和推理。因此语境的选择,不仅应考虑说话者自身的交际意图、内容、语言手段、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而且还应考虑受话者的话语处理能力等非语言因素。文章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