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流报纸周末版在内容上与众多都市休闲类报纸区别不大,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在明确主流报纸周末版编辑创意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笔者从八个方面对主流报纸周末版的策划进行了尝试,对如何打造主流报纸独具特色的周末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许多报纸纷纷办起了“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文摘版”,报界统称为“周末版现象”。报纸“周末版”的出现,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从而吸引了大批读者,大多数报纸的周末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毋庸讳言,也有不少报纸的周末版存在格调不高等问题,需要亟待解决提高质量。进一步办好周末  相似文献   

3.
边风嘉 《新闻窗》2010,(6):44-4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逐渐迈入商品社会,尤其是商业类报纸,率先进入厚报时代。无论是综合类、都市类,还是财经类、娱乐类,在新闻日益“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各家报纸为吸引读者阅读和购买,以提升发行量和吸引广告商,副刊版面不断增加,内容丰富,栏目多样,受众细分。  相似文献   

4.
为了把报纸办得丰富多采、生动活泼,不少报纸开办了周末版(有的叫星期刊、月末版等)。这些周末版大部分思想内容健康、符合报道宗旨,因而给读者一个愉快的“周末”。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良倾向。一是形式上过多过滥,二是内容上粗制滥造。现在,报纸中的周末版有越来越热的势头。不仅机关报、专业报、行业报办周末版,一些文化类、生活类报纸也要办周末版;不仅对开大报要办,一些版  相似文献   

5.
钱琛宇 《新闻世界》2014,(10):146-148
在都市类报纸发展日渐式微的今天,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无疑带来了新的曙光。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都市类报纸提高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建立起数据库以便于更好的分析受众阅读习惯。笔者经过对30家典型都市类报纸一个月的数据统计,发现现阶段都市类报纸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特点,并针对都市类报纸如何更好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报纸的办报水平,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摆在所有记者和编辑面前的重要课题。对都市类报纸中的民生新闻栏目而言,也同样面对严峻的现实挑战。尤其是受到民生新闻特殊性的影响,合理的进行栏目设置与编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即对都市类报纸中民生新闻的栏目设置与编排技巧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8.
首届全国报纸周末版星期刊研讨会于1992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首府西安举行。研讨会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报纸周末版、星期刊蓬勃兴起的必然性及其积极的社会宣传作用,交流了办好周末版、星期刊的经验,并就成立周末版星期刊研究会一事达成了共识。这次研讨会是由陕西的《星期天》报联络《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南京《周末》等几家报纸共同发起,并由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陕西日报周末版和《星期天》报共同筹办的。出席会议的40多位编辑、记者和周末版、星期刊的负责人,分別代表新闻出版报、北京青年报、南京日报、哈尔滨日报、江西日报、青  相似文献   

9.
“周末版(星期刊)现象”已经成为新闻界的“热点”,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据悉,全国1800家左右报纸中的一半以上,办有各种形式的“周末版(星期刊)”。如何根据报纸自身的办报方针和宗旨,在不违背报纸自身性质和任务的前提下,办好独具特色的“周末版”,赢得广大读者的肯定与欢迎,无疑是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课题。对此,我们新闻报已经进行了两年半的  相似文献   

10.
在广播电视类节目中,无论是新闻类节目还是文艺类节目一般都设有热线电话栏目,如"热线点歌"、"热线投诉"、"热线咨询"等。随着都市类报纸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热线电话"在都市类报纸中也发挥了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大热天时,本地许多餐馆都备有凉茶一杯,送到桌上请顾客饮用。作为一种趋同现象,我琢磨再三,终于悟出凉茶的意义在于:餐馆的老板们都已意识到,餐馆对于顾客的吸引力,是实现餐馆自身价值的前提,仅此而已。凉茶本身无法证明餐馆饭菜的风味和质量,更何况,这种凉茶与专营茶馆的茶饮相比,其品味则是未可企及的。由餐馆的凉茶,我想到时下趋之若鹜的报纸周末版。周末版作为一种现象,一种出现在新闻改革征途中的现象,它的全部意义大体亦仅仅相当于餐馆内的凉茶所具有的全部意义。周末版一度受到读者的青睐,只能证明读者阅读心理的饥渴,只能证明我们的报纸正刊办得未如人意,只能证明办报人应痛下决心,练好苦功,办好报纸的正刊! 周末版的热效应,不能作为我们沾沾自喜的依  相似文献   

12.
都市类报纸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市民日常阅读、获取信息贡献了巨大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市类报纸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以更好为市民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栏目是报纸的窗口”。这说明,办好“特色栏目”是办好报纸的关键一环。《邢台广播电视》报创办的“欢乐总动员”、“行风热线连着你我他”、“天南地北邢台人”、“政协观察”等栏目被社会舆论视为特色栏目,吸引了广大读者,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同样作为党的喉舌,广播电视报与其他报纸的区别主要在于定位不同。广播电视报是文化类的、以广播电视为依托的报纸,是和深入千家万户的广播电视紧密相连的。它的导向特点,主要是使人们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闻出版系统的发育,周末版热算是一个信号。 办周末版,是时代的需要,报业竞争的需要,也是读者的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现在全国已有400多家报纸办了周末版(含星期刊、扩大版、文摘版),约占全国报纸2040家的五分之一还多(据1993年底统计)。 据我个人阅读、观察,目前办的周末版是不是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像正统的办党报副  相似文献   

15.
客观地说,在生活服务类报纸还没有大量出现的时候,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周末”版面曾经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报纸扩大影响和赢得广告客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后来随着许多市场类报纸和其他新兴媒体出现,风光不再,在“天天周末”的口号下,大多报纸纷纷取消周末版。近几年,随着《南方周末》、《新周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周报和周刊的蓬勃发展。又有诸多报纸重新开设周末版,在新疆,《新疆都市报》的《第六天》,《乌鲁木齐晚报》的《法制周末》推出后都有不错的口碑。  相似文献   

16.
“周末版(星期刊)现象”已经成为新闻界的“热点”,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据悉,全国1800家左右报纸中的一半以上,办有各种形式的“周末版(星期刊)”。如何根据报纸自身的办报方针和宗旨,在不违背报纸自身性质和任务的前提下,办好独具特色的“周末版”,赢得广大读者的肯定与欢迎,无疑是新闻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课题。对此,我们新闻报已经进行了两年半的探索与实践。新闻报是上海出版,国内外发行,以宣传发展外向型经济为重点,以各类要素市场和经济特区、开发区报  相似文献   

17.
牢记三个“属性”努力办好“周末”史占旗报纸的周末版(含星期刊、月末版等),从80年代初期诞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几个年头。在这一几年中,周未版发展很快,目前约有500多家,约占全国报纸总数的1/4。从全国到各地,周末版的座谈会、研讨会和交流会开了不少...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曾经蓬勃发展、风光无限的都市类报纸被异军突起的网络新媒体抢了风头,发展步伐逐渐放慢,甚至停滞。迷茫之中,都市类报纸从未放弃探寻新路的努力,谋求二次创业。在错综复杂的传媒环境中,我国都市类报纸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都市类报纸的现状近几年我国都市类报纸的状况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静。2004年是我国都市类报纸发展的分界线。上世纪80  相似文献   

19.
地方党报的周末版,是兼具党报特点与晚报风格的都市休闲版块,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颇受读者喜爱。但是,在媒体选择多元化、报业竞争白热化、读者阅读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作为地方党报重要组成部分的周末版,也面临全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报纸办“周末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不仅综合性日报办“周末版”,一些周三四刊的专业性报纸也办“周末版”;已办“周末版”的报纸扩大了版面,没有办的报纸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