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等媒介已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重要工具,人们在广泛利用手机、电脑等查询信息、进行人际交往,如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所说,媒介对人产生异化作用。面对这种人类交流方式所陷入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成为完整、自由的个体人?本文以手机媒介为例,分析其利弊,思考目前的困境,希望对沉睡中的人们有呐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蒋佶成 《新闻通讯》2012,(12):26-28
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现阶段“三网融合”的新媒体是高新技术与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榆平台以及大容量多形式的信息共享兼容充分地延伸了人的器官功能,也打开了人类的思想禁锢.但这都存在一个前提,就是要寻找出媒介与人们之间的平衡点,所以高科技与媒介的融合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找寻出这个动态平衡点的移动规律并向其靠近时,高科技媒介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人类的延伸。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介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功能愈加人性化与多样化,人类沉浸在自身创设的媒介环境中,被新的媒介技术裹挟着、异化着却不自知。因而我们需承认新媒体在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人类的异化现象也逐渐成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危害,不断侵蚀着人类的独立性与理性。本文在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人的异化现象的特点、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试图揭示其出现的深层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几点减轻人的异化的对策,从而使人类实现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变,回归主人翁地位,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前言 近几年来.新闻传媒素养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和教育界许多人士都意识到.大学生传媒素养及其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能使大学生掌握媒介传播的相关知识与运作内幕,从而知道怎样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使自己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而不至于只是充当媒介传播的被动接受者。  相似文献   

5.
余霞  程珊 《东南传播》2011,(12):62-64
媒介环境随着科学技术、媒介制度等的发展已发生了剧变,媒介与人的关系也相应发生改变。媒体内容极为丰富、媒介形式日益多样化,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本质上代表何种媒体现象.全媒体将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本文以全媒体环境为背景,通过探讨全媒体的真正内涵,揭示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进而对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人的存在是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统一。高科技网络技术的出现,越发将"人的存在"置于"虚拟"的现实之下,致使人从现实走进虚拟空间。在虚拟世界中,人的存在具有虚拟性、多元化、多样性等特点,以及存在行为的片段化、表层化和多向化的趋势。虚拟生存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然而,我们应该辩证地去对待在越来越虚拟的当下的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当下,新媒介构建的“天罗地网”不仅催生着人们新型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创造了许多新空间.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科技新媒体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惑甚至困扰.在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传媒更受到强大的市场压力,逐渐以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归依,传统的传播伦理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伦理究竟遭遇到何种困境?对传播失范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如何规范传播环境,建构新闻传播伦理新秩序?这些都已成为每一位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深刻认识媒介生态变迁与新闻传播伦理,“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传播伦理:困境与对策”两岸四地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7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及印刷媒体、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正日益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眼球经济、媒介至上的语境下,学术界关于中国媒介的研究也呈逐渐升温的趋势,各类运用新方法、新理论、新材料把脉媒介运作的著作不断涌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时下学术界对于媒介批评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学术领域,但由于理论原创能力的欠缺、媒介批评意识的不自觉以及对于不同时期媒介宏观把握的天然难度,使得不少媒介批评研究的著作尚未能真正深入当下中国媒介生态的现场,其批评的有效性、阐释的力度尚存在不少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焦宝 《当代传播》2022,(3):40-42+55
当下的智能传播时代是一个人即媒介的时代。人即媒介从根源上说,是智能传播时代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中出现的两种智能,即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在两种智能的加持下,整个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互动合作,催生出参与智能传播的三种存在:真实人、虚拟人和人工人。这三种人共同促成了人即媒介的出现。人即媒介,意味着智能传播时代的伦理规范必须是人的伦理规范,唯有推动智能向善,才能实现人类信息传播的良善秩序,从而促成智能传播环境的良善之治。  相似文献   

