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开展对我国内部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影响是造成国内技术性劳动力和非技术性劳动力报酬差距的扩大。其影响途径在于:在华外国垂直型生产投资使中国企业加入到跨国公司的生产体系中去,企业对技术性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这种投资造成跨国公司内部人员工资的调整;同时源自行业内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延伸至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制造业23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所作的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了我国贸易模式、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影响,从贸易模式出发,考察了自由贸易进出口、中间产品贸易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出口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结论如下: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劳动力收入差距会增大;而技术进步会缩小劳动力的收入差距.贸易结构越合理,越能改善收入不平衡.贸易出口对缩小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进口的增加将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内技术性劳动力和非技术性劳动力报酬差距扩大的主要动因是我国参与的东亚国际分工体系和区域内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开展。其影响途径在于:企业基于对华外国垂直型生产投资的增加必然增大对技术性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这种投资造成跨国公司内部人员工资的调整;同时源自行业内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延伸至行业问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技术进步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一性质的技术进步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并通过采用中国企业雇主—雇员匹配调查数据,运用OLS和处理效应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新时期的技术进步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该类型技术进步影响高低技能劳动者工资差距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改变高低技能劳动者的相对数量和生产率而形成的。2.如果企业中存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会对高低技能劳动者都存在工资溢价,但溢价程度不同。实证结果表明高低技能劳动者小时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了5.94%。3.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增大了有限责任公司、缩小了私营企业员工的技能工资差距。这主要与企业规模、目标、劳动力需求结构等因素有关。总之,工资差距的产生存在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政策上需要加强低技能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应对新技术革命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一、东南亚跨国经营可行性的理论依据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如果国家之间存在相对生产成本差异,那么一国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利。要素禀赋论则解释了比较利益的来源,各国不同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存量有差别,而且这些不同的要素供给影响了生产特定产品的成本。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结构。我国利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生产和出口一些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而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资源禀赋相似,要素含量相近产品的双向贸易也很大,上述理论就好象表明我国在该地区从事跨国经营没有可行性,而我们采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则可以得出另外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工业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有关。中国垄断行业技术改进明显,但技术效率出现了恶化;而竞争性行业技术效率具有相对优势。技术改进拉大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却相反,与前者出现了两极分化。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一种路径是:行业垄断——资本深化——技术改进——行业收入差距。从技术进步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关系观察,中国工业及其技术进步具有粗放特征。由于行业收入差距在时间上具有累积效应,因此,延迟改革的代价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不断提高。从湖南省的资源禀赋来看,劳动力要素相对充裕、资本要素相对匮乏,故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即大力发展旅游、建筑工程、运输等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对外输出,增加金融、咨询、医疗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的输入,这样将会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此外,湖南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改善其禀赋结构,发展如动漫卡通、平面广告设计、电子商务等一些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  相似文献   

8.
进口产品质量升级为我国不断扩大的性别工资差距提供了新解释,本文利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微观数据,使用工具变量和倾向匹配得分的反事实估计法验证了进口产品质量对企业内部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产品质量提升显著扩大了我国企业性别工资差距;倾向匹配得分(PSM)和广义倾向匹配得分(GPS)的估计结果也与基准回归基本一致,以低质量进口企业为对照组,进口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性别工资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进口产品质量对企业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要素密集度和出口密集度的企业中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实现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不断提高。从湖南省的资源禀赋来看,劳动力要素相对充裕、资本要素相对匮乏,故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即大力发展旅游、建筑工程、运输等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对外输出,增加金融、咨询、医疗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的输入,这样将会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此外,湖南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改善其禀赋结构,发展如动漫卡通、平面广告设计、电子商务等一些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结构路径分析法,选取行业与生产要素等成本因素,探讨了中国谷物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不同行业中间投入及生产要素对谷物价格影响的传递机制存在差异。其中,化肥、农药、种子费、水电、物流与仓储、农业生产支持性服务、非熟练劳动力及土地成本的变化会对谷物价格产生显著直接影响;而其他行业、熟练劳动力和资本对谷物的价格冲击主要通过间接路径来传导。另一方面,从谷物价格冲击对居民的影响来看,无论是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受谷物价格冲击的影响较大,收入相对较高群体受间接路径冲击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在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自2008年以来似乎陷入困境。