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子芳 《教师》2014,(28):70-71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简要谈谈"学导式教学法"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进行"学导为主,讲练结合"的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学到学习方法,解决他们的疑惑。  相似文献   

2.
正"导—放"式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开放式教学。它以阅读教学为载体,以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为手段,通过创造一个生动、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导—放"式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键在于"导"与"放"的有机结合。2012年10月,笔者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泉水》一课,获广西中小  相似文献   

3.
"两导两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导主学模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两导两学"是指师生在课堂上主导主学,在课外辅导自学的两种互补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是主导主学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积极参与的接受学习是主导主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导助式课堂是以“诊—导—助”为基本内容的课堂 教学形式。在导助式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 交给学生,通过课堂点拨等形式,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情境式教学引入导助式课堂中,教师通过 创建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 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亚杰 《教学与管理》2009,(11):127-128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教学方式的协调性,它以教师引导为基础,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根本,具有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导”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是“导”中有“学”,“学”中有“导”,“导”指导“学”,“学”检验“导”的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导”是一种手段,是为了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导”服务于“学”,促使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应用好数学。  相似文献   

6.
"导读法"提出了"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的双主体教学观。这种教学模式变"教会"为主为"学会"为主,变教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为教师科学地"导"、学生主动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学、议、导式教学法”。其特点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设计出一些中心问题,按学生自学、师生讨论、教师辅导的程序进行教学。作者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有关“学、议、导式教学法”的经验和体会:第一,要精选授课内容;第二,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第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重"练"行"导"是成功语文教学范例的重要特征,语文教学应该倡导"导练"范式。从"导"和"练"的内涵看,"导"和"练"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是语文"教"和"学"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学中,"练"为主线,"导"为"练"服务,"导""练"有机结合,凸显了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主体性,又使他们互为主客体。"导练"要有效,需避免题海战术、追新逐异、不讲科学、撒手放羊、"导"而无方等误区。  相似文献   

9.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教学形式也由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传统“导——学”式变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学——导”式.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则起“导”的作用.导出兴趣,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导出学法,培养学的能力.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教师的导必须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主体是学,关键是导,明白了两者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就会更好地完成教学过程中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0.
魏娉华 《甘肃教育》2001,(11):21-21
一、“四导式”的基本内容1.导疑。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将文中不明白需要教师指导的有关问题提出来,以求得到解决。导疑是学生自觉学习与探求精神的生动表现,是学生学习本课知识过程中具体学情的初步反映,也是教师组织导读的重要依据。2.导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借助各种学习条件和手段,初步感知课文。其作用是为深入理解课文扫除障碍,奠定基础。3.导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质疑情况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师生通过双方信息的交…  相似文献   

11.
"导研式"教学法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在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导研式"教学法,是军事课教学方法深入改革的创新尝试,对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邱体强 《考试周刊》2014,(46):162-162
新一轮的生物课程改革对师生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响应和改变,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注入新理念、新方法,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运用"度"和"导",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3.
“登山式”语文课程表明,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攀爬语文山峰,教师对于学生的意义形同导游,教学过程中的艰险与不易、勇气与胆量、情趣与欢乐不言而喻.语文知识教育就是学生的语文经验重建,“登山式”语文课程强调学生的“神与物游”;风光与险境同在,语文教学风险意识对师生的“神与物游”具有支撑与推动作用;对“所学”的技术处理让位于对“学”的境域关怀,是“登山式”语文课程对教学关系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4.
导研式教学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改而引进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导研式教学充分考虑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新课改背景下的导研式教学为研究主体,全面深入地探讨与分析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5.
有效教育创始人孟照彬教授指出,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学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对于生物课堂来说,如何取得教学的高效?笔者认为,"以导促防",能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何谓"以导促防"?"导"即导学案在课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数学的素质化教学过程中,我国的教师群体开始期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即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将之运用到生活实践的过程。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高中数学教师就要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教学,而在这一过程中,"导研式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育是颇有成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导研式教学"就是教学中的万能教学策略,需要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教学目的等综合因素对该教学手段进行综合探究与调整,使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程度。因此,本文将以"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为主要视角,对这种数学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探究,以作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7.
陈宜稳 《华章》2008,(17):105
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成功地运用"学导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验证明导学式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法.  相似文献   

18.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动作操作思维、战术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要求很高的运动."学导式"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长期教学实践经验,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思想不断进步而总结、概括出来的,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能力,"学导式"教学法强调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海红 《江苏教育》2012,(25):39-40
"学导式"数学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定教"、"学路优先"。这一教学理念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主导的方式、时机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不久,笔者参与了苏教版六年级《确定位置》一课的研讨,下面就以这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学导式"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精确制"导",促成学生的有效建构。一、设计前置学习单"学导式"数学教学的第一大特色是学生的前置学习,即学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新知先行自学。这一环节的主要目标有:对学生的学前学情进行调研;唤醒新  相似文献   

20.
我校近三年的"灵动课堂"教学改革之"以精彩为形态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比武活动,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墨香,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灵气,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令人体验品评。这次活动中散发出的浓郁"语文味"给我留下了特别的感受,比武课所生成的"语文味"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其魅力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文味""人味""情味""韵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