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永新县广播电视台从1996年起,开办了社会热点栏目《永新人谈永新事》,这一栏目对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及时、有深度的报道,为推动全县的改革开放做了大量的舆论引导工作,被群众称为永新的《焦点访谈》。本文试就县级电视台如何办好热点节目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张素芳 《新闻世界》2013,(10):171-172
县级台办深度报道栏目不象中央台有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新闻资源可供选择。本文以县级台深度报道栏目采编实践为例,分析如何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摸索,获取源源不断的题材,使县级台深度报道栏目走出“断炊”窘境。  相似文献   

3.
徐朝清 《青年记者》2006,(20):13-15
《中国时事》栏目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一个新闻类综合性深度报道栏目。它自1989年创建以来,始终以客观性、权威性的新闻报道为己任,快速、全面地向世界报道正在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活动和事件。近20年来,《中国时事》栏目还不断根据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时事》栏目,是一个新闻类综合性深度报道栏目,自1989年创办以来,不断探索得到了听众和专家的认可。其成功说明,加强深度报道,是提高国内新闻对外报道影响力的有效行式。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电视节目娱乐至上、商业化竞争日趋白热化的21世纪,如何寻求新的媒介生存与发展空间成为各家媒体不可规避的话题,中国电视调查式深度报道栏目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调查性报道的新闻类栏目,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本文试图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例,从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品牌的打造、维护和营销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继央视开办《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多档深度报道栏目开办以来,各地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和评述,弥补了传统电视新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缺陷,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做有深度、高的节目,央视和省级电视台优势明显,很多地方电视台同行都感慨,基层电视台深度报道很难做深。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谈地方电视台深度报道栏目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电视经济新闻、经济专题、经济事件报道的数量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提高,经济栏目的开设为经济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企业、商务、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达到了我们设置经济平台唱大戏的预期目的.如何搞好经济宣传,做好电视经济深度报道,提高传媒的引导水平,成为广播电视工作者研究的课题.那么作为县级台,如何办好经济栏目呢?  相似文献   

8.
在关于深度报道的各国学者的著作中,即使是深度报道发源地的美国,对深度报道的认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种状况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无论是哪种说法,深刻性、整合性与递延性都是深度报道的言中之意。深度报道的这种本体性意义曾一度被认为是报纸等平面媒体的专属,因为文字偏重学理,能够驾驭严密的逻辑且不必担心受众由于传播方式的局限而看不懂。尽管它实际上是在广电媒体与之形成三足鼎立之后。报纸等平面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的选择。 1993和1994年中央电视台分别推出《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焦点访谈》定位“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追求“深、广、新”;后央视新闻评论部推出的大型调查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更是将电视深度报道的深刻性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目前电视深度报道对经济领域的关注开始逐步“热身”。本文通过对《经济半小时》的分析,来透视电视如何关注深度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在我国自80年代兴起后便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多家都市报致力于深度报道,并将其作为提升自身关注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新京报》"核心报道"栏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版面次序、文章篇幅、版面编排、题材选择、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该栏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工作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责所在。本文从如何创新新农村建设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制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县级电视台创新新农村建设新闻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已经开播的少儿频道,专门针对农村少年儿童的电视栏目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少儿节目不应该只为20%左右的城市少年儿童服务,县级电视台创办并且办好少儿栏目尤为重要。本文试对县级电视台少儿栏目的发展作简单的分析,并结合苍南电视台《开心智力王》栏目探讨如何更好地办好少儿栏目。  相似文献   

12.
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工作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责所在。本文从如何创新新农村建设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制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县级电视台创新新农村建设新闻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工作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责所在。本文从如何创新新农村建设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制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县级电视台创新新农村建设新闻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任晓润 《视听界》2005,(1):70-72
十二年前,在中国电视新闻走向蓬勃发展的起步期,深度报道以其不同凡响的超越为观众瞩目,也成为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中的事业殿堂,当深度报道所涵盖的理念对中国电视新闻事业产生质的飞跃时,曾经作为深度报道代表性载体的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却遭遇到来自受众的“寒流”。《江苏新时空》、《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第一时间》、《西安零距离》、《成都全接触》等等“新闻超市”①类栏目如星星之火在全国呈燎原之势,其受观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创办者当初的期待。有学者认为此“新闻超市”类栏目以其“民生”特质而堪称“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②也有学者认为此类节目过于媚俗,降低了新闻性栏目的品位。③本文从“主体意识”的角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媒体的采编业务中,碍于自身特性,历史题材新闻以往不受传统媒体重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勃兴,历史知识大众化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迅速发展,“民国热”“史学热”等在大众文化领域兴起,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也开始增设历史类新闻报道版块。不过,我们也发现,由于历史题材报道专业性强,采访难度更大,目前见诸媒体的相关报道水平参差不齐,这一新兴新闻富矿潜力尚未挖掘透彻。本文结合《河北日报》深度报道部负责的深度周刊钩沉栏目以及在重要时间节点策采编发的重大主题报道,拟从采编人员素质、保障新闻真实性、提升可读性等方面,对新闻报道如何运用好历史题材、如何做好历史题材报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吴琴 《报刊之友》2014,(2):91-92
当前,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日益呈现融合之势,融合的结果是出现诸如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对此,本文试图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从栏目定位、栏目元素、栏目语言等角度进行解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两者的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日益呈现融合之势,融合的结果是出现诸如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对此,本文试图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从栏目定位、栏目元素、栏目语言等角度进行解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两者的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新闻真相》的前身是《真相》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一档深度调查专题栏目,创立于2010年。2012年黑龙江电视台频道资源整合,法制频道更名为新闻频道,《真相》更名为《新闻真相》。目前的播出时间是:每周一至周日晚20:30-21:30,是一档日播节目。《新闻真相》栏目创立于服务类的民生新闻在全国各省市级电视台遍地开花的时代,在大多数新闻类栏目追求短平快,追求轻松随意的快餐新闻时代,在民生新闻追求服务性的环境和氛围里,《新闻真相》重磅出击,逆流而上,横空出世,策划播出了许多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的系列报道,为龙江百姓奉献出了一道道重口味的新闻大餐,用深度也用力度来重塑深度报道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论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向报纸学习借鉴来的。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我国第一个评述性电视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可谓电视深度报道的最早尝试。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及《新闻调查》被称为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20.
温维娜  唐轶 《新闻战线》2022,(13):60-61
《小康夜话》栏目既关注乡村振兴、绿水青山、返乡创业等宏大主题,也讲到全民健康、城市小康、少数民族脱贫等新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将严肃话题“节目化”、视频节目“深度化”、传统采编“融媒化”,荣获第33届中国经济新闻奖融合报道类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