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使用。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能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朋友圈。其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从诞生以来,微信发展速度惊人。腾讯  相似文献   

2.
汪现 《中国传媒科技》2013,(16):128-129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这是一款支持多平台,旨在促进人们沟通与交流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拍照发给好友、发手机图片、移动即时通信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可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与微信朋友圈。  相似文献   

3.
黄占波 《青年记者》2016,(35):78-79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可在手机、电脑等终端上快速进行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传输,并推出公众平台、消息推送、朋友圈等功能,微信用户可借助“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描二维码几种方式来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①还可以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和有趣生活分享到朋友圈.微信之所以受大学生热捧,主要是因为微信有很多娱乐和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  相似文献   

4.
腾讯微信4.2版本于2012年7月正式推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微信公众平台无法主动添加好友,只能被他人添加为好友,通过认证用户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被搜索,其主要功能定位有群发推送、自动回复和一对一交流.  相似文献   

5.
韩立新  刘洪亮  苏敏 《青年记者》2017,(29):115-116
作为微信自己推出的公众号,“微信运动”能够记录由手机芯片统计的人行走步数,通过“点赞”“排名”“占领封面”“朋友圈分享”等功能实现微信好友间的互动.本文以“微信运动”作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这一在本质上和朋友圈相似、具有除评论外几乎所有互动功能的平台,是否同样发挥着增进个人社会资本的作用,其实质是个人品牌和形象管理的新方式,还是推动全民运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盛毅韬 《新闻世界》2014,(7):187-188
短视频分享应用是当下流行的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社交应用,用户可以将手机拍摄的短视频发布到个人主页、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与好友分享。继文字、图片、语音之后,短视频分享成为移动社交领域的一股新潮流。短视频分享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而且在新闻传播领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孙淑娟 《青年记者》2016,(27):28-29
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播机制密切相关。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这一社交工具,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6亿。微信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应用,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同时也丰富、发展了文化的传播渠道。其中,微信公众号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利用微信提供的视听功能,微信公众号向订阅用户发布各种文化资讯,再通过订阅者将信息分享到各类朋友圈,进而获得订阅数量的增长与影响力的加强。  相似文献   

8.
宋易康 《东南传播》2014,(3):101-104
腾讯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正式推出,这种综合了短信、博客、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IM即时通讯特点于一身的手机应用,很快便由一个即时通讯的微信聊天工具转变成为又一个大型媒体平台。推出不到2年时间,用户使用人数便轻松突破六亿人。基于当下微博平台媒体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而微信公众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媒体大环境,探讨传统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营销传播对媒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文章中将利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特性,并结合营销学对该平台上媒体的营销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目前传统媒体进驻微信平台的现状和一些媒体、企业利用微信营销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为传统媒体进驻微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也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  相似文献   

10.
孙茂庆 《传媒》2016,(15):49-50
根据Curiosity China发布的《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微信每个月的活跃用户数量为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其用户群数量十分庞大。微信的私密性、互动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为群体性事件传播创造了条件。微信与其他媒介渠道相比,在群体性事件传播中具有特殊性,微信用户群体行为具有实名性的特征,用户的微信好友来自于手机通讯录、QQ好友,增强了群体成员间的信任度,使得利用微信平台传播群体性事件更具号召力,增加了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力。而微信传播中以好友间互转、群里互传、朋友圈分享和公众号推送为主要传播方式,具有复杂性和隐秘性,这为群体性事件产生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渠道。同时,微信平台的群体性事件传播过程中,因为具有社会动员性强、时空演化进程快等特点,使得群体性事件传播变得更加复杂,难以控制和把握。这给政府管理部门治理群体性事件增加了难度,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尽快找出有效治理办法,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微信传播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纯华 《声屏世界》2014,(10):65-66
<正>微信营销是随着微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型点对点的营销方式,用户的主动性,商家的热情反馈,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信息的有效性。公共平台以及朋友圈——互动营销在公共平台里推出商品或者品牌信息,对品牌或产品有需求有兴趣的用户会自动自发地去加商家为好友,接受公共账号的信息,在公共平台里和商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问题的咨询。公共平台背后的商家往往有专门负责微信的  相似文献   

