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狼来了 进入2007年,我们将迎来一个媒体转型的时代。 事实上,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媒体转型的时代。2006年以后,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发出了两张IPTV许可证;2007年,第一批3G许可证也将陆续发放。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逼近,中国的媒体无论是报纸、通讯社还是广播电视,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无论是国家级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在暗中涌动着一股激流,即争抢3G和数字电视运营资格。而各式各样的网络公司、传媒公司也竞相在与3G相关联的产业链当中寻找各自的定位,抢占阵地,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2.0时代的到来和3G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手机电视和手机网络的发展已成为业界.学界乃至政界关注的热点。在一年一度的全美电视节目展(NATPE)上,手机电视不期而然地成为讨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欧美传媒公司在2008NATPE上展现的丰富多彩的手机电视服务内容相比,国内手机电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缺乏动力,且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本文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国内手机电视的“引爆点”。  相似文献   

3.
国外手机电视节目形态的研发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波 《声屏世界》2009,(12):64-65
中国的3G时代姗姗而来,比起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晚了很多。面对6.5亿手机用户、1.55亿手机网民的巨大市场空间,手机视频内容的研发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技术发展如何先进,盈利模式怎样创新,为手机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粘性内容成为3G时代打开市场之门的首要之举。在这方面,率先进入3G时代的其他国家的做法无疑对我国手机多媒体业务的开展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3G时代对于手机小说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高速性、便捷性、自由性、互动性、个性化都给手机小说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生机。然而,目前手机小说仍存在内容不优、宣传不畅、技术不硬等问题。手机小说若想在3G时代有所作为,必须从内容、宣传、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出击,提升质量、优化性能,这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和努力。  相似文献   

5.
3G网络技术教育功用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G技术给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3G技术的出现对教育尤其是对依托网络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我们在将3G技术引入教育领域时,还应注意增强设备的教育性能、提高资源的质量和检索效率、合理调整资费用度、完善管理体制。我们应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开创3G时代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3G时代的传媒变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月,工业信息化部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新的网络结构和功能支持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和移动互联网服务,2012~2015年将是3G市场的大规模迁徙期,①一个真正的3G时代即将到来.传媒业亦需未雨绸缪,思考在3G时代的自身方位,提早布局,迎接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3G问世:超媒体初露端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3G手机电视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未来传媒格局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本文认为,3G手机电视的出现,拉开了超媒体登场的序幕。在迎接新的传媒时代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三网融合的通路建设,以有效扩大新媒体的人群覆盖;其次要提供特色内容,降低消费成本,必须平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利益关系,使之在竞合中共存于超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8.
张哲 《传媒》2010,(4):41-42
正在信息制作与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技术与日更新的3G时代,传统的广播业媒体在面临其他媒体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3G时代的媒介特点一是多样性。3G时代的媒介种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7月18日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推出国内第一份手机报以来,手机报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由于手机用户的庞大规模和手机终端的传播特性,把手机阅读作为新的传播方式和经营方式是报业的有效选择。众所周知,移动互联是信息传播与应用的趋势,随着3G(3rd generation)技术的推进,移动互联网的定义将赋予全新内涵,在3G时代,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的融合,不但促进对不同数据传输速度的支持,而且会促进对不同信息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支持。作为内容信息的提供和发布商,传统报业对3G应用前景的期待首先会选择以手机阅读作为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8月28日“2003TD-SCDMA国际峰会”在北京的召开.TD-SCDMA带给了中国电信制造业和其他各国关心、投入TD-SCDMA的电信企业太多的思考。——一方是来自以美国为主导的CDMA2000,一方是来自欧洲阵营的WCDMA.而且二者在技术及产业化方面已日趋成熟。在中国发放3G牌照倒计时的时针里.中国的自有技术TD-SCDMA在二者的夹击下,能否搭上中国3G时代的第一班车?其技术优势在哪里?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如何实现?对于失去第一代.错过第二代的国内通信业来说,能否成为其完善自身技术与管理,跨入国际先进通信制造行列的历程?——TD-SCDMA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以至于我们不能承受其生命之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3G的技术特点和目前国内移动图书馆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在资源建设、技术支持和用户服务方面构建3G时代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有关问题,并展望了移动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随着3G标准出台,3G牌照颁发,呼之欲出的3G时代让广大媒体怦然心动。毫无疑问,3G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信息体验模式。带着对3G时代的美好憧憬,各大报业集团纷纷进军手机报这一新媒体领域,以掌控这个个性化的传播渠道。未来媒体竞争是渠道和内容的竞争。而深度挖掘手机报的内  相似文献   

13.
手机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的数据时代高速传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还在称赞3G网络的高速无线通讯能力时,4G高速无线通讯技术时代又来临了,这就是TD-LTE。该系统必须能够和现有系统(2G/2.5G/3G)共存。TD-LTE在未来发展中还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3G启动引发了媒介内容产重点的新一轮调整,而媒介进入"融媒体"时代又给各类传统媒介提供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思考背景:在融媒体时代,我们的价值模式何在?对此,国家电台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传统出版业如何迎接数字出版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8~10日,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和首届中国数字出版趋势与技术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全国从事数字出版的公司、数字出版设备供应商,以及传统出版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上,中国印刷集团总裁沈海祥关于“传统出版业如何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主题演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首先回顾了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接着分析了我国传统出版业面临的问题和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挑战,并指明了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最后归纳出传统出版业应如何应用数码印刷技术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由于篇幅有限,本期只选登此次演讲中涉及数码印刷技术在出版领域应用的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吴悠 《传媒》2019,(16):68-71
融媒体的发展深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影响,作为核心新闻产品的数据新闻更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5G技术以其超高速带宽、超低时延、超大链接等特点,推动数据新闻和融媒体传播深度变革,然而,5G时代数据新闻的发展也面临着内容、发展和人才方面等问题。我们要正视5G为数据新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5G时代可视化数据新闻重塑融媒体。  相似文献   

17.
5G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必然会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信息形式、生态环境、传播体验等多方面促动非遗传播要素的嬗变,重构非遗传播的场景。本文预测并探究5G时代非遗传播要素的嬗变,明确这一嬗变的价值和影响,对更好地迎接机遇与挑战、充分提升非遗传播的经济与文化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Sprint公司与日本的KDDI公司,分别在自己国内启动了大规模WiMAX商用网的建设,WiMAX作为4G技术备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内容出版的业态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本文就过去几代技术及其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预测和展望了5G技术重构内容出版业的关键领域以及信息生产流程。5G时代内容出版同样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向着个性化的消费以及生产趋势进行转变,同时内容再造以及产业调整方面也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5G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万物互联生态呼之欲出。此过程中AR产业的潜能也将被充分激发,继而推动传媒内容的创新发展。AR技术不仅可以助力传媒内容形态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促进了平面媒体向智能媒体的转变。AR推高了传媒内容生产的技术要求,变革了内容生产方式,促使传媒机构和内容生产者不断创新求变以适应时代发展。我们在明晰AR赋予内容生产的优势之后,也要客观看待其存在的局限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