文章利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首先通过对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史,分析行业的技术变迁路径和扩张原因;然后对比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和工资上涨的相关影响;最后研究了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需求下降对当下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认为MFA取消以后的资源重新配置对中国纺织服装有长期正的影响,具有资本密集倾向的纺织业在危机中可能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而服装加工行业将在长期危机中严重受损。纺织服装受到的冲击导致2009年实际GDP增速降低1.3%。虽然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保8目标最终实现,但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就业问题,建议政府短期内除出口退税外,采用工资补贴政策;在长期保持汇率稳定,避免大幅度升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制造企业研发外包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技术生命周期、技术核心程度、技术环境条件以及技术优势等影响;借助C2R模型构建了研发外包评价模型,并对研发外包过程中出现风险提出了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技术进步减少了同量产品的要素投入,并淘汰旧部门的劳动力,对增加就业形成冲击;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会通过各种渠道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创造新的产业门类和岗位,有利于就业增长。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相应地扩大了三大产业的规模,能够有效地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4.
国际移民是国际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式,它对目的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作用。文章运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相关数据考察了国际移民对OECD国家经济及劳动市场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移民流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移民存量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即移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长期效应。第二,移民流量对目的国本地居民失业率影响显著,移民流量增加1%,失业率下降0.18%;移民存量同样能够显著降低本地居民失业率,移民存量增加1%,本地居民失业率下降0.48%。移民对失业率影响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第三,移民流量及移民存量对目的国本地不同性别人口失业率影响均显著为负。第四,移民流量对本地居民工资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但是移民存量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居民的工资水平。第五,移民存量能够同时降低高工资人员比例与低工资人员比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第六,移民流量对目的国性别工资差异影响不显著,但是移民存量能够显著降低目的国性别工资差异。由此可见,国际移民显著影响目的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但是异质型国际移民对目的国经济增长及不同类型劳动市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技术进步的主要资金来源是R&D投资,R&D投资可以按来源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国内R&D投资和国外R&D投资。对汽车行业来说,国外R&D投资大部分是由跨国公司来完成的,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的国外R&D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会加大。但是国外R&D投资因为技术转移限制、跨国公司贸易内部化、专利限制等原因,对技术进步的实际作用不如国内R&D投资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制造业就业目前面临着汇率升值和工资上涨的压力,经典经济学一般认为无论本币升值(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或工资上涨都会减少就业需求。本文利用J-J协整和脉冲响应技术对汇率和工资变化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不利于制造业就业,而长期效果则相反;短期内工资上涨对制造业就业影响不显著,而在长期则有较高贡献度。结论为:汇率合理升值和工资渐进增长有利于制造业长期就业水平提高,但短期内应预防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就业振荡。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皖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概况,依据2000-2009年间皖北地区的生产总值、劳动力数量、RD资金、RD人员等相关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技术创新在皖北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的结论。由于皖北地区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发挥技术创新在皖北地区经济增长中更加有力的作用,必须发挥政府在皖北技术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利用好人才资源,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促进皖北地区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区域创新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深入分析了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具体机制。在短期,由于较低的机会成本和企业对技术、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选择范围的扩大,技术引进、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可以立即带来生产率的增长。在长期,国际贸易主要通过两种类型的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带来生产率的增长。完善的经济体制、国际贸易的规模、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差距是影响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Chinese college graduates have faced increasing labor market competition since the expans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 Given rigid market demand, graduates with realistic earnings expectations may experience a more efficient job search. Using the 2008 MYCOS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Survey, this study finds that a 1 000 yuan reduction in a graduate’s reservation wag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a job by 66% and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being employed six months after graduation by 92%. In addition, the gap between the reservation wage and the market wage has a positive impact. By slightly adjusting earnings expectations, college graduat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job search efficiency. Market wages should be seen as reference points when adjusting income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