12.
近期微信“刷量”工具崩溃,导致一些微信公众号“大V”变成“大伪”,再一次暴露了微信的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微信在功能上也不断“开疆扩土”.从即时通信、朋友圈、公众号、点赞等简单的信息分享功能,发展到支付、购物、游戏、植入广告,以及“摇一摇”“扫一扫”等众多商业和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微信朋友圈是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一个网络虚拟社区。在大学生群体对微信朋友圈的使用过程中,分享的信息内容在不同的性别、年级和所学专业中会有所差异。本文将以沉默的螺旋、使用与满足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在朋友圈分享信息时的行为,通过对微信用户进行社会心理取向和使用与依赖取向的研究,配合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信息分享动机。  相似文献   

14.
何艳霞 《今传媒》2020,29(3):78-79
微信朋友圈中网络心理测试的出现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用户分享心理测试结果这一行为在社交网络中的呈现以及个人自我的隐性剖析。通过分享网络心理测试这一行为可以更深层次地透析现代人孤独且矛盾的心理,本文以用户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网络心理测试这一行为为例,研究用户的心理动机,分析这一行为背后用户的心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自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逾5年的历史,140的字数限制,信息不受限制地及时更新与发布使得微博迅速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同时也成为了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政府、企业、公众人物都使用微博来进行营销或舆论引导。随着其他社交应用的发展,微博渐渐转型为社会化媒体,其作为社交媒体的优势明显。微信则是腾讯开发的一款及时通信应用,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更新时推出了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分享音乐或文章等。朋友圈的出现使得微信不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朋友圈进行传播,朋友圈也成了信息发布和流通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湖北卫视启动了电视互动模式"微信摇一摇"。观众在收看湖北卫视真人秀节目的同时,只要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点击摇一摇功能,进入歌曲就可以实时识别出正在收看的节目。还可以"摇"出各种页面,参与节目互动,更可将各种互动页面、节目信息等分享至朋友圈。  相似文献   

17.
微信如今已成为全国社交媒体中的佼佼者,"朋友圈"已成为人们进行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的重要平台。"朋友圈"是用户以分享的形式与朋友互动交流的私密圈子,如今,"朋友圈"中的朋友逐渐泛化,"私密圈子"也不再私密,朋友圈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用户的使用心理变得敏感、谨慎,这种心理所外化而成的自我呈现中的自由与禁忌便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通过对数位朋友圈用户的深度访谈,结合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试图探究朋友圈中信息分享禁忌的表现形式、生成因素,从而思考新媒体的介入对于人际交往与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16,(30):110-110
微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商业化和治理不足等问题。近期微信"刷量"工具崩溃,导致一些微信公众号"大V"变成"大伪",再一次暴露了微信的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微信在功能上也不断"开疆扩土"。从即时通信、朋友圈、公众号、点赞等简单的信息分享功能,发展到支付、购物、游戏、植入广告,以及"摇一摇""扫一扫"等众多商业和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张倩 《青年记者》2016,(20):92-93
自2012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号及公众平台系统以来,传统媒体纷纷抢滩试水,使其快速成为大众新闻信息获取和分享的主要平台.①微信庞大的用户规模,为纸媒的微信运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年2月,腾讯宣布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正在测试,为传统纸媒的微信运用描绘出更美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8月,在亿级微信用户基础上新增加的一个功能模块,个人或者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创建一个微信的公众账号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向特定群体定期推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全媒体内容,个人实现一对多的沟通与互动,企业可以更好地提升服务.尤其是对企业商家来说,可以通过申请微信公众账号,对微信会员开展微推送、微活动、微分享等,建立起一种线上线下的微信活动营销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