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含有绝对值的数、含有绝对值的代数式的问题,是一类重要的数学问题,它的有关概念和运算虽不难弄懂,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学生经常混淆概念,运算错误。对于含有绝对值的函数:y=|f(x)|与y=f(|x|)型的问题,教材中虽未讲述,但散见于课本的习题之中,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时有出现。为了帮助学生复习掌握数、式的绝对值的有关知识,图象变换作图的有关问题,并对含有绝对值的函数有较深入的了解,在对高三的数学复习中,草拟了此专题。  相似文献   

2.
绝对值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但本质是一致的,在解含有绝对值的问题时,一般是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来讨论解决的,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只有在初中讲过,到了高中就很少提及,用它来解题也就更少。这里我们强调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解题,是因为这种方法具有几何的直观性,解题思路清楚,计算简单,免去解一些不等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很好作用的。下面将自己的做法小结出来,仅供参考,不妥之处,给予教正。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初中数学中相反数与绝对值教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4.
对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几种数学思想的类型进行了归纳,并举例说明其在绝对值不等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编码辅助载波同步算法存在复杂度高和实时性差的问题, 本工作引入估计积分器不断补偿信号向量、减小待估偏移值. 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同步迭代停止准则;当LDPC码的各变量节点的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均值趋于稳定时,提前停止迭代.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缩小频率搜索范围的同时,大大减少同步迭代次数,且与理想同步译码相比,性能损失不超过0.12 dB.  相似文献   

6.
在积分分离的PID改进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根据偏差绝对值大小和变化方向进行调节器参数修正的PID控制算法。在火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开发过程中,该算法得到充分应用,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医内科辨证,因时制宜原则,选用活血皇浆供田径队队员参赛服用,观察其增强身体工作能力和抗疲劳的作用。研究表明,运动员在服液后PWC170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以及VO2max绝对值明显提高(P<0.05或<0.01),安静时和亚极量负荷后15min血乳酸(BLA)显著降低(P<0.05或<0.01),血乳酸(BLA)的10min清除率的百分数(RdL10min%)明显增大(P<0.01),服液期间运动员主观感觉和观察无异常,心电图监护未发现运动性疲劳征象,比赛成绩提高和持平者占82.76%。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误差绝对值之加权和最小的组合预测模型 ,并应用灰色预测法和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法两种单项预测法建立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组合预测模型 ,并运用此模型对 2 0 0 0~ 2 0 0 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优秀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成分以及最大摄氧量的状况,运用测试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篮球队30名队员身体不同部位的体成分指标和最大摄氧量进行了测试,并和国内外不同相关群体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体成分方面,我国大学高水平女篮运动员的大部分指标都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且平均数要优于日本2005年的全国高中女篮冠军球队。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为:4.51&#177;0.46(ml/kg/min);相对值为:54.4&#177;6.07(ml/kg/min);绝对值低于前法国国家队、2005年日本全国高中冠军女篮运动员和2006年日本全国女篮联赛的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优秀大学生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成分以及最大摄氧量的状况,运用测试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篮球队30名队员身体不同部位的体成分指标和最大摄氧量进行了测试,并和国内外不同相关群体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体成分方面,我国大学高水平女篮运动员的大部分指标都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且平均数要优于日本2005年的全国高中女篮冠军球队。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为:4.51±0.46(ml/kg/min);相对值为:54.4±6.07(ml/kg/min);绝对值低于前法国国家队、2005年日本全国高中冠军女篮运动员和2006年日本全国女篮联赛的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女性儿童少年无氧阈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248名10~19岁女性儿童少年在跑台上做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时达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时各指标的变化。受试者按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表明:女童达无氧阈时吸氧量绝对值和通气量在10~14年龄段(青春早期)间逐年增长,14岁后保持稳定,无氧阈占最大吸氧量百分比在57%~61%之间。吸氧量相对值和梅脱值10~14年龄段高于15~19年龄段,呈现青春中后期的下降和停滞趋势。氧脉搏10~13岁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4~17年龄段中较稳定,18、19年龄组达峰值。无氧阈时吸氧量绝对值及按体重、心率计算的吸氧量相对值分别与最大吸氧量时的对应值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选拔的TOPSIS优序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OPSIS优序数法是一种比较客观、合理的评判方法,它能克服理想点法因取不同P(K)值而改变选手的优劣序的随意性弱点,又克服了优序数法因没有给出评分绝对值大小及理想点偏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248名10~19岁女子的做功量、下肢相对长度、瘦体重相对值、最大心率、最大吸氧量绝对值及相对值,计算做功量及其与上述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关系数。做功量与最大吸氧量高度相关,瘦体重相对值和年龄相关系数较低,最大吸氧量相对值、下肢相对长度、最大心率与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电磁场强化真空水滴闪蒸成冰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真空制冰装置体积较大、日制冰量有待提高的问题,通过对相关的外界物理场对物化性质、结晶过程、传热传质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的综述,根据建立的稳态蒸发结冰分相能量方程,指出真空制冰中冷量主要来自闪蒸过程中冰层升华所要吸收的潜热;潜热量的大小决定于单位时间水滴质量变化率即表面扩散系数;电磁场使水体系热力学能绝对值降低,则其黏度和表面张力也降低;电磁场在水滴在真空状态下闪蒸过程中,影响其物理性质和复杂的分子结构,增加水的活性,有益于扩散系数的增大,从而强化二元冰形成过程中的传热传质.  相似文献   

