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晁舸 《文化学刊》2015,(1):97-101
目前的主流定义都将文化看作一种"集合"。然而这种"文化集合论"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体现在诸如指称、认知、分类、个体及偶性等方面。究其根源,在于错误理解了"一多对应"的实质,即文化并非"集合",而是"共相"。经分析可知,该理论能够消解内在矛盾,实现理论自洽,为厘清文化定义问题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2 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期间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发展策略。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进一步强调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一带一路"为全球不同民族国家间的经济交流提供了契机,同时对于我国在新时期的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建构丰富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回望历史,早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文化的传播就为我国树立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国际共识,凝聚了全球智慧,彰显了国际影响力,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一带一路"既是经贸自由之路,也是文化交融之路。广播影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正发挥文化载体的独特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强大的文化力量推进民心相通,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6月29日至7月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共同主办、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的"感知中国·湖南文化走进芬兰"文化交流活动在芬兰赫尔辛基市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逾3.3万名芬兰民众前来领略和感受独具湘味、多彩绚烂的湖湘文化,期间50多家中外媒体聚焦现场,数个文化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活动在位于"一带一路"西北延长线上被称为"千湖之国"的芬兰掀起了一股湖南文化的热潮,成为推动湖湘文化"走出去"的又一次富有成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乃至人类文明史上,有两个最为复杂的概念。一是"文化",因为文化是多元的,多视点审视、界定"文化",难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再即"人",因为人类是文化的、社会的高级动物,"文化"是"人的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什么?一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呼唤文化学的建设,经济全球化的形势需要文化学的面对。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国家形象的塑造又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有效地推进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本文将分析对外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中起到的作用,重点探讨通过对外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霍伟 《文化学刊》2015,(4):65-67
梁漱溟在其早期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早熟"问题,后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又将这一理论系统化。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内容进行梳理,廓清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今天,除了经济、政治、军事等因素外,文化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它已经成为一种"软实力",在大国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文化的元素力、潜移力、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创造力、生产力等多方面充分论证了"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这一论断,阐明了文化推动中国和平崛起这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猛 《文化学刊》2012,(5):36-40
最近一段时间,"屌丝"一词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成为青年人交际话语中的热门词汇。作为一个贬损意味极强的俗文化词汇,却受到了众多网民的追捧,其中的文化内涵引人深思。借助大众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可以推知,"屌丝"一词的流行是一场消除差异的网络狂欢,它与目前青年人面临的社会压力息息相关。对于"屌丝"这一后现代符号的消费满足了年轻人叛逆和自嘲的需要,也部分实现了与精英文化的对抗;而"屌丝"所暗含的生殖崇拜文化的异化也符合青年亚文化的新奇性特征,反映出青年一代娱乐至上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10.
近日,百度CEO李彦宏的一封倡导狼性文化、消灭自身安逸文化的邮件引起热议。他要求全员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主动应变,以期继续领跑移动互联时代。此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狼性文化"与"羊性文化"之争。作为国内互联网的领军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李彦宏是"羊性文化"的代表。这里且不论是"羊爱上了狼"还是"羊会变成狼",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能  相似文献   

11.
著名画家李克昌是当今画坛杰出的艺术家。我最初拜读李克昌的油画、国画和内画,就被其涉足之广和造诣之高而震惊,被其驾驭反差跨度如此大的画种之超凡功力所折服,真可谓:“内(内画)外(油画和国画)兼功得心,三管齐下应手。”而今年9月,在久负盛名的北京艺术殿堂荣宝斋举办他的美术作品展上,我又欣赏到他的雕塑和书法,原来不仅是“三管齐下”,简直是“五子登科”,(其实他还有美学研究),更为其成就之大而倾倒。  相似文献   

12.
舒姝 《文化交流》2014,(4):54-57
我一走进商亚东的画室,就感觉明亮、静谧.他时常独自躲在这里自由作画,呆上一整天的辰光,待到钱江边升起余晖才归去.一幅幅随意摆放的油画泄露着他的复杂情感.驻足画前,我在笔触的层层相叠交织中,揣测画面中人为何人、心有何想,接着又揣测作者创作时的心思.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元旦,书画家蔡云飞先生书画作品展暨《浙东唐诗之路》及《长征万里图》长卷首展在绍兴美术馆举行,给节日的文化名城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展会上,他的《浙东唐诗之路》受到行家和观众的啧啧称赞。  相似文献   

