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闻报道要重视受众,没有受众的新闻媒体既无法经营下去,又不能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存在。对新闻媒体来说,受众的存在是前提。笔者阐述了新闻传播受众的重要性,并对新闻传播受众的差异性进行了细分。  相似文献   

2.
华心怡 《新闻传播》2014,(3):124+126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接收者,用市场经营理论来定位,受众也是新闻媒体这一商品生产者的唯一客户。受众行为对新闻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传播备受市场化冲击,探析受众行为对新闻传播的作用与影响,从媒体本位向受众本位过渡,已成为当前新闻媒体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生活中,人们通过新闻传播这一有效路径了解时事和获得信息,新闻传播是否体现人文关怀成为平民老百姓关心的热点之一。体现人文关怀是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一大重点,将生活事件真实地报道给受众是新闻媒体的一种责任。所以,新闻媒体如果想要增加威望,就必须做到在新闻传播中体现人文关怀。此文章将从三个角度就新闻传播体现人文关怀这热点话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杨维国 《新闻世界》2008,(9):139-140
新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是困扰企业新闻媒体的一大难题,是决定企业新闻媒体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企业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应增强新闻敏感,强化新闻传播的及时性意识,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浅谈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潇 《新闻世界》2011,(6):133-134
民生新闻及公共新闻,因其"受众本位"核心,一直深受公众认可,而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延展,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新闻传播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入手,解析新闻媒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是新闻媒体履行的一种大众传播职责。旨在向受众提供各类新闻信息,使受众能及时了解并正确认识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进而使受众按照传播者的意图进行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及自身的修养娱乐,以引导社会生活循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所以,失去了受众,离开了受众的接受,新闻传播就毫无价值可言。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料“产生的背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媒体的传播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过去的“传播者主导“变为当今的“受众主导“,受众成为传播活动的中心。在以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主体的前提下,如何满足受众的兴趣与需要,让受众对新闻传播感到信任和满意,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事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进步和公众对新闻媒体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新闻工作也越来越成为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当前新闻媒体在民生、民情、民意等公共服务类传播中存在的传播效果问题入手,提出了优化社会各项管理制度,增强新闻监督的公众性;转变典型传播理念,加大受众接纳力度;传播聚焦民生工程,深化公众关心参与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迅速,但同时,新闻传播活动中产生的一些负面现象,也直接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众对新闻媒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02,(4)
新闻报道在正面宣传中产生了负面效应,在当今新闻媒体上屡见不鲜,反映了有些编辑、记者对正面宣传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缺乏应有的认识,以为只要正面宣传就不存在任何消极影晌,对其给受众带来的传播效果不去认真研究,甚至产生了负面效果也不在乎,由此使得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形象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1.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门槛,往往是具有专业身份的传播者负责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进入自媒体时代,受众与传播者角色不再固定,受众也可以与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一样,通过例如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发布信息而成为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角色不再垄断,新闻媒体的传播地位受到挑战,媒体发展的重点由"我要传播什么"改变为"受众想要接受什么",新闻传播格局由"传者天下"进入"受者天下",受众成为新闻的起点与归宿,民生新闻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时代社会的不断转型,新闻媒体的受众需求和体制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媒体已经难以有效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而网络媒体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与传统媒体在相互竞争和融合的趋势下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目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新闻领域的互动传播与相互补充,有效满足了受众的实际需求,两者的整合已经成为新闻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就对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在正面宣传中产生了负面效应,在当今新闻媒体上屡见不鲜,反映了有些编辑、记对正面宣传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缺乏应有的认识,以为只要正面宣传就不存在任何消极影响,对其给受众带来的传播效果不去认真研究,甚至产生了负面效果也不在乎,由此使得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工作的形象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传播渠道、舆论重点都在发生着变化,多数的变化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但为了博取更多受众的眼球,有些变化也在不断冲击着新闻媒体最基本的客观公正的原则,导致新闻报道失衡。新闻报道是媒介对新闻第一反应最直观的体现,展现出新闻媒体的敏感度,价值取向失衡的新闻报道却为了迎合受众,只报道受众感兴趣或乐于听到的新闻,这违背了新闻的客观公正性。  相似文献   

15.
程沛 《新闻世界》2012,(11):179-180
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当前在新闻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新闻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新闻语言必然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6.
王海峰 《青年记者》2016,(26):53-54
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我国英语新闻媒体需要以提升对外传播效果为出发点,体现出对受众群体文化需求的尊重,并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即实现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的平衡. 英语新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漠视文化”现象 我国英语新闻对外传播属于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因此,重视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新闻对外传播效果的关键.与此同时,英语新闻也应当强调国内外受众的接受,从而确保英语新闻对外传播能够获得国际舆论支持并实现对外传播效果的提升.然而,我国英语新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漠视文化”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缺乏对受众文化差异的考虑以及欠缺针对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制约英语新闻跨文化传播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燕 《当代传播》2001,(1):32-33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新闻传播界的竞争与日俱增,已构成一道浓重的社会风景。新闻传媒的竞争无疑为广大受众的受传选择与需求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新闻改革酿就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实际上,新闻媒体竞争的根本就是新闻人才的竞争,或者说是媒体在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的竞争。有了优秀的新闻人才,才会有优秀的新闻媒体,已是当今的社会共识。新闻人才早已是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重要砝码。 中国青年报堪称是一张拥有较强传播实力与较高传播水平的现代报纸,无论在新闻媒体各领风骚的过去,还是在新闻…  相似文献   

18.
开栏的话:受众是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接受者,也是整个传播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受众的不同认识和不同态度,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将影响到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和媒介逐步走向市场,受众日益受到各新闻媒体的重视,受众研究和受众调查在我国得以逐步展开,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上,对受众的研究都是不够的,甚至在某些媒体和某些人心目中,受众意识和受众地位、作用还是比较模糊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新闻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因此,…  相似文献   

19.
张鸣  刘丹 《视听界》2004,(4):55-57
尽管新闻传播市场上有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之说, 但就其市场地位而言,新闻传播的贴近性实现得越好,受众的忠诚度也就越高,市场地位也就越牢固。所以,新闻媒体努力实现新闻报道的贴近性不仅仅是中央领导和社会公众的希望,更应该把它看作是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新闻传播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随着传播媒介不断市场化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体更重视新闻信息传播与受众的互动关系,更强调为受众服务。无视受众的需求、不顾及公众的感觉,不回答公众希望了解的问题,不反映公众的呼声与要求,在媒体竞争的大潮中就会走向边缘化或被抛弃。事实上,国内的大多数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正在努力探索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