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时下,一些出版物因常用嘘词使用错误而导致文章句子不通、语义失当的现象屡见不鲜。清人刘淇在他的《助字辩略》序中指出:“虚字一乖,判于燕赵”,“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无论是怍者还是编辑,都应努力去减少虚词的使用错误,以维护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2.
当下大众的语言应用中出现了不少时尚汉语现象。它们有的属于语言潮流,有的属于语言事实;作为规范汉语的时代变异,有其历史合理性。编辑工作中会遇到不少类型的时尚汉语问题,要依据具体语域来判断它们是正常现象还是病态现象。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词汇是语言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一定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礼仪道德、 审美情趣,无不反映在词汇中."鞋"字的源流发展体现了丰富的汉民族文化蕴意.  相似文献   

4.
<正>在多媒体时代,连线报道慢慢成为广播新闻频道中常用的节目形态,成为广播媒体扬长避短、扩大影响力的有效手段。记者在第一现场,通过与直播间连线的形式,直接面向听众述说新闻、描绘现场、发表意见,现场感、画面感都非常强。但是,笔者也注意到,连线报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并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记者的现场选择、连线能力、报道质量都是关键。一、新闻场的选择——记者在哪儿在连线报道的时候,记者需要用准确和流畅的语言将现场的实际状况传达给受众,要准确把握现场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8,(4):47-47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我们生活在变化的时代里!是选择将忠诚全部奉献给单位,还是选择自己创业?虽然两者各有利弊,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要自己创业。  相似文献   

6.
图片,是一种比语言更为直观的思想表现形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读书看字成了都市人一种奢侈的习惯,因此图片对于读者的感染力就更加重要.因为忙碌,大家养成了看图来选择消费品的习惯,于是,有些人把这个时代称为"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7.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一种体,它要求作以最精练的字,最明快的语言、最快捷的速度向读传送最新的信息。一些经验丰富的记或通讯员在把握了这一点的基础上,总是千方百计榨出消息的“油”来,无论从标题,还是从导语上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这些不同的香味,一上版,就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8.
重大典型报道关键是切中时代脉搏,反映时代声音;要跳出现成材料和框框,在采访上下功夫,在选材上下功夫,在语言组织上下功夫;要精准到每一句话,每个词,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在精准选题和展示内容的基础上,用工匠精神去完成新闻产品。新闻不是易碎的,新闻同样可以做出有生命力的精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网络新闻的兴起,以及其他电质媒体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致使传统报业这一纸质媒体面临新的战略转移。在这个战略转移的过程中,作为纸质媒体的地市级晚报更要积极应对,而在此应对当中,首要的恐怕是在内容的“新”字上下功夫。要如此,无论是本地新闻的时效选择,还是时事新闻的时段选择,  相似文献   

10.
尊称与谦称     
《兰台世界》2004,(5):37-37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汉语中对别人的尊称(也叫敬称)和对自己的谦称是常用的,不论在书面语言中,还是口头语言中。主要的敬词和谦词有:用贵字表尊敬称呼,如贵姓,指别人的姓;贵府,指别人的住室;贵庚,指别人的年龄;贵干,指别人做的事情。“敝”原意为破旧,用作自谦之词。如敝人,是说话人称自己;敝指自己这里;敝校,即我校。同贵字相近的字是尊,也表敬称。尊上,别人的父母;尊兄,同辈长者。谦称常用的还有贱、卑。贱子,自己的儿子;贱事,自己的事;卑职、卑末都表示自己职务低微,是我的谦称。用以表示尊称的还有大、贤等。称别人著作为大作,称别人的儿…  相似文献   

11.
郭玲  张燕 《编辑之友》2001,(4):55-55
现代汉语中,通常用"作"与"做"的地方特别多.不论是日常生活语言,还是学术论著的书面语言,这两个字的使用频率均相当高.在口语中,由于"作"与"做"发音相同,而无须区别使用.但是,在书面语言中,要想正确使用"作"与"做"就比较困难了,往往出现两字混用和错用现象.这给我们在编辑加工、校对文稿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那么,如何正确区分和使用这两个字,从而避免写作当中出现混用和错用呢?  相似文献   

