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尖 《图书馆杂志》2021,(1):I0005-I0008
2020年10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77岁的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此殊荣。中国读者或许对她不太了解,但她在美国已经赢得了许多重要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她以自传性诗歌出名,目前已经出版有12本诗集,家庭生活、亲密关系是她写作的主题和重点,同时也着重创伤、欲望以及自然书写,并以书写孤独、苦涩和寂寞的坦诚态度著称,读者遍及美国以及全球。  相似文献   

2.
1982年,美国的《迈阿密先驱报》和加拿大的《麦克莱恩杂志》报道了她和她主持的北京晚报《家》专栏,称她为“中国的安·兰德斯”和“亲爱的艾贝”。安·兰德斯是美国著名的女专栏作家,以主持报刊的恋爱及家庭生活专栏而广为人知,许多人写信向她请教时,常以“亲爱的艾贝”开头。在美国,在西方,安·兰德斯是一位名人,在中国,她  相似文献   

3.
陈洁 《新闻记者》2003,(9):53-55
作为上海文广传媒集团首批赴美培训班的一员,在美国短短7周的浮光掠影,初步考察了美国广播产业的发展与现状。这里尝试着对美国广播产业的发展现状、美国最大的广播集团的商业模式与管理架构、美国纽约广播市场的电台布局,进行一点分析和比较,并提出我们的应对设想。一、美国广播产业发展现状蕾拉(Leila)是我们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英语老师,一个非常敬业、和蔼可亲的美国女老师。因为我的工作关系,她和我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广播。她说她的家里没有电视接口,他们一家人不看电视。这着实让我感到意外。她说她17岁的儿子必须远离暴力和性,而这些…  相似文献   

4.
记得《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纽约如此,整个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国家。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发达的经济、科技和所谓的"自由价值观"和"美国梦",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5.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1 885— 1 970 )是美国著名进步记者和作家 ,也是中国人民诚挚的朋友。她一生追求进步 ,坚持真理 ,以犀利的笔为武器 ,始终不渝地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 ,尤其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成就。她的一生 ,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了巨大贡献。1 885年 ,斯特朗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个有教养的家庭。在父母的影响下 ,她自幼刻苦学习 ,年仅 2 2岁 ,就以优异成绩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她早年在美国投身进步活动 :积极参加反对美国加入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运动 ;参…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记者萨贝里的审讯日前在伊朗不公开进行,她被判间谍罪名成立,监禁八年。她的律师18日声言会上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非常失望。据香港《大公报》等媒体报道,31岁的萨贝里生于美国,有日本血统,1998年曾入围美国小姐决赛前十名。她曾为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福克斯新闻台及英国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者视她为偶像,保守的美国人开她的玩笑,但是第一夫人摇身一变成了美国参议员。虽然希拉里曾表示,自己未来没有竞选美国总统的计划。但是谁又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9.
1994年底,张树新跟丈夫一起去美国游历。在一位同学的家里,她看到了一份印有E-mail地址的通讯录,由此了解了美国一家Internet接入公司。那一刻,互联网这只"蝴蝶"飞进了她的心里。直觉告诉她:这可能是一个比她正在做的  相似文献   

10.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14,(6):96-96
秀兰·邓波儿—代童星陨落 美国当地时间2月10日,好莱坞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去世,享年85岁。她是上世纪电影史上一个特殊年代的传奇,对于美国人来说,她不仅仅是—个童星,更是经济大萧条时代的一抹温暖童真。在全球,特别是中国,她也赢得了十足的关注和宠爱。  相似文献   

12.
从护理系学生到最佳摄影记者当美国全国新闻摄影记者协会宣布把1993年最佳摄影记者的称号授予卡罗尔·古茜时,这位《华盛顿邮报》37岁的女记者并没有惊喜若狂。她已没有了初次获奖者那种激动,因为荣誉对她已不再陌生。早在1986年。古茜就获得了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中的现场新闻摄影奖。1989年她首次被美国全国新闻摄影记者协会评为当年最佳摄影记者。1991年和1993年,她两度获得白宫新闻摄影记者协会授予的最佳摄影记者称号。她还获得了许多优秀作品奖。  相似文献   

13.
2001年5月11日,住在美国肯塔基州帕迪尤卡的小吕考完了她主修的工商管理硕士(MBA)的最后一门课,如释重负的小吕表示,来美国生活和学习吃苦太多,这辈子再也不上学了。她将努力工作,挣钱养家,相夫教子。小吕在美国已有8年多,她的经历犹如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她经历了"文化电击"的精神煎熬和找工作以及打工的种种不顺,同时也在学习和生活的艰难困苦中磨练了意志,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体验了自我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后的喜悦。鉴于国内还有许多学子希望到美国留学,小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愿意把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经历诉诸文字,以飨后进。  相似文献   

