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仅"能说"还要"会听" 1.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指群体成员适应角色要求,接受群体行为规范,符合群体发展需要的过程.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指主持人在相关谈话节目中为适应节目的需要而找准自己在节目中所处位置的过程,是"扮演"朋友的角色和嘉宾探讨交流,还是"扮演"学者、导师的角色给观众讲述、分析问题的关键.主持人言语的表达与体势语,都能体现主持人在节目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电视的独特之处之一是,一个言谈举止令人信服的人能够影响观众的观点。"这句话道出了"节目主持人"产生与发展的原因之一。虽然"令人信服的人"可以是除节目主持人之外的"屏幕形象"——学者、政治家,但这"言谈举止令人信服"无疑是节目主持人实现有效传播途径之一。但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如何才能令人信服呢?仪表得体、正直、渊博、客观、富有同情心。我们不妨将这些特征统称为"新闻人格"。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应具备"新闻人格",这是选择与评判节目主持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3.
吴炜 《视听》2016,(7):153-154
节目主持人代表着一个电台或电视台的形象,不断提高节目主持人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节目主持人的积极性是节目主持人自身和管理者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建议,从营造有利于节目主持人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改变培训方式树立主持人的风格、加强自身学习修养等方面着手,培养节目主持人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扎实的语言功底、出众的口才、高超的采编播控技巧、鲜活的个性、良好的风度,从而把人们眼里的"青春职业"做得优质,做得长久。  相似文献   

4.
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对新闻的驾驭能力要求非常高,想要当好一名有深度、有内容的主持人必须先从记者做起。首先,我们对记者型节目主持人进行界定,它是由"记者"和"节目主持人"两个关键词组成,具有记者和主持人双重的身份。要做好记者型节目主持人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新闻素质,又要全面、客观、真实地发现新闻、反映事实,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论,然后用自己的主持风格去串联节目、传达思想、吸引受众。本文试与大家探讨记者型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主持人是节目的主要操作者,是节目与观众之间感情和信息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也有人说"主持人是方针的体现者,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的主播者"。归根结底,不论是美国主持人还是中国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是在电视节目中以个体行为出现,用形态、有声语言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随着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传播对象的心理需求而出现了一种媒介人物-节目主持人。因为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区别,同时也因为人文环境的各不相同,中国和美国的主持人又有着各自的理念。当经济全球化逐步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时,节目主持人开始从最初的单一形象,向现如今的多元化迈步、挺进。不管是中国的主持人,还是美国的主持人,它们都有各自的风采和一套属于自己的主持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节目主持人虽以第一人称"我"的形象出现,可他(她)却代表着所在媒体的形象,因此,他(她)的水平高低、工作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节目、电台电视台的形象.所以,不断提高节目主持人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节目主持人的积极性应该是节目主持人和管理者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中心和灵魂,主持人的好坏、水平往往直接影响一个节目的收视率、甚至决定一个节目的存亡.那么,好的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衡量?除了达到形象、业务能力等基本要求之外,把好"自我心态"关也同样关键.  相似文献   

8.
如今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不再是以"相貌出众,字正腔圆,仪态端庄"为受众的评判标准,而是完成了由"千人一面"到"个性风格"的转变。但是主持人所展现出的"个性",并不仅仅是指个人的外在形象,或是过于注重自我表现。节目主持人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他所属的媒体平台。当今时代呼唤有个性的主持人并以此推动节目品牌效应,同时媒体也极力打造更好的平台让主持人展露自己的个性锋芒,以此来打造有影响力的节目和推动主持人的品牌化。  相似文献   

9.
徐平 《视听界》2015,(1):120-122
主持是一门语言艺术。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言而有物,表达方式具有感染力,语言风格独特,决定了嘉宾和观众对节目的接受程度。可以说,"问什么"关乎节目主持人的内涵修养和知识储备,而"怎么问"则是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和问话艺术的集中体现。一、以东道主(HOST)的姿态提问和引导在英文中,访谈节目主持人(Host)和新闻节目主持人(Anchorman)是有很大区别的。Anchorman原意为"接力赛中最后一棒的运动员",引申义为"新  相似文献   