14.
徐勇 《文化交流》2014,(11):20-22
湖商蔡声白开丝绸模特表演之先河,影片《中华之丝绸》走出国门 时间定格在1927年12月的一天。上海,湖商蔡声白所在的美亚丝绸厂时装表演队,借座上海先施公司时装厅举行了专场表演,表演还约请了当时的著名演员黎莉莉(钱壮飞之女)、陈燕燕等加盟,这是中国首次丝绸模特时装表演,新颖华丽的时装展示,吸引了人们的眼光,表演大获成功,这场表演同时拍成了电影。此前,蔡声白邀请电影摄影师陈惟中到美亚任职,专事电影拍摄,专门深入乡间桑林、村户蚕房和市镇的丝绸企业,把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等中国传统的丝绸文化精心拍摄下来,又和时装表演的场景合成一部纪录片,名为《中华之丝绸》。  相似文献   

15.
我曾几次访问过一位白衣布履的智者,他就是来自台湾的著名学者、禅人、文艺评论家林谷芳先生。他贯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绘画、文史哲各大门类,在台湾被称为几十年来唯一持中国牌的文化标杆。少年时泛舟湖面,一曲空灵笛乐触发了林谷芳的生命情思。如此这般不可思议之因缘使得音乐最终成为林谷芳生命观照中的焦点。三十多年后,他出版了著作《谛观有情—中  相似文献   

16.
蔡荣 《文化交流》2013,(9):29-33
浙江人文荟萃,艺术创作尤其繁荣,自南宋以来即为中国书画重镇。"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赵孟頫、黄公望、徐渭、陈洪绶、任伯年、吴昌硕等都是在中国美术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大师级人物。1927年11月,蔡元培选址杭州西子湖畔,于次年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从此,20世纪的浙江美术发展历程就与这所高等学府相辅相成,可以说是"同呼吸,共命运"。浙江为中国美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传统艺术积淀和氛围,以及众多的优秀师资、生源,而中国美院  相似文献   

17.
8月11日,孟京辉出席2013杭州国际戏剧节新闻发布会。"我真的特别高兴,在美丽的城市干一件美丽的事。"作为杭州国际戏剧节的发起人和艺术总监,他毫不掩饰对杭州和戏剧的挚爱。孟京辉说:"开幕演出很重要。"让人想不到的是开幕大戏选了浙江昆剧团演员杨崑和现代舞演员小珂合作的《游园·今梦》。这出戏居然放在西湖边的钱王祠上演,依托西湖园林的优美环境,凸显"游园"的戏剧情景。孟京辉为戏剧节带来了许多中外好  相似文献   

18.
凤子 《文化交流》2012,(8):50-53
叶景葵(1874-1949),字揆初,号卷庵,浙江杭州人。光绪癸卯年(1903)进士。辛亥革命后,弃官就商,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担任浙江兴业银行上海总行董事长达三十年,是著名的银行家。在民国的金融业发展中,“叶氏”的名字鲜明地浮现,除了银行家的风采之外,更缘于其在另一片书香弥漫的世界中所留下的印迹,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first study of a painting, possibly the Forty Martyrs of Sebaste, which has been concealed for over 500 years, and which has, this century only, re-emerged through plaster removal in the church of SS. Peter and Paul in Famagusta, N. Cyprus. Though very badly damaged the painting, which has remained undocumented and unstudied in the history and art history of Cyprus, may offer vital clue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Cyprus in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ies. It also offers specialists a rare glimpse at Italian ecclesiastical wall painting from this rich period in western art history, and makes clear the intellectual loss that might be felt if some basic conservation processes are not begun soon. Lastly, in the light of the changing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at island it invites scholarship in a range of disciplines to the church and to other historic landmarks within the old city walls.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iscusses value creation within the field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It departs from Bourdieu's field model, and seeks to develop it to fit unrestricted cultural production, for example television production. Bourdieu for the most part discussed the production of value (or forms of capital) in relation to fields of restricted cultural production, that is, within the fine arts (e.g. art, literature). Although one of his best known works dealt with television, one cannot say that he used the possibilities inherent in his own theory thoroughly enough to analyse this field of mass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builds on recent discussions on the role of field theory in media studies, and seek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of value production in fields of large-scale or unrestricted cultural produc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conflation of commercial value with other kinds of value is more intense in the subfield of unrestricted cultural production, as production in this part of the field needs to obey outer demand in a way that production at the pole of restricted production does n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