12.
刘悦 《声屏世界》2014,(2):50-52
在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白热化的竞争之后,大家越来越认同了一条原则,那就是电视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受制于注意力,电视品牌的经营实际上就是注意力的经营。一言以蔽之,这是个注意力为王的时代。于是,不管是卫视还是地面频道,大家的目光都在整齐划一地直指“注意力”。在炒作“注意力”概念过程中,往往还连着诱人的“经济”二字。因此,如何迅速、有效地吸引尽可能多的注意力,争夺到足够数量的“眼球”,也就是所谓的注意力营销(Attention Marketing)成为关系到电视媒体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么,电视媒体要如何做好注意力营销?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新闻中,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同期声语言,对深化新闻主题,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体现电视传媒声画实录的独特优势,无疑是很有益处的。正因如此,近年来在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对同期声语言的运用可谓比比皆是。某些电视台甚至明文规定,参加年度评比的新闻,必须要有同期声。 其实无论是同期声语言还是解说语言或字幕语言等,这都只是表现形式,就某条电视新闻而言,到底应当采用哪一种或几种语言去表达,理当由这条新闻特有的内涵所决定,即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因此,无论内容如何,一概要求采用同期声语言的形式加以报道的作法显然过于偏颇。  相似文献   

14.
明代陶承学、毛曾改编的韵书《字学集要》中出现了41条"雅音"、"中原雅音"引文。经与《韵学集成》引文对比考证,证明《字学集要》这些引文为韵书《中原雅音》的材料。其中一条为《字学集要》特有引文。  相似文献   

15.
四十年前,当我初学写诗的时候,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一位编辑在给我的退稿信中写道:“一首诗首先要有一个完整新颖的构思,再有一两句警句,它就是一首好诗了。”她的话永远地记在了我的心里,成了我写诗所遵循的原则。 构思二字的起源已经无从查考了,但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写诗的人无不在构思二字上下功夫。一首诗的成败主要在于它的构思巧拙和选取角度所决定的,然后才是语言的新鲜和形象的选择等一系列工程。我自己也曾把诗的构思比喻为建筑师的建筑设计,一首诗和一座楼应该看成同是一项工程,一座楼首先要确定它是高层还是低层,是…  相似文献   

16.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一种体,它要求作以最精炼的字、最明快的语言、最快捷的速度向读传送最新的信息。当作把握了这些之后,又怎么写出味道来呢?  相似文献   

17.
字、用字构成的词和词组,是写作的建构材料,好比是建筑房屋的砖头、泥、石。人们写文章、写讲话稿、写文艺作品,凡是涉及书面作品,都离不开字、词和词组。它们是一切文字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段和技能。作为出版工作者,不论是编辑、校对,还是电脑打字员,掌握一些有关字、词和词组的知识,并且能在使用中加以运用,对于提高书稿质量是大有好处的。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一般说来,语言是文字  相似文献   

18.
熊辉 《大观周刊》2012,(41):288-288
识字.组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基础.是打开文学艺术殿堂的一把金钥匙。在小学阶段.学生将要学习3500个常用汉字,对这些常用汉字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其它科目的学习及今后的学习话动。“字”和“词”是一篇文章的基本元素,、用同一个字可以组成很多不同意思的词语。  相似文献   

19.
编辑要练就语言文字功夫王建辉语言文字是编辑的基本功。编辑的语言文字,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一是文字,也就是字、词、句、篇。字、词多为文字问题,句、篇乃涉语言问题。关于字。昔人做学问,往往看重“识字”为本。编辑编书,也要识字为先。这有三层意思。一是要认...  相似文献   

20.
说来也奇,忙忙碌碌当了大半辈子记者,直到老了做了教书先生,旁观者清,这才大抵上弄明白写稿要想到读者是怎么一回事儿。例如,读了9月6日河南日报头版,该报记者、通讯员写的《京九铁路黄河大桥动工》消息,全文约480字,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条铁路的起、终点到底在哪儿。这“京”字还好对付,一般还不至于糊里糊涂猜到南京去;而“九”字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就费劲了。找来同日的人民日报头版,读了新华社就此而发的通稿,这才知道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这条铁路要直达九龙。如此说来,在“九”字后边括上一个“龙”字,读者对这个难题也便迎刃而解了。还有,消息中对于这条大干线要穿过的省、市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