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经常把体裁相同或题材相近的课文,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启迪他们的思维。如讲析《游黄山记》,我们把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比较,让学生弄明白游记的不同写法,进而启发学生思索不同朝代游记散文的不同倾向。又如教《党员登记表》,我们把它和《项链》放在一起,让学生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把年代、作家、题材、体裁、风格等相同(或不同)的作品组编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这就把比较阅读提高到语文教学的突出高度。本文主要探讨了比较阅读的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周远喜 《初中生》2007,(4):18-21
2006年浙江金华市中考语文第二道阅读题是一道与莲相关的专题阅读,两个散文片段加一个说明文片段,新颖巧妙的材料组合,标新立异且坡度合理的设计,给人“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审美享受。这种大组合式阅读一方面避免了单一阅读材料因文章风格、内容等诸因素造成部分考生适应、部分考生不适应的情况,使考试更公正公平;另一方面,材料组合题容量大,跨度大,信息丰富,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于一体,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请欣赏一下题目。  相似文献   

4.
一、测试材料选文范围拓宽,体裁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文言文阅读一直选用人物传记类散文作为测试材料,从1994年到2003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测试材料一直是人物传记,相对而言比较稳定。随着自主命题试卷的增加,2005年有了较大的突破。16套试卷一共选用了19篇(段)文言文作为测试材料,9套试卷依旧选用人物传记类作品作为测试材料,另外的7套则取材于非史传类著作,包括先秦诸子散文和所史散文、唐代散文、明代散文、清代小说等,  相似文献   

5.
李付前 《新高考》2007,(Z2):18-19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考备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类文体中,散文因其语言丰富、结构复杂、文化含量高,便于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而备受命题人青睐。据统计,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中,有15篇为散文阅读。那么,如何做好散文阅读题呢?下面的做法不妨一试。一、了解做散文阅读题常用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看体裁,明确文体特点。散文的体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即中心是集中的,反映中心的材料是丰富的,表达中心的方法又是多样的,而高考散文类阅读命题考查的立足点就在于此。所以,考生见到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6.
陈静 《新高考》2008,(2):9-11
【考情分析】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20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2008《江苏考试说明》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人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  相似文献   

7.
阅读理解与阅读者的语言知识、言语技能、知识面、阅读经验、生活体验有关.此外,阅读材料的有关背景知识、体裁、难易程度、风格等也影响着阅读理解.因此, 阅读理解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除了与测试材料的难易程度、体裁、题材领域有关外,还与试题的设计、测试的重点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片断组合式议论性散文",就是围绕一个中心,选择两件或多件相对独立的事情分别加以描述,然后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展开议论的散文。  相似文献   

9.
散文一直占据文学体裁的重要地位,也是中小学生阅读的主要文本。狭义上的散文则是近现代引用了西方文学体裁的分类,指的是除去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文体。探究其本质,散文是一种重在去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思、结构自由灵活、题材广泛多样的一种文体。那么散文的阅读,就不仅是对于信息的获取,考试答案的求得,而在于学生和作者的情思对话、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何玉琴 《家长》2022,(4):137-139
群文阅读指的是教师为了实现某种阅读教学目的而把多篇课文或文章汇集在一起开展综合阅读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把具有较强内在关联性,且风格相似、内涵相近、寓意相同的文章组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对其进行阅读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阅读水平和语文阅读素养.另外,群文阅读教学还能有效促进...  相似文献   

11.
孙娟 《新高考》2014,(2):29-31
高中英语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多样,体裁各异。从文学角度来分,有小说、戏剧、散文等。但从文章的写作方式上来看,一般都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为主。演讲稿是属于应用文一类的。对于应用文,学生感觉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大多数题目可以直接看题目找答案,但是对于演讲稿,这种方法是不适应的,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本入选的古典作品以散文居多,而古代散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形成了诸多文体,仅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选用的课文涉及到的就有传、说、记等。理解和掌握古代散文体裁的特点,对于学习课文很有裨益。结合中学课本的有关篇目谈谈古代散文体裁的特点,供教学参考。古代散文的体裁,清代散文家姚鼐把它分为13类,即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赞颂、辞赋、哀祭。结合课文所选古代散文体裁择其有关者加以  相似文献   

13.
李仰臣 《新读写》2012,(12):39-40
散文是常见的文学体裁之一,本文综合2012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卷对散文阅读的考查,就散文阅读题的命题类型及其解法略作探讨,以期能给同学们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体裁样式,它的阅读也是考查的重点。熟悉考点,掌握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考点透视散文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高考命题主要是散文和小说两种体裁的作品阅读。语文《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涉及此要求的考点共有八个,三个能力层级。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文体常识文体常识就是指文章的体裁知识,即文章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根据文学样式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根据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些都是现在的分法,而在古代,却没有这么规范的定型,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因此,要对文言文进行阅读鉴赏,就必须对古代文体常识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现就古代散文和小说两大主要文体,分别作如下解释:1.古代散文常识。①传: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如《屈原列传》。②赋:用以铺陈事物的一种散文体裁。如《阿房宫赋》。③序:用以叙述说明,用于书…  相似文献   

16.
[解答指导]比较阅读,一般是选用两段或两段以上出自不同篇目的字,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阅读,回答问题。这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字,有相同点,如体裁相同,主旨相同,写法相同,语言相同,结构相同等;但也有不同点,包括各个方面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交响曲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散文结构自由,容许考生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不同感受组合在一篇文章中,选材范围比较广,可以表达比较丰富的内容。近年,有些学生写的作文虽然文字功夫还显稚嫩,文学色彩尚不浓厚,但已初具散文的雏形,基本上可算得上散文了。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浙江金华市中考语文第二道阅读题是一道与莲相关的专题阅读,两个散文片段加一个说明文片段,新颖巧妙的材料组合,标新立异且坡度合理的设计,给人"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都要阅读和进行写作训练,其中最多的是散文。阅读是中学阶段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既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艺术享受。阅读散文万不可不加选择,顺手拈来,粗枝大叶,一溜而过。首先,围绕课堂讲授内容,严格选择阅读材料。读完一篇作品,要掩卷深思;作家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鲁迅说过:"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题材应听取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郁达夫也讲:"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的散文的特征之一。"也正因为这些特点,散文也就给作者的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阅读散文就需要从散文的基本特征入手,运用散文的美学观点去解读文本。一、整体感知散文的"形"散文取材广泛,山川风光、花草虫鱼、历史文化皆可以作为题材。而作者行文又可以骋思万里,思接千古,散文的内容就显得十分的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不论散文的内容如何繁杂,它都是散文的"形",都是作者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