14.
今年九月十七日,美国中文报纸《国际日报》发行人李亚频驱车离开台北市,前往高雄市。刚到台北市郊区,尾随已久的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的车抢上去,拦住她的车,逮捕了她。而十天后,“警总”又将她“开释”。这一捉一放,颇使人玩味。李亚频已定居美国多年。她虽然仍具有台湾公民的身份,但在美国拥有永久居留权。这次,她是回台湾暂短居留。  相似文献   

15.
宗毓华(英文名C onnie C hung ),1947年生于美国华盛顿, 祖籍江苏省苏州市。宗毓华自小喜爱新闻采访,她经常将家里的吸尘器管当作麦克风,采访哥哥姐姐们。高中毕业后,宗毓华进入马里兰大学,主修新闻专业。1969年宗毓华取得新闻学位, 到一家华盛顿地方电视台上班。一开始她只负责文字抄写工作,没多久她便当上新闻撰稿员。1970年,她开始播发晚间10点的新闻。宗毓华俊俏的容貌和优美的嗓音,以及她采访时奋力积极的态度, 受到了美国新闻界注意。1971年,宗毓华成为第一位进入美国三大电视网的亚裔人,此后30年她先后被国家广播公司(…  相似文献   

16.
二战结束后,美国上演了一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片名为《我是一个美国间谍》。出演影电中主角的,是一位名叫克拉拉·菲利普斯的女士。令人叫绝的是:电影就是以她的事迹为素材,以她本人为原型,又由她本人主演而拍摄的,因为她就是那个美国间谍。高衣袋的来历是因为胸罩故事发生在菲律宾,一个由7000多岛屿组成的美丽的群岛,是太平洋、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是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海上交通枢纽。日本为了实现南进战略,必须将菲律宾据为已有,1941年底,日寇击败了美菲联军,二战结束后,美国上演了一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片名为《我是一个美国间谍》。出演影电中主角的,是一位名叫克拉拉·菲利普斯的女士。令人叫绝的是:电影就是以她的事迹为素材,以她本人为原型,又由她本人主演而拍摄的,因为她就是那个美国间谍。高衣袋的来历是因为胸罩故事发生在菲律宾,一个由7000多岛屿组成的美丽的群岛,是太平洋、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是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海上交通枢纽。日本为了实现南进战略,必须将菲律宾据为已有,1941年底,日寇击败了美菲联军,占领了它。1942年5月,就在菲律宾首府马尼拉,有一个神秘的女人,组织了一个地下小组,开始进行艰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9,(27):12-12
7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结束了她上任以来对印度的首次访问。 访问期间,美国和印度达成了数项交易和协议,有望给美国防务承包商和电力企业带来数十亿美元的业务。  相似文献   

18.
美国Talk Miramax出版社日前披露 信息,刚卸任的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已同意于2003年出版她的回忆录。 出版社一位负责人说,这本回忆录的内容将涵盖她的一生,从1937年出生于捷克开始,一直到她在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内当国务卿。她的一生经历种种事变,阅历丰富,尤其是近几年执掌美国国务卿,在世界各地穿梭外交,为推行克林顿的强权政治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男人》(China Men)的作者汤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是70年代以来崛起于美国文坛的一颗新星,这位华裔女作家的作品获得美国大众读者和专业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成为美国书市的畅销品,她于1976年出版的《女战士:一个女孩在群鬼中生活的回忆》,获当年“美国国家书评圈奖”,1980年出版的《中国男人》获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圈奖”,并获“普立兹奖”的提名,1989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猴行者:他的伪书》获当年“美国笔会小说奖”,根据一些美国文学评论家的意见,汤婷婷的作品是“尚在人世的作家中作品在大学被讲授得最多的一位”。她的《女战士》被许多大学列为大学生必读材料,许多高中也在讲授她的作品。近些年来,她的作品不仅成  相似文献   

20.
从业十年,罗华女士和她的《生生如夏花》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罗华女士在美国,部分样稿是她的好朋友——交大的李霞老师和奚俊芳老师发给我的,从中能看到的信息是“她”从美国费城唐人街开始,一步一步成为律师的故事,落脚点再回到中国,像一个比较完整而幸运的轮回.历经过生死,积极向上.刻画了人生旅途中她所遇到的一个个鲜活个体的命运,有偷渡客、大学生、普通美国人和职场精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