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7·5事件"报道看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7·5事件"中的媒体舆论引导为例,考察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的媒介危机干预策略,并对常态下的媒介舆论生态环境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反映舆论:传媒有效引导舆论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一直以来重视舆论引导作用。但如何才能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呢?在当前轻“反映”重“引导”的媒介舆论氛围中。本文从分析媒介社会属性、媒介传播规律出发。探讨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的关系,指出应该强调媒介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将反映舆论作为舆论引导的前提.使媒介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才能使舆论引导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宫玉婷 《新闻世界》2011,(11):222-223
新媒体时代下的舆情对舆论引导和控制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谐。只有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我国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媒介秀”节目产生的背景和传播过程所形成的舆论进行多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媒介秀”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观众和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反过来也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节目本身的策划和创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舆论引导作用程度的发挥。把握好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舆论的控制和引导,是当前社会状态和媒介生态背景下,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赵晨 《传媒》2017,(10)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主流媒体和以政府为主导的舆论格局带来了巨大挑战.这就需要在把握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以适应舆论生态环境变化,加强对新闻舆论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党刊如何实现“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新闻世界》2011,(9):56-57
党刊必须把“三贴近”作为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突破口,不断增加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充分发挥党刊宣传主阵地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支持。本文分析了《今日浙江》杂志以“三贴近”为原则,在推进党刊办刊中的实践,并以此探索党刊实现“三贴近”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本文从媒介生态环境切入,提出了一个由新闻舆论引导决策内核、新闻舆论引导亚内核和新闻舆论引导外围三层结构组成的架构体系,并重点解读了亚内核系统中的理念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的九大要素,明确提出在三个层面意义下的新闻舆论引导新境界,尊重舆论引导规律,坚持依法办事理念,突出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正在奠定全新的传播格局,党报党刊在舆论宣传引导中具有主体地位,应大力推进新媒体战略,引领"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内容多重开发,推动内容多屏呈现;二是实施全媒体发展,推动生产流程再造;三是在新媒体战略中培育党报党刊内容品牌;四是打造互动平台,新老媒体合作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9.
党刊是阐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介绍发展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回答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在当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厚植党刊思想引领、舆论引导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融合发展,抢占网上舆论"制高点",唱响网上宣传"好声音",对于在新时期创新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认识、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从而为黑龙江振兴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沈旻雁 《新闻窗》2011,(6):95-96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媒介所有者、使用者,以媒介为手段,通过媒介对社会上的人、事、物进行报道,进而形成舆论、反应舆论、引导舆论,这些形成、反映、引导的舆论对各种权力组织和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它以一种强大的无形压力,以社会公理、正义、良知和社会道德观为准则对社会进行监督,进而达到社会整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谢加书 《中国出版》2014,(19):46-49
新媒体舆论是网民通过新媒体就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而形成的有倾向性的意见,是网民民意的体现。与新媒体舆论相关的是传统媒介舆论等,“媒介舆论是指通过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舆论。它包括各种传播媒介,尤其是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刊登的言论、来信、社会讨论、社会调查、民意测验等”。[1]媒介舆论和新媒体舆论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新媒体舆论的主体是网民,没有严格的把关人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多变。而媒介舆论载体是传统大众传媒,媒介舆论主导权掌握在把关人手中。同时,新媒体舆论和传统媒介舆论之间体现为相互影响、相互转换关系。民众意见可通过新媒体形成新媒体舆论,新媒体舆论逐步壮大,被党报党刊等关注,就可转化为媒介舆论,二者合二为一。当然,媒介舆论受到压力,也可能在新媒体中兴起,变为新媒体舆论。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科技进步的支撑下,新媒体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传统的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媒介融合背景下舆论引导工作的新特点,提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舆论引导力的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舆论宣传中,党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因为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导致党刊的舆论引导作用有所减弱。为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党刊需要与时俱进,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本文主要围绕党刊新媒体平台的优化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晓珍 《中国出版》2012,(18):31-33
新时期下面对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党报党刊该如何提高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新闻传播能力?《人民日报》通过捕捉社会热点、努力贴近民生、转变文风版式等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传播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介融合使传媒的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虽然新的时代的到来给传媒界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但是却给传统广播电视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所以传统广播电视媒介如何应对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冲击,继续生存下去,怎么提升广播舆论引导能力,已成为当下传统广播电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介的发展现状,重点提出了提升电视广播媒介舆论引导能力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引导舆论是媒介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正确地引导舆论,是党的宣传思想战线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媒介的舆论引导工作往往做得不够好,最根本的原因是新闻工作者对媒介的宣传工作认识不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党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仍墨守成规,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宣传说教味太浓,渐渐脱离了受众,影响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常昕 《中国广播》2011,(12):36-39
国内传统广播行业正置身媒介融合、自媒体快速发展的全新媒介生态,社会转型期的舆论引导也因此处在新的拐点和难点。笔者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近期有关“上海地铁追尾”事件的报道样本,梳理其对此次突发事件的报道特点和亮点,重点探讨在新的媒介语境下,传统广播如何在传播理念、节目形态上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新需要。论述还引入上海电台的相关报道,提出地方广播应借助地缘、人力、线性资源优势,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该采取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杨艺 《东南传播》2012,(7):45-47
公众舆论对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其责任要求其实施对司法审判的监督。媒介作为舆论与司法的桥梁,很容易引导舆论,进而影响司法独立。"舆论审判"对司法独立有很大危害,它源于舆论与司法之间的相互矛盾,最大的冲突表现为情超越法。实际上,二者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存在根本矛盾。笔者相信从法律制定、司法审判、媒介自律三方面入手有望解决"舆论审判"与司法独立之间的矛盾:加强司法开放,通过媒介加强法律对民意的逆向引导;以法承情,制定出完善的体现民意的《新闻法》;加强媒介自律,提升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9.
李倩坤 《今传媒》2015,(2):20-21
随着社会文化背景发生变化,媒介融合成为必然,在此期间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固有的舆论引导模式正在转变,媒体在媒介融合最重要阵地网络中的舆论引导权也在慢慢流失。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视角引入心理环境概念,建设媒介通过影响心里环境间接实现舆论引导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是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在引导新闻舆论中举足轻重。自中央电视台1994年4月推出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以来,中同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它们依托电视媒体,以对社会现象的密切关注,对热点、难点的及时捕捉和深度评析,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毋庸置疑,同整个电视业的发展相比较,电视新闻评论还略显薄弱,影响了其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