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周四下午放学前,该班孩子布置数学家庭作业,走进教室一看,该班教语文的景老师和教英语的李老师已经分别在黑板上布置了家庭作业,“语作:围绕圣诞节话题写一篇小作文……”“英作:默写单词,背诵……”,再看有的同学还见缝插针,挤时间做起了英语作业。我让大家停笔,听我布置数学家庭作业。可同学们爱理不理,一半做自己的事,只有一半  相似文献   

2.
案例: 今天,我们五(1)班教语文的孙老师,外出参加会议,找我商量,让任教数学的我替他布置语文家庭作业,并告诉我语文家庭作业的内容——写一篇小作文。我开玩笑地说:“孙老师,你忙就不要布置家庭作业了,把时间让给数学吧?”“不行,数学重要,可语文也不能放松,不要占用‘我’的时间哦!”看到孙老师认真的样子,我接受了孙老师给我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数大米     
这一天.教数学的苏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家庭作业:“明天我们要学习‘千分位’.所以我们今天的家庭作业是数1000粒大米.你们先估一估.再数一数.最后看看估计得是否正确。”我一听,着急地问:“什么?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听了《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执教老师问:“同学们认识钱吗?钱的单位有哪些?”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当然,多数学生回答的是“元、角、分”,但有的学生却说还有“毛”,话音刚落,同学们哈哈大笑,连多数听课的老师,也以为可笑。授课老师立即纠正:“毛”就是“角”,不能说“毛”,只能说“角”。课后,听课老师一片哗然。“角”能不能说成“毛”?老师们竟然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我联想到:1995年我带领学生参加了一次数学竞赛,考试内容是看电视答题,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的,全国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其中有…  相似文献   

5.
张敏 《山东教育》2004,(16):50-50
“同学们,今天的家庭作业是:把今天学的生词抄三逭,句子抄两遍……”我的话还没说.就听下面的“哎呀”声响成一片。“又抄写,早不知写过多少遍了。”“整天做这样的作……”调皮大王谈兴干脆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整天做这样的作业有什么用?老是机械重复地写呀背呀!”“是呀.是呀!”下面的赞同声此起彼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一条重要的消息!”同学们听了这句话顿时瞪大了眼睛,教室里一片寂静。“我不当班主任了,也不教你们语文了,我……”王老师稍作停顿,声音有点沙哑,有点低沉地继续说:“我,我,改行卖苹果了。”  相似文献   

7.
放学前.张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地对大家说:“今天的家庭作业很特别,也很难噢!”同学们一听.立刻竖起了耳朵。只见张老师慢悠悠地说到:“请大家回到家对自己的父母说上一句‘我爱您’!”  相似文献   

8.
我爱我的语文老师,却也“讨厌”我的语文老师。提起“讨厌”的语文老师,我有说不尽的恨,最让我气愤的就是她布置的家庭作业和上课的严厉了。老师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真是多而又多,特别是双休日和  相似文献   

9.
张守信 《班主任》2008,(3):41-41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布置作业时,老师会说:“好好做,看谁先完成。”说完了总是不放心,又补充一句“如果不及时完成,我会……(怎样惩治之类的话)”;打扫卫生时,老师会说:“大家一定要认真打扫,如果扫不干净,我要……”;背诵课文时,老师又会说:“比一比看谁先背会。”说完又加一句,  相似文献   

