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娟 《传媒》2015,(11):44-46
《花儿与少年》是湖南卫视于2014年第二季度推出的接档《我是歌手》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由《中国最强音》的制作人廖珂及其团队打造,也属韩国综艺《花样姐姐》的创新改良版.《花儿与少年》开播之前,湖南卫视就通过官方移动应用“呼啦”进行话题讨论、微直播等形式高强度预热,随着节目的推进,还特别推出节目中的旅行地图,与观众互动,观众还可通过扫描节目二维码,参加“寻宝藏”获取节目礼物,以此突破传统电信互动形式,在移动媒体中抢获先机.  相似文献   

2.
一.湖南卫视节目产品构成现状 1.以娱乐节目为主体 湖南卫视作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大本营,拥有国内目前知名度和美誉度“双料王”的系列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音乐不断》、《娱乐无极限》、《越策越开心》、《勇往直前》等,这些娱乐综艺类节目构成了时下湖南卫视的节目主体。  相似文献   

3.
湖南卫视近几年来相继重磅推出了三档令同仁热议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变形计》《爸爸去哪儿》以及《花儿与少年》,人称当今电视真人秀节目"三剑客"。其做法独具一格,被誉为业界之翘楚。这"三剑客"一经问世就获得了收视与营销的双赢,仅以《爸爸去哪儿》为例便可管窥一斑。据凤凰网报道称:"湖南卫视与芒果TV在蝉联13期收视之冠后,其于各大门户网台互动美誉度高达91%、爱奇艺点  相似文献   

4.
林旻卉 《视听》2016,(6):37-38
在众多明星旅游真人秀节目中,当属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最具代表性。《花儿与少年》获得成功的原因众多,本文认为其成功之道主要在于其各具特色的嘉宾、较强的娱乐性以及精良的后期制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4,(9):25-28
<正>关于版权管理和保护的这一旷日持久的话题,终于在经历一连串的版权事件后,以湖南卫视的一份版权独播声明为爆破点,再次被推上了舆论头条的位置。近日,湖南卫视一份版权独播不分销的声明引发了一场关于版权管理的舆论风暴。以湖南卫视在电视领域的影响力,这一举动自然也会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风声,对此话题的各种声音也算得上是百家争鸣了。事件回放:5月8日,湖南卫视宣布,除了目前已经确定的《花儿与少年》、《变形记》等几档节目外,今  相似文献   

6.
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自2014年4月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真人秀节目中另一个成功案例。节目的成功是天时、地利和人和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其成功的因素,将对其他节目的研发、制作和营销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笔者由湖南卫视热播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发现近期国内真人秀节目对伦理题材的偏爱,并且发现了一些对伦理题材过度消费的现象。结合传播学和娱乐伦理学知识,笔者对其进行归类整理,试图发掘其规律,强调大众媒介寓教于乐的社会责任,启发业界和受众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郭弘董健 《传媒》2014,(3):41-43
正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电视娱乐节目除了发挥娱乐功能之外,还应注重人文关怀。本文以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针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现实情况,梳理《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亮点,思考收视成功背后的原因,分析如今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现状及推动力,以期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开拓新思路。《爸爸去哪儿》节目创作背景在现如今的电视荧屏上,多元而深入的竞争迫使电视娱乐节目"娱  相似文献   

9.
李雪 《今传媒》2014,(8):114-115
我国广电局新颁布的"限娱令"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来说是一次严重打击,而湖南卫视的明星模仿秀节目《百变大咖秀》却在这种背景下获得累累硕果,与其节目创新关系紧密。文章着力从节目受众、形式、内容等方面对《百变大咖秀》节目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出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启发,以期为同类节目的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场景理论,深入探讨了湖南卫视音乐综艺节目的创新历程与策略。通过分析《超级女声》《超级男声》《我是歌手》《声入人心》《时光音乐会》《声生不息》等代表性节目,总结了观众参与、专业音乐场景构建和多元音乐场景拓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文章认为,湖南卫视以观众为中心,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了节目场景的持续创新与跨界融合,为音乐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电视娱乐节目已经发展到野外"真人秀"节目时代,湖南卫视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其核心竞争力是节目内容的创新以及媒介产业链的整合延伸。本文以《爸爸去哪儿》为例分析其产业链整合延伸以及节目创新取得的成功及不足。  相似文献   

