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现合格的社会人的培养目标过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强化数学社会化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增加对提高学生社会化程度有益的数学内容;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始终贯彻数学化原则与创造原则,着重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及若干策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问题意识”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探究、怀疑、猜测的心理状态,培养“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有利于数学的建构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的策略有:采用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数学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元认知作用,提倡反思性的数学学习;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前言部分中称数学“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在教学目的中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应“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求我们认识到非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很多,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氛围;在作业练习中渗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融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复习测试评析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数学传统教育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入手,联系数学在当代社会的各方各面起到的作用,指出了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院注意数学运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将数学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使数学意识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周景凯 《现代教育》2003,(17):76-76
数学创造性思维不仅存在于数学家的创造性活动中,也存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因此,从造就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出发,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深度学习可促使学生在探究中能够抓住数学教学的规律,并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抓住事物的规律、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用数学思想来分析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遵循深度学习原则,注重与生活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设计数学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以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运用思维导图,促进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在可视化过程中增进体验,促使学生正确理解并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受教育者社会化的内在需求。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学生需要学习相关促进个人成长及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数学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数学素养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与数学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的信息化社会要求加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特别是低年级)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数感能帮助人们在客观的问题情境中迅速洞察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数学地思考,是当今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数感的建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把数感作为一种方法渗透到整个数学课程之中。本文提出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是:一、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二、在数的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三、在式与方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2.
《看雪》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的主要原则是:1.激励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就是激励。2.实践性原则。“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作用,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与人合作、进行交流的技能。3.主体性原则。儿童是教育的对象,是发展的主体,是实践活动的主人。4.活动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数学交流是信息社会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能力之一,应当从小学阶段就予以重视。在阐述数学交流的含义以及对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列举了小学阶段数学交流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有效对策:培养数学交流意识;构建“多向、动态的”交流形式;创设有利于数学交流的课堂氛围;加强数学语言训练,重视数学阅读,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应用已逐渐渗透到市场经济、人口管理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强化学生的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建模能力”已成为数学教育所研究的热点问题.本在遵循应用问题设计的三大原则:适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精选若干个市场经济中的最优化问题,以供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要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的抽象性之特征,决定了数学思维的核心形式是抽象思维.中学数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素质;学习数学,提高数学能力的归宿,应该是思维能力的提高;数学水准的衡量更多地就是反应在数学能力上.解题有其方法,更要把握好解题原则.就多年教学中的解题实践,遵循数学学习的基本理论,浅谈数学解题的几点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要积极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中设有“读一读”栏目——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在运用这些材料时应把握以下原则:(1)把握阅读材料设置的指导性原则;(2)教师的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3)把握知识的难度、宽度的适度性原则;(4)运用策略的多样性原则;(5)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运用时按照这些阅读材料在创设教学情景、转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功能等方面分别运用。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课堂提问,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与动力,并且还可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等重要作用.数学课堂提问要遵循突出教学目标、难度逐层提高、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问题简洁清晰等原则,在具体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切入点并以此设计提问,促使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的更深层次;抓住学生的疑问点进行提问,为学生解难释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出现易错点,教师可以针对易错点设计提问,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应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