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民生新闻以其关注民生的贴近性、短平快的时效性而深受观众喜爱,但众多民生新闻节目出现后,频繁报道街头巷尾、家长里短的事件性新闻,内容流于浅显、琐碎、猎奇,无论是民生新闻的记者还是普通观众,都逐渐失去最初的热情和新鲜感.  相似文献   

2.
徐婧  秦婧 《声屏世界》2008,(9):39-40
现场直播是最能发挥和展现电视传播优势的一种最迅速、最直接的新闻报道与播出方式。在时间轴线上,观众与动态事件处于同一点,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观众就可以看到、听到,使他们了解信息的需求和心理参与的需求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贴近了事件,又贴近了观众。传统的“今日消息今日报道”(Today News Today)的“TNT”模式转向现在的“现在消息现在报道”(Now News Now)“NNN”模式,新闻时效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3.
<正>一、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作用新闻工作者的宗旨就是向观众报道新闻事件或传播新闻信息,在现场进行实施报道的新闻记者是连接观众和现场新闻事件的唯一纽带,观众通过新闻记者的现场报道,实时了解现场情况以及事件发生发展的趋势,新闻记者的口语表达将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新闻信息的主观判断。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新闻对时效性的追求大大提高,报道的不仅仅是最近发生的事件,对正在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4.
一 些重要新闻事实因得不到及时反映 ,报道和传播就成为旧闻或历史。那么 ,如何报道已过期的重要新闻呢?笔者以为可以从扬长避短 ,避急求深 ,转化为非事件性新闻 ;撰写记者述评 ;撰写一定程度的新闻评论 ;通过人物访谈把整个事件凸现出来 ;留意发展 ,抓住新闻由头以及作后续报道等多个方面作努力。扬长避短、避急求深 ,转化为非事件性新闻重要新闻体现在报纸上的新闻文体 ,以事件性新闻为主 ,其新闻价值受新闻事实所发生的时间的限制。而非事件性新闻 ,时效性差 ,但指导性强 ,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 ,时间概念在“前一个阶段” ,延…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优势与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云 《记者摇篮》2009,(10):57-57
新闻事件实时直播使报道更具时效性,真实感、现场感和强烈的参与感,能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但在运作过程中新闻实时直播也存在着很难解决的矛盾和弊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上篇,谈到新闻中运用时间应掌握两个原则之一的时效性,现在再谈谈另一个原则,即时宜性。所谓时宜性,据《新闻学词典》的解释,是指当前形势下最适合需要的报道,即适宜时势的报道。时宜,包括读者在当前最需要的消息与最适合当前形势下宣传需要的消息,还指报道中恰到好处的时机与方式。这说明,迅速及时是讲究新闻时效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是不论什么新闻都是发得越快越好。有些事实发生了,虽然具有新闻价值,而一时不能报道,需要等待或选择最佳发布新闻的时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是从政治出发,掌握时宜性。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闻的发布不单取决于新闻的时效性,有时还必须考虑到何时发布更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道的质量引起受众的关注。一些新闻事件在报道过程中,报道人员缺乏对新闻事件的讲述技巧,使得事件的主要内容无法有效传达给受众,受众在新闻事件的了解和认识上也增加难度,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由此可见,新闻事件的报道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事件之间的联系性和承接性都需要加以研究和分析,从而将事件内容准确清晰地传达给观众。基于故事的新闻视频事件主体分析方法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新闻事件报道方法,本文针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以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如果新闻不能坚持真实性,新闻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保证,没有及时播出的新闻会成为旧闻;价值性决定事实能否成为新闻,价值性越大,被关注的程度也就越高;形象性会带给观众直观感受,让观众更容易接受所传递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肖欢欢 《新闻记者》2004,(11):52-53
新闻是讲究时效性的,但是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如果失去了报道时机或者对整个事件的报道价值未做最大限度的开发,那也是对新闻资源的一种浪费。在实践中,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事后仍然会表现出一定的新闻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要潜心留意,瞄准时机进行“补报”,使那些失去时效  相似文献   