10.
放学前.张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地对大家说:“令天的家庭作业很特别.也很难噢!”同学们一听.立刻竖起了耳朵。只见张老师慢悠煺地说道:“请大家回到家对自己的父母说上一句’我爱你’!”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心想:“瞎写吧,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招来学生的嘲笑。翻书吧,又怕耽误时间,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看老师写的‘蔺’字正确吗?”我刚一写完,教室里就沸腾了。“老师,写错了!”“那谁来教教老师?”“上边是个‘艹’,下边是‘门’。‘门’里面是个‘住’多一横。”同学们争着发言,一笔一画教得甚是认真,好像生怕教不会我这个老师似的。我认真地写着,很快,一个大大的、工工整整的“蔺”字就诞生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连声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微笑。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又使出一招:“‘廉颇’这两个字更不好写。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教教大家呀?”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急匆匆地打开课本找“廉颇”去了。很快,一只只小手就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好习惯之一 提前预习的习惯张磊和安小娟现在是北京市一所小学五年级的同班同学。张磊的数学成绩好,而英语成绩不大好;安小娟恰好相反,她英语成绩好,数学成绩差。班里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张磊和安小娟都被选为代表介绍他们各自的学习经验。张磊性格腼腆,不好说话,但是他的发言还是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张磊说:“我的学习经验其实也没什么,无非就是提前看看书。”老师说:“提前看书?那么请你说具体点,你是如何提前看书的?”张磊说:“每个周末,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后,我都会拿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浏览数学课本后面没…  相似文献   

13.
孟兆山  石英 《山东教育》2005,(34):16-16
下课了.大多数同学像小乌一样飞出了教室,我坐在讲桌旁批改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因为最近工作比较累.感觉背有些酸痛,不自觉地腾出左手捶打着后背,感觉舒服些,又继续批改作业。这时,我听到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老师,我给你捶捶背吧……”我抬头一看,是刘艺舟。他个子不高,坐在班里的最前排,平日不言不语的.但学习成绩不错。我微笑着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说:“不用了,谢谢你!”他一听急忙说:“老师,你是不是觉得我个子小,拳头小,没劲?你可知道,我在家里经常给妈妈捶背,妈妈说我的小拳头捶背可舒服了。”  相似文献   

14.
在上四年级地理课时,第一节课我就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从今天起,我要带领大家到祖国各地去‘旅游’……”孩子们一听地理老师要带大家去“玩”,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老师要同学们用一两句话说说教室的特点。芳芳说:“我们的教室宽敞。”明明说:“我们的教室明亮。”小刚听了,说:“老师,我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的教室既宽敞又明亮。”“真棒!”老师笑着说,“我们的教室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宽敞,一个是明亮。小刚在句子中用上‘既……又……’,把教室的两个特点连起来讲,既简洁又清楚,值得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6.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故意“忘了”留家庭作业。于是有一个学生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您忘了留作业啦!今天的英语作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新学年的第一天,上初三的女儿就喜滋滋地告诉我,她的班级新换了一位班主任杨老师,四十几岁,教数学。女儿说,杨老师态度温和,脸上总是露着微笑。杨老师竞对同学们说:“我是班上最笨的一个人,你们都比我聪明得多。我可不是谦虚,是真的哟!”  相似文献   

18.
开学之初,可真忙,除了教课,还要绘制红花表,布置各种专栏,更换板报,简直累得喘不过气来。以往,每周下课,同学们都爱围着老师问这问那,可现在,我总是要说:“老师忙着呢!” 也许,同学们把这看在了眼里…… 有一天,我正在低头布置“星星河”专栏。“老师,我们帮你吧!”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我抬头一看,是毛之硕和其他几个学生。“你们……能行?”我心存疑  相似文献   

19.
“女”老师     
上初二时,我们的数学老师姓吕,同学们都叫他“吕老师”,有时故意加点鼻音,听起来就成了“女”老师。头一次听同学们这样叫时,吕老师脸一沉,胸一挺,一派严肃地说:“什么‘女老师’?我是男的,是man。属鸡,是公鸡!”看吕老师细长的脖子上顶着一颗又大又方、发卷如鬃的脑袋,我们禁不住直点头:“对,是公鸡!”  相似文献   

20.
朱华贤 《师道》2005,(9):43-44
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在分析完课内容之后,她说:“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学生们有的木然,有的互相看看,有的埋头不语,无一人举手。见无人响应,老师又重复了一遍。停了一会儿,一个平时很爱举手的虎头虎脑的男生终于站了起来问:“老师,课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五小节义说‘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前面说必须‘纹丝不动’,后面怎么能‘扭转头一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