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漫谈华夏文化与家庭□高祥樟一自从亚洲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有些西方的传媒就惊惊乍乍地预言着东西方文化将在21世纪发生一次冲撞,有的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世纪,西方文化在统治了世界几个世纪之后将趋于衰落。经过传媒间彼此互相一炒,这...  相似文献   

2.
贺仲明 《东方文化》2002,(5):61-64,85
解构和学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两大基本文化思潮、解构,源头其实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观念的进入,客观上形成了对长期蒙昧和封闭状态下的中国社会文化的巨大冲击,解构了往昔的政治乌托邦神话一但是,真正的解构高潮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3.
文化转型与民族心理变异黄曙光站在20世纪最后一级台阶,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每一个中国人是否都感到了肩上沉重的历史使命?这既是百年之交的小世纪,也是千年之交的大世纪。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小心翼翼地追索,艰苦卓绝地奋斗,留下了一幕幕悲壮,书写了一篇篇...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是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中击及其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智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在此历史环境中,西方绘画也顺利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艺术;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世纪。  相似文献   

5.
传统史学与未来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人类正在走近一个新的世纪——二十一世纪的门槛,这也是人类社会进入又一个一千年代的伟大里程碑。近二十年来,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极其深刻的社会改革,“振兴中华”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与实践。中华民族对于世纪之交,对于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的发展前景自然格外...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与21世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预言今后将是一个文明冲突的时代,但是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看来,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将促进人类文明的新的繁荣,因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史伯论和同》)。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只有按照孔子“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思想来引导,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出路。不同的文化之间虽有一定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还有互补的一面。21世纪是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只看到矛盾的一面,看不到互补的一面,将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误导。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着重强…  相似文献   

7.
“17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可以说伏尔泰以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著述诠释着其中的真谛。作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理性主义的旗手,伏尔泰是通才,也是杂家。因《哲学通信》孕育的深邃思想享有哲学家的美誉;因《老实人》、《亨利亚德》等不朽名篇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学家;因《路易十四时代》、  相似文献   

8.
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坐落在市区东部的第3区,这里又叫玛莱区。“玛莱”在法语中的意思为“沼泽”。在公元13世纪以前,该地区的确是一片潮湿的沼泽地。后经僧侣们努力,才将其填平,又在此盖起房屋。直到17世纪以后,这里逐渐成为巴黎上流社会喜欢涉足的地区,也有不少贵族在此修建了宅第。  相似文献   

9.
让读者在阅读中通过具体的人与事了解历史、感握历史,是策划本期东方话题——人与世纪的主要动因。下面这组文章向读者介绍的是在本世纪内有代表性的几位学人的学术生涯及学术思想。有的文章作者并非专业研究者,写法也不一定合学术文章的理路,但这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这组文章为我们回望与反思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发展所走的曲折历程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0.
康弘 《世界文化》2005,(1):22-24
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有势力的官方学院派。19世纪后半叶,法国画坛上一批有才华并且志趣相投的画家聚集在一起,他们蔑视官方所推崇的矫饰、虚伪的学院绘画法则,一反欧洲数百年来只在画室中作画的传统习惯,摒弃了从18世纪以来画面变化甚微的酱褐色调,走出画室、奔向森林、乡村、草地、海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