10.
新闻时效性的把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的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也就是说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新闻才会达到传播效果,才会产生价值。时效性是决定一条新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些事件性新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如何策划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笔者认为加强策划是做好节目、吸引观众的关键。确定节目风格,优化节目理念在节目风格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到节目的权威性、服务性和时效性。同时在报道上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度,要力争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报道最近的新闻。注重传播形式,真实展现事件民生新闻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人成为节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在不断的发展,而面对越来越高的新闻报道要求,还需要不断提高新闻的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新闻现场,出镜记者可以及时选择新闻素材进行信息传递,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因此新闻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把握好新闻现场的事态,才能逐步引导观众了解新闻事件,引发观众产生共鸣,保证新闻报道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13.
“养”新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耕 《新闻前哨》2003,(5):29-29
在新闻实践中,虽然时效性一直是记者和媒体十分推重的,但常常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由于种种原因,暂时不便报道。对于这些新闻线索,给予一段时间的关注、等待或者有意识地导引却是最好的办法,这个过程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养”新闻。 一、“养”新闻是为了增大新闻价值 在采访活动中,我们所遇到的事件性或非事件性新闻基本上是渐进的或者动态的,但有少部分却是相对静止和孤立的,有些有价值的线索虽然有过发展和推进,但后来却因为某种原因出现停止。对于这些静止、孤立或停止的线索,有的是因为暂时找不到报道的由头,有的则需要记者去主动培养。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从新闻的定义来看,无论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事情,一旦被发现拥有了新闻价值,那么及时报道就成为决定新闻事件时效性和价值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就离不开新  相似文献   

15.
凌晨 《视听界》2002,(5):43-43
所谓思辨,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思考、分辨。一篇报道具有思辩性,是指该报道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问题、趋势的思考、分析,能提出重要的、新鲜的、有启示意义的结论。思辩性的报道,从内容上看,仍重点不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动态和过程,而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揭示出某种内在的规律、趋势。换句话说,思辨性的报道主要不是报道“这是怎么一件事”,而是揭示“这件事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从形式上看,思辩性报道大多是深度报道,而不是消息或新闻通讯。从时效性看,消息或新闻通讯都要求尽快把新闻事件报道出去,时效性是它的生命,而思辨性的报道虽然也注意新闻时效,但一般都要在新闻事实报道之后,经过认真思考后才进行采写制作,有一定的滞后性。受众对思辩性报道的主要要求是能否提出新鲜、独到、深刻的观点,对时效性的要求次之。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闻的时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阳 《新闻知识》2001,(3):33-34
当前,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报纸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从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报纸在加强指导性、针对性,深刻反映时代特征,回答人们共同关心的、未知、欲知、应知的适时新闻还不很多。因此,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是继续深化报纸改革,不断提高报道质量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闻时效性,即新闻在一定时间内的价值和效应。它包括新闻事实本身;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发表时间的间隔;新闻刊发的时机和社会效果。即时间性、时新性和时宜性。正确处理好“三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增强新…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专题是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对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的报道.它报道的范围很广,可以说是新闻的延伸与拓展,具有新闻性、重要性、专题性、多样性等特点.电视新闻专题曾因为兼顾消息新闻的时效性和专题特有的深度,深受观众喜爱.随着电视频道数量的扩张,新媒体爆发式的发展,受众的收视心理、审美取向、信息需求也在同步变化.因此,电视节目的创新势在必行,在现有的媒体环境中,一向以严肃、厚重、犀利见长的新闻专题,由于种种原因,渐有"失宠"于观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光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在采访报道的同时还要对人的存在和价值进行眷顾和关注,为新闻事件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本文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选题价值、平等意识、人性化报道等方面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创作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平媛媛 《新闻世界》2004,(11):61-61
电视新闻具有强烈的直观性,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可能丰富的信息告诉观众。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无论是事件性的新闻、非事件性新闻或重大题材的深度报道新闻,只要采访的顺利、到位.就意味着你的这期节目成功了一半。我们知道,所谓采访的难度,主要就难在谈话提问上,因为提问,是记在采访活动中的主要实施形式,更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记必须熟练地掌握提问的技能。  相似文献   

20.
现在各地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还大都以非事件性新闻和综述性新闻为主,时效性不强,画面单调,解说笼统空泛,局限在数据、经验、成就、意义的呆板模式之中。虽然各地电视新闻播出次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新闻条数增多,新闻播放时间总体上大大增加,但这种“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信息“质”的提高。电视新闻传播在满足全社会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