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主流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的报道中,频频被国人质疑只会转发、煽情,而无实质上的信息,与国外媒体的逼问马来西亚政府获取重要信息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文将马航失联事件发生一个月内的中外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在搜集信息的专业程度、访问专家的方式、新闻报道的侧重点、社交媒体信息利用及新闻真实性把关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和距离。  相似文献   

2.
王辉 《青年记者》2015,(5):30-31
2014年3月8日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发生后,全球媒体广泛关注,各类报道信息量之大,更新速度之快,让人应接不暇,但这无法掩饰部分媒体新闻伦理的缺失。这一事件给所有的新闻媒体敲响了警钟。面对重大事件,媒体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在重大事件尤其是突发的重大事件中,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在报道新闻和发布信息的同时,应该注意考虑是否符合新闻伦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拥有人文关怀,同时肩负起新闻媒体应该  相似文献   

3.
刘丹丹 《新闻世界》2014,(6):303-304
本文通过对我国和西方媒体关于"马航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媒体在本次事件中暴露出诸多局限,如缺乏"独家消息"、报道过度煽情、谣言大行其道等。并对产生这些局限的原因进行反思,探讨我国媒体应如何提高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以"马航事件"此类突发事件、进程中事件和悬疑事件三个维度定义"马航失联"的新闻事件,并着眼于探索三个维度下新闻报道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乔瑞 《新闻世界》2014,(9):258-260
"马航失联事件"一发生立刻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网上关于"马航失联事件"的消息满天飞,形成了一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逐赛。本文就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的角逐中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也是媒体融合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媒体融合正以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改变着传媒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权力重构的新媒介生态,同时媒体融合语境下的传媒产业变革和演化过程也在影响着媒体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几乎所有媒体新闻人都意识到了数据驱动未来的时代已经来临,近两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媒体"、"数据新闻"、"VR和AR虚拟现实"、"无人机报道"和"人工智能"等新概念层出不穷。特别是在传媒领域,继大数据之后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电视媒体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表达成为摆在电视媒体人面前的新课题。央视财经频道2016年"聚焦双十一特别报道"在报道选题方面具有新鲜、多元与贴近的特点,在报道的叙事形态和视听元素上有了新的呈现形式,运用了更新颖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创新了数据新闻表达方式的可视化处理,为电视媒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令全球瞩目。事件发生后,有优先调查权的马来西亚政府召开多次新闻发布会通报飞机搜索情况,然而这些消息却自相矛盾,错漏百出。因为缺少官方的说法和可靠的新闻源,各家媒体为了抢占"新闻的第一落点"和"定义新闻事件",纷纷原创发布或转载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使得信息传播陷入极度混乱。对于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失实现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平台。本文以2021年"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选取传统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市场化媒体"澎湃新闻"以及气象领域的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在"7·20"河南特大暴雨期间的微博报道为样本,结合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信息来源、报道方式以及新闻议题框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微博在气象灾害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及其报道框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不同媒体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微博报道框架呈现显著性差异,形成了联动互补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9):20-22
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媒体在新闻业务上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报道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是传媒新闻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中推出"据说春运"专题报道为例,总结了该报道在运用大数据上的经验,以期为同类媒体和报道提供借鉴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陆丹 《今传媒》2014,(7):7-8,13
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媒体在新闻业务上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报道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是传媒新闻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中推出"据说春运"专题报道为例,总结了该报道在运用大数据上的经验,以期为同类媒体和报道提供借鉴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个分支,传记报道以"人"为中心,围绕与人物相关的事件,采取多种表达手法,力求再现新闻人物的深度。随着Web2.0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的联合、互动促使传记性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章结合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总结出了全媒体时代下传记性报道的几个特点,并针对WebX.0语境下传记性报道的现状,探寻了一些对传记性报道未来发展之路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天上一片云,地上一张网"。数字时代的瞭望者以此描述新的传播格局。一方面,海量数据以几何级数在"云端"汇聚;另一方面,媒体、自媒体井喷般地采集、生产新数据和知识。这是大数据时代令人兴奋的信息图谱,也是摆在媒体工作者面前的时代难题。大数据采之为财富,存之则如粪土。未经分析、挖掘的大数据,百无一用。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矛盾是社会日益增长的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媒体融合趋势,催生了"微"报道。"微"报道的传播特征表现为信息共享、字数受限和受众广泛。然而受益于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手段,在一些恶性事件报道上,媒体利用微博报道的形式有失偏颇,以近来接连发生的儿童伤害事件为例,信息遗漏失序、反常性品位过度、报道倾向不明为人诟病和批判。反思新闻媒体在"微"报道上存在的伦理责任缺失问题,是新媒体时代每个媒体管理者应重视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大数据与传媒业的关系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指出大数据概念存在误读,大数据对媒体的价值不宜高估。同时,大数据时代核心理念对媒体又是至关重要的,这主要体现为媒体应视数据为重要资产和生产资料,它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媒体的辅助经营和报道。  相似文献   

16.
郭金金 《东南传播》2012,(8):173-175
"11·16"甘肃校车事件具有事故严重性、群体特殊性、事件延展性等方面的特征,事故发生后,媒体进行了突出报道。本文以"11.16"甘肃正宁县校车事件为例,简要分析了事件报道中不同媒体在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对事件报道中各媒体间的互动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全世界的数据总量增长速度日益加快,社会已然迈进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和"媒体融合"成为当前时代两个热门词汇,在IT行业内部更是备受关注,大数据的发展对当下媒体融合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探讨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媒体融合下的应用和发展,并做出可行性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对调查报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数据采集的方式来进行调查报道,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新闻生产手段,媒体可以通过数据探究出新闻事件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挖掘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基于大数据样本的调查报道,在内容上更具真实性,对于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使报道更具说服力,并产生多种形态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调查报道的可看性。  相似文献   

19.
"融媒体"是把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的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而"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在融媒体时代,短平快的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不乏标题党、抓人眼球的图片、"快餐"式的新闻报道。往往很多新闻热点报道热闹有余,深度不足。本文着重探讨了党报如何在新闻写作方面利用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0.
金蕾蕾 《新闻传播》2018,(15):28-29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现阶段各大主流媒体转型的主要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传统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副刊以其文学性、艺术性和精英化的突出特点,更容易与新兴媒体融合。只要文艺副刊立足自身实际,加强泛娱乐时代的"精品化"选题策划、大数据时代的"有机化"深度报道、碎片式阅读习惯的"多样化"内容供给和全媒体视角下的"专业化"作者团队,必将寻得一条崭新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