15.
女性青少年最大耗氧量间接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测试了250名10~19岁女性健康青少年的最大耗氧量及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五项形态指标和肺活量、脉搏、台阶试验三项机能指标.将各项形态机能指标及派生指标与最大耗氧量作相关分析,然后,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形态机能的比例,以及实用简便的原则,将各项指标分成六组分别与最大吸氧作逐步回归,建立最佳回归方程.本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后退法,共得到12个回归方程.其中6个用以预测最大耗氧量的绝对值,其复相关系数在0.79~0.83之间,F检验具有显著性.另6个回归方程用以预测最大耗氧量的相对值其复相关系数在此0.43~0.59,F检验也具有显著性意义.最大耗氧量相对值的预测在文献中不多见,然而,最大耗氧量相对值较绝对值更能反映人体有氧工作能力.本文认为对于最大耗氧量相对值的预测仍然是十分有意义.至于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回归方程尚有待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心电信号中的QRS波群进行了检测研究,利用K-means预处理从心电信号中筛选出QRS波群,再利用差分绝对值极值算法对心电信号中的QRS波群进行检测,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准确率。利用该算法对所采集的5组心电信号和MIT-BIH数据库中的5组心电信号中的QRS波群进行检测,综合准确率达到99.64%。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运动对女大学生有氧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套路训练对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影响,对40名体育专业女大学生采用YMCA法间接测定V·O2max和PWC170.结果表明:套路组的V·O2max和PWC170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O2max的绝对值与PWC170高度相关.提示:武术套路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在套路训练中应重视对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中有类概念是随着知识的发展,意义不断变化和丰富的,如幂、角、绝对值等概念就属这类.这类概念在发展变化时,常用扩展原有概念的方法,重新给原概念以新的定义,在给出新的定义时仍然借用原概念的名称与记号,但扩展后的名称和记号的含义却变化和丰富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203名10岁~49岁男子的做功量、下肢相对长度、瘦体重相对值、最大心率、最大吸氧量绝对值及相对值,计算做功量及其与上述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关系数。做功量与最大吸氧量和年龄高度相关,最大吸氧量相对值与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下肢相对长度、瘦体重相对值与做功量相关系数较低。最大心率与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解各类不等式已有很多方法,从根本来说,本文所述的符号图表法并不算新颖。现行高级中学试用课本《代数》第二册101页的例题解法二就使用了这种方法。符号图表法常用来解含有多项式的积或商的不等式。本文还将要演示怎样用这种方法来解含有根式、对数式、指数式、绝对值或三角式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