12.
从明星真人秀节目看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超  于璐 《新闻世界》2014,(7):102-103
在如今泛娱乐化的时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风行,电视娱乐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娱乐节目往往发现一个节目类型就一拥而上,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娱乐节目扎堆的情况下,有一批节目还是取得了收视奇迹,如《爸爸去哪儿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等,以上这一类节目都主打"明星牌",是明星真人秀。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剖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湖南卫视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节目模式的创新以及其延伸出的的文化传承功能,探求这档节目在娱乐功能与文化传承功能之间的平衡点,试图探寻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观众的电视娱乐节目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花儿与少年》第一季播出后,好评如潮,在竞争激烈的真人秀节目中抢占了一席之地,开创了国内旅游真人秀节目的繁荣景象。一年来,各类旅游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花样爷爷》《充电旅行》《花样姐姐》等相继播出,均取得不错的收视。今年4月,《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再现荧屏,收视率保持领先,持续热播。本文以此为契机,对第二季从四大节目元素方面进行了研究,从人物元素、动力元素、细节元素和文化元素深入探寻其热播的原因,尤其强调其富有特色的文化元素,以期给其他节目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快乐中国":媒介文化视域里的湖南卫视传播理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卿志军 《新闻界》2008,(5):107-109
湖南卫视秉持“快乐中国”的核心理念,在娱乐节目品牌建设实践上获得了市场成功。但主要依据商业主义逻辑进行生产的节目内容引发“通俗”与“高雅”的媒介文化之争,湖南卫视应该调整传播理念,强化社会责任感,树立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张守信 《视听界》2012,(6):52-56
2012年初“限娱令”正式实施,湖南卫视停播大部分娱乐节目,开办多档新闻、服务和教育类节目,并欲通过“双剧场”模式在省级卫视的竞争中突围,然而节目创新乏力、电视剧类型与收视群体不对位,使这套编排未能奏效。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湖南卫视收视份额持续下降。一时间,业界出现了“芒果烂了”、“芒果地位不保”等言论。7月1日,湖南卫视推出“七月怒放”全新编排,重点打造金鹰独播剧场和晚间十点档创新节目带。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运营,湖南卫视成功重返卫视前三甲。本文结合湖南卫视4月和8月的节目编排方案和各阶段收视数据,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极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思想意识多元化,这就注定了电视娱乐节目生命周期普遍缩短,即使是品牌娱乐节目,也不得不随着大众的口味来不断调试和创新。从2004年湖南卫视平民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热播至今,平民选秀节目已经淡出观众视野。2012年末,湖南卫视推出重磅节目《我是歌手》,明星歌手参加比赛,观众投票表决,受到了观众的热捧,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也拉开了2013年明星竞技娱乐节目的帷幕。一时间,明星竞技类节目风起云涌,成为各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法宝。以下,我们从明星、媒体、受众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明星竞技娱乐节目的多赢营销理念。  相似文献   

18.
王敏 《新闻世界》2014,(5):71-72
湖南卫视2013年的收官之作《爸爸去哪儿》凭借近乎"零差评"、"零炒作"的口碑,实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又一次成功转型。这档大型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热播的背后,是电视荧屏中人文情感的温暖回归。本文从节目呈现、拍摄地选择以及节目播出效果等角度探讨《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中体现出的情感回归。  相似文献   

19.
《一年级》是湖南卫视于2014年10月份推出的真人秀节目,节目采用让明星以教师的身份来记录小学一年级新生生活的点滴,摆脱了以往对韩国电视节目的依赖和模仿,开始向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南卫视《一年级》的创新与成功的思考,分析我国未来电视节目传播和发展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是歌手》节目是湖南卫视2013年开年重磅推出的一档新的娱乐节目,首播便在全国和城市的收视网中获得了收视率第一的好成绩,其收视率的成功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呈现一个整体上升的态势。虽然也是一档音乐性真人秀娱乐节目,但《我是歌手》改变了传统真人秀节目的模式,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便是其受众策略的选择与运用,这是其取得较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