10.
前言 近几年来,新闻传媒素养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和教育界许多人士都意识到,大学生传媒素养及其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能使大学生掌握媒介传播的相关知识与运作内幕,从而知道怎样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使自己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人,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而不至于只是充当媒介传播的被动接受者.因此,在普通高校实施新闻传媒素养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文博 《新闻世界》2012,(9):228-230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媒介影响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便捷了我们的生活;可我们又被媒介所监督、所控制。面对庞大的信息洪流,我们的思维和身体变得力不从心。人类和媒介在角色上发生着戏剧化的颠倒,究竟是人为媒介而活,还是媒介为人而存?媒介与人,又是谁控制了谁?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1,(12):95-104
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媒介技术正在全面"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现象在乐于接受新技术并沉浸其中的都市青年身上尤为凸显。本研究基于技术现象学的理论视角,以智能可穿戴设备在都市青年生活场景的应用为切入点,提出媒介技术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双重中介"作用:既中介自我与身体,也中介主体与社会。在自我-身体层面,媒介借助物的形态框定人的动作和轨迹,并介入知觉系统中介人的主观感知,使身体成为媒介系统的生物终端;在主体-社会层面,媒介是连通主体与虚拟网络的数字接口,其搭建的"关系平台"促使人以"化身"的形式参与交往。媒介既规定了生活场景的断裂与融合,也改变着生存在媒介之间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在强调媒介的"自主性"及其作为"自然环境"的现状之余,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于媒介的"主体性"所在。理解"人/技联合体"的存在方式是维持人与媒介技术之间动态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地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并有效地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也指受众的批判性思维反作用于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使人们成为媒介的主动参予者,而不只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的传媒,媒介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邢娜娜 《大观周刊》2011,(47):200-200
在人类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历史学就像是一张破渔网,在长河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对人类生活进行不同的带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捕捉。即使是有主观的主动的选择和客观的被动的获得,但是历史学-这张渔网是”破”的(它对于人类生活的捕捉是不完整的和历史的)还是尝试着去尽量地通过被人(主要是指历史学家、历史工作者和历史叙述及历史记录者等)的修补而收获更多的历史事实和真相。可是历史学这张破渔网总是受到历史本身学科的发展和时代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始终无法真正地得到修补,使历史学总是在寻找人类的规律和过去生活的轨迹的完整。这些都需要历史的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于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正式拉开了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的帷幕。随着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的不断发展,我国新闻传播素质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媒介全球化和我国媒介市场化过程的加剧,媒介的运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国外及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外延不断扩大,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或“看不见的学校”,“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去观察和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生命的怜悯与尊重.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工作的终极目的,从本质上说,与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即:通过新闻报道这种形式,对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予以长期的关注和关怀,积极引导社会努力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尊严,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活动环境,进一步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从而达到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目的.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前提下,国内众多媒体已把人文关怀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价值予以自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认识活动之上的审美,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属性.网络空间的强势崛起迅速改变着原有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尼尔·波兹曼曾戏谑地写道:“在这个由电子媒介勾画出来的世界里不存在秩序和意义,我们不必把它当回事.”①他的话或许有些夸张,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现今的虚拟世界中,纯娱乐化的接受成为流行,而在这一趋势之中,审美转向成为其中的一大现象,审丑逐渐演变为一种奇观景象.  相似文献   

18.
王志 《今传媒》2005,(11X):13-15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当今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由大众媒介主导的信息时代,人与世界之间的话语关系逐渐演变成一种媒介话语关系,媒介话语成为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中介。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文化的诗意栖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晖 《现代传播》2005,(1):104-105
文化是有理性的人类创造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对于文化,“我们必须不断扩展它的意义, 直至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成为同义的。”①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电视媒介的信息应该是文化的诗意栖居。但是, 不幸的是, 电视在物欲横流的市场化空间下,患了文化贫血症。电视文艺更多地承载着一种虚假的狂欢。以他者表面的生存境遇比照受众自己的生活, 使受众在哈哈大笑之间遗失自己本来的生活面貌。“狂欢”本来源于古代欧洲宗教节日的庆典, 在狂欢节上生活本身出演, 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游戏性。它让全民在笑声中“取笑自身也取笑他者”②。游…  相似文献   

20.
隆志秀 《新闻知识》2012,(10):62-63,32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技术手段,目前已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在给人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因为人类自己的原因而使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技术手段的负面影响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对人们创造性思维的消减、使人们形成心理依赖、对社会权威的消减、造成信息迷失、成为和平演变的隐蔽战场。面对网络技术手段的负面影响,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有关媒介素养的国民教育,引导人们理性利用网络媒介,培养对新技术包装文化的鉴别力,自觉地关注自身人格主体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