10.
正电视访谈类节目是对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一种整合。所以,在这种拟态的人际传播之中,主持人的重要性尤为明显。可以说,综艺访谈类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主持人不仅是节目的核心品牌要素和符号,而且是节目的灵魂所在。主持人的个性是主持人的立身之本,彰显着主持人的性格魅力和价值诉求。个性化既是衡量主持人是否优秀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宋璐 《视听》2018,(6):101-102
近年来,真人秀综艺节目一大特点是不用主持人来串联整场节目,主持人在节目里的位置和比重日益弱化。主持人真的要转型、转岗、转身吗?本文谈谈对"去主持人化"恐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近十年来已成为电视新闻性节目中名副其实的主力军.这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以至于许多老主持人因无法适应节目要求而被迫"退役".所以,弄清新闻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对明确主持人的努力方向、提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新闻访谈节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节目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分析新媒体节目主持人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性、适应性和塑造"个人品牌"的能力,可以说明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并有助于反思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约哈里之窗是一个反映人际传播中自我和他人沟通关系动态变化的模型,它能将主持传播中访谈节目主持人和访谈嘉宾的交流状况可视化,是主持人话语风格和访谈能力的度量衡之一.本文深入探讨约哈里之窗模型和访谈节目主持人话语风格的内在联系,基于该模型对"犀利型"风格的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主持语篇进行剖析和总结,进而指导访谈节目主持人更好地...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是广播节目的第一生产力,广播主持人在直播节目过程中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成败。本文探讨了节目中主持人的精彩即兴口语表达看似是随意发挥,实则是即兴口语表达的"非即兴"储备。认为这需要主持人包括生活素材的积累储备、专业能力的积累储备、主持经验的积累储备,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在节目主持中即兴口语表达妙语连珠、引人入听,升华节目主题。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形象设计"作为整体的形象设计工程往往被节目组误读为"主持人化妆"的狭义解释。在本文中,通过简要讲解节目制作中各组织部门的职责,从广义的方面介绍了节目制作中"主持人形象设计"真正的涵盖方面。在主持人形象与节目结合的角度系统的分析了主持人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和组成部分,为节目设计制作方面做出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频道的开播,新栏目的设置……使得节目内容越来越新鲜,越来越丰富。而作为电视台"门面"和形象代言人的节目主持人,其主持风格的个性化也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可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节目质量,关系着节目价值的实现。那么,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去展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魅力呢?笔者认为就是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首先节目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是超群智慧的硕果。其次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是完美个性的再现。第三节目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是高尚灵魂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林海春 《今传媒》2011,(6):120-124
本文是系列论文"英语节目主持人"与"认知风格"的关系的第一篇。本篇主要聚焦于因为跨文化新闻传播的特点而形成的对外英语广播传送中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的职业认知风格"跨文化认知风格"与"英语节目主持人"间的关系。笔者结合"文献分析法"和"个案解析法"的研究原理,对存在于"英语节目主持人"和"跨文化认知风格"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推论,逐渐提炼和推导出这一领域里的节目主持人所持有的认知风格,以及形成的职业化思维特性与达成的传播效应。通过分析和推论,本文得出存在于"英语节目主持人"和"跨文化认知风格"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跨文化认知风格"中的"文化"、"特质"对"英语节目主持人"的职业认知的影响,从而推论出"跨文化认知风格"与"英语节目主持人"的关系,以及对其职业思维理念及所引起的行为方式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9.
节目主持人由于自身职业特点,会经常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日益提升,对节目精神内涵以及深度广度要求的提高,对主持人也有了越来越高的期待。主持人作为一个节目的"灵魂"和"旗帜","核心"和"主导",只有拥有过硬的实力、过强的素质才能真正的受到广大观众的支持和喜爱。因此主持人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不仅是安身之本,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传媒环境飞速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出现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主持人用方言主持节目,大家对此现象褒贬不一。"方言热"的出现,有其必然的趋势,也有其优势,但这也并不代表所有的方言节目都是成功的,更不能说明方言节目可以取代普通话类的节目。本文从方言节目的形成背景、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主持人在节目中使用方言的意义分析,探讨方言节目的现状,并由此分析方言节目存在的问题,探讨方言节目如何趋利避害,并且探讨主持人在这其中的定位与完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综述等方法,将主持人与节目内容结合,更侧重于探讨主持人在这